沿江鎮的鎮北至鎮南那一塊兒舊地名統稱落花。
至于為什麼叫落花呢?
據老人口口相傳下來,說是因為他們鎮上的一種名叫落花的樹。
這種樹每年到一二月就會開花,五六月就會落花,洋洋灑灑飄地滿地都是花瓣,好看極了,而它落花後也會結果子。
這果子名叫落花果,能入藥,特别是對嗓子極好的藥材。
不少戲子唱伶對它情有獨鐘,但落花果的生長地區比較挑。
隻有幾處有,而沿江鎮這邊就是最多落花樹的地方。
沿江鎮每年靠落花果都能賣一筆大錢,所以富裕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而因為這些,祖祖輩輩覺得最初是靠這落花樹發家的,也有關于落花樹的種種故事流傳下來,所以便集資供奉一座花神廟,定在每年正月初六為花神祭祀。
這麼代代相傳,不少人都說這花神廟十分靈驗。
溫氏小時候也跟着她爹娘來過一回。
元滿正坐着牛闆車上的中間,旁邊坐着方萍,元繡元澄挨着溫氏,元武坐在元滿的另一邊,前邊李大同正在趕着牛車。
他聽見溫氏說起這個,也說了幾個關于落花樹的故事。
把孩子們聽得意猶未盡的,連連撒嬌讓他再說一個。
元滿卻是留意到她娘的情緒,元繡雖然有察覺,但她說不了話,不大方便詢問,于是元滿就開口道:“阿娘,我怎麼很少聽見你說起阿公阿婆的事情啊。
”
這個倒是真的,原身記憶中溫氏也很少提及她娘家。
若說她娘的娘家不好,但是嫁妝卻又是有的,若說好,怎麼這麼些年她娘怎麼沒有回去過,而且娘家也沒有人來過。
溫氏見孩子都大了,也不好再糊弄他們,便老實解釋道:“你們阿公阿婆那邊習俗就是這樣,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是時興不走回頭路的,也就不能回去。
”
元滿聽見一愣,哪還有這種說法?
?
那邊李大同也附和道:“這可不!
咱們這青山村裡雖然人雜了點,但規矩沒那麼死,換作其他大姓的村子啊那規矩多的,能憋屈死人,所以就算你們阿公阿婆想要見你娘,那邊規矩不讓,而上頭輩分大的更是壓死人!
要真犯規,若他們要動私刑處置了人,地方官都不好管!
”
畢竟清官難斷家務事,人家宗族裡邊的事情,他們也很難插手。
大多都嫌棄麻煩,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算了。
李大同接着給他們這些孩子說說其他村子裡的事情。
元滿越聽越覺得心驚。
原想他們家二老壓着,一個孝字就夠難了,沒想到還有更可怕的!
什麼嫁娶都得長輩做主,偷談戀愛就得浸豬籠,犯不孝罪就得被活活打死。
什麼若是父母不在,那便也是由族裡其他長輩代替管理。
等等等等...
壓根就沒有人權!
元滿覺得可怕極了,元武元繡還有方萍也聽的一愣一愣的。
元澄還小,迷迷糊糊一知半解,也不大懂,但覺得應該也是很可怕的。
溫氏也隻是幽幽歎口氣,她爹娘的确算是對她極好的了。
奈何溫家村的規矩壓着,親人不能相見,她怎麼能不歎。
怕提起難過,也就不大愛說起這個了。
方萍今日抽空跟着元滿出來玩,本是開朗活潑的性格,瞧見溫氏不開心就笑嘻嘻道:“嬸子不是還有大碩叔,武子哥還有繡姐姐澄弟弟,還有阿滿啊,您别太難過了。
”
溫氏瞧見小姑娘熱忱的關切,也笑了,點頭道:“嬸子沒事。
”
她心裡知道自個爹娘和自個孩子哪裡是一樣的。
爹娘是爹娘,孩子是孩子啊,怎麼能代替的了對方呢?
雖然溫氏想家人,但畢竟有了自己的小家,隻是有些遺憾而已,以後再也見不到自個親人了,不想也罷。
溫氏将多餘的情緒收斂好,不再讓孩子們發覺什麼。
她娘想她自己的爹娘,元滿也沒有辦法,這邊太嚴格了。
為了彼此好,還是不要見面了吧。
不過卻是可以找機會打聽一下他們過的好不好,若是讓她娘知道她娘家過的好,應該也能稍稍有點安慰。
元滿默默記下這個。
李大同也岔開話題,氣氛很快就恢複正常。
這一路走的穩穩當當,而路線元滿也都記的差不多,頂多以後再走一回,元滿就能自己認路來往鎮上。
由于早上出發的早,所以到鎮南的時候也才早上七點左右,又約好時間和地點彙合,便和李大同各自分開。
方萍對鎮上還算熟悉,至少來的要比元滿他們多。
溫氏要買點祭拜的香燭和祭品,打算買點點心糖果就是。
肉食那些他們自家也吃不了。
方萍記路的能力很強大,元滿他們照着她說的路線,很快就找到需要的店鋪将東西采買好,隻是今日是祭花神,人實在是多的不行,壓根就是擠着走。
元滿郁悶。
他們這麼早出來到這都這麼熱鬧,要再晚點,怕是連站腳的地都沒有了。
一路擠呀擠,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走着。
溫氏抱着元澄,元滿和元繡方萍手拉着手,她在中間,元繡在她左邊,方萍在她右邊,元武在他們身後護着。
因為實在是熱鬧,周邊看見好玩的好吃的也擠不過去買。
隻能随着人流走。
等到達施靈家紡織店那條巷子,元滿就招呼他們進去。
上回和施靈約好的要在她家店裡碰面的,現在和她相約的時間也差不多。
所以便直接去往紡織店。
這回郭掌櫃的也在,瞧見他們一家認出來就笑道:“小姐一早吩咐過了,就在店後院那對賬等你們呢!
吩咐說等你們來了就叫她。
”
溫氏不大擅長交際,元武元繡還有元澄很少出門對這些更是不會,特别是元大碩不在,他們更是有點慌。
就連方萍都表現地比他們自然多,這丫頭原本也是個心大的。
她這會兒正四處張望呢,一臉好奇,她也沒有來過這家店。
元滿隻能回應着郭掌櫃的話,笑眯眯好說話道:“嗯,那還得麻煩您讓人去通報一聲,我們就在這等等就是。
”
郭掌櫃連忙笑呵呵,“客氣客氣,不敢當不敢當,都是本分的事兒。
”
眼前的小丫頭和他家小姐交好,而他是施家的家生奴仆,不是應聘的,所以元滿那位份就是比他高,那聲您他也是真當不起,隻能說為奴為婢确實卑微。
元滿沒想那麼多,她當然也不懂這些彎彎道道的規矩,所以隻是笑笑。
郭掌櫃的請他們去偏廳稍等下,又讓小夥計去通報一聲自家小姐去。
小夥計利索地應聲去了,也是個機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