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古裝言情 福滿農門

正文卷 第462章拜訪豫家

福滿農門 米飯飯呀 4962 2025-03-20 09:42

  豫先生的家就在學院附近不遠。

  元大碩夫婦領着孩子們就上門去了,因為來的早所以客人還沒來。

  就他們一家。

  來開門的是他的媳婦兒趙氏,見狀趕緊就笑着迎他們進門。

  “從前我就覺得你這孩子聰慧,你不念書我還覺得可惜,如今倒好,也是另一番成就了,我們也覺得欣慰...”

  趙氏邊感慨着邊笑道。

  元大碩從前在學院念書時她也是見過的,因為成績好所以印象深刻,更别提他自小就懂事常常過來幫忙。

  就是不念書後葛氏不讓他再往這邊跑,他才很少過來了。

  元大碩聞言隻是笑道:“那些年多虧了先生和師娘的照顧。

  趙氏笑着搖搖頭,然後又道:“你們家的幾個孩子也教的出色...”

  接着就是各種對元武他們的誇贊,還說豫先生在家時也沒少誇這三個孩子用功,學東西又上進,作業也做的漂亮。

  豫先生這個人就是嘴硬心軟,平常在學院裡很少誇人。

  元武元繡和元澄聽見十分驚訝,但同時又覺得被誇贊很開心。

  所以見到豫先生時,幾個孩子都笑開花來了,看着他們青春洋溢的模樣,也叫人覺得心裡微動,怪感慨的。

  豫先生清清嗓子才道:“交給你們的功課可做了?

  元武元繡和元澄見到他先整整齊齊行禮數,而後才答應道:“回先生的話,都做好了,今日還帶過來了呢。

  元繡自然是點點頭附和。

  豫先生見幾個孩子胸有成竹的樣子就知道最後一次作業也做的漂亮了,他微微颔首表示滿意,然後帶着他們進去書房裡。

  趙氏聞言對着他們小聲笑道:“就是端着呢,心裡别提多歡喜...”

  元大碩夫婦原本還緊張着,聞言也都微微一笑輕松多了。

  元滿跟着打量這個小院子,年味在這邊也同樣是十足的。

  除了春聯居然還有剪紙,整個小院子也幹幹淨淨的。

  隻是除了夫婦倆就沒别人了。

  他們倆的孩子也是如同唐宏一樣外出備考去了,不同的是他身上的盤纏要比唐宏當時來的多,到底因為豫先生比較有銀錢。

  在這邊農家人走科舉是真的難,需要學識不說還得有銀錢。

  哪怕有銀錢也得有時間可耗着,這一去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回來,所以這個院子裡過年時也隻有夫婦倆。

  趙氏十分喜歡有客人上門。

  豫先生去考元武幾個孩子的功課去了,元大碩夫婦和元滿就跟着趙氏在堂屋裡邊坐下,邊閑聊邊等着。

  元大碩對趙氏并不陌生,還是可以說上兩句話的。

  溫氏自然也可。

  她性格比較溫和而已,并不是那種不會說話的人。

  趙氏和夫婦倆相談甚歡。

  元滿這個小丫頭長得好又讨巧,趙氏越看越喜歡。

  但也沒有多問她怎麼沒來上學。

  隻是詢問他們以後孩子們是不是都要去鎮上念書了。

  元大碩便點頭笑道:“是,學院都托人找好了,正月十六去報道。

  趙氏聽着也欣慰道:“這感情好啊,多學點東西是好...”

  鎮上的好學院能學的東西可不少,那是箭術武術畫畫彈琴等等都有的。

  元大碩聽着也表示必定要好好栽培幾個孩子們學習。

  趙氏聞言也笑道:“你們夫婦倆可真有本事,這四個孩子呢,都要供出來可是一筆花銷,你們是真真舍得!

  别提其他的興趣科目,就是光念書的紙墨筆的花銷還有平常的書籍,更别提孩子長大後出入各種文人辦的詩會那些陶冶情操,那可都是一大筆花銷啊。

  農家人為什麼要念書科舉不就是為了翻身過好日子麼?

  如今元家日子不知道多好過了,不但沒有縱容孩子反而要加大能力栽培他們,足矣證明他們的眼界對得起他們的成就。

  有這樣的眼界,趙氏覺得他們家發家也不奇怪了。

  豫先生帶着元武他們回來時,就發現趙氏跟元大碩夫婦聊得開心,便也湊過來跟着坐着聽着,時不時閑聊兩句。

  瞧見豫先生過來,趙氏就連忙去熱菜要招待他們。

  大年初一一大早的就過來拜年,理應請他們吃一頓的。

  元大碩夫婦也就沒攔着。

  趙氏看到堆到一旁的年禮也嗔道:“人來就好帶這麼多東西做什麼?

  話是這麼說,心裡還是高興得不行的,臉上也滿滿笑意。

  元大碩夫婦自然連忙道:“大過年這是應該的,禮數總得做到,再說我們孩子平常也勞煩你們費心了。

  趙氏隻是灑脫笑道:“那是元武幾個孩子争氣!
同樣是教其他孩子可不如你們家孩子厲害,還得他們自個用功...”

  她說完就讓他們千萬等着,今日無論如何也得吃這麼一頓。

  元大碩夫婦自然笑着答應。

  豫先生沒反駁自個媳婦兒的話,對他們拿那麼多東西上門也習以為常,畢竟平常也有好多學生家裡送東西過來。

  所以他們談話他也沒有插嘴。

  隻是瞟見元滿那機靈勁兒,招手示意她朝自己這邊來。

  元滿奇怪地眨巴眨巴眼睛,然後還是起身好奇地湊過去。

  她爹娘都在呢她也不怕什麼。

  豫先生最終隻是給她兜裡塞了封紅包,惹得元大碩夫婦直道:“您太客氣...”

  元滿也正正經經地說道:“謝謝先生。

  豫先生便隻是霸氣地擺擺手,又問起元大碩其他的事情來。

  面對着闆着臉的長輩,元大碩夫婦倆都忍不住坐得端正呢。

  元滿看着都覺得好笑。

  果然害怕老師這種事情無論年齡大小都是存在的。

  再看看她的哥姐弟弟同樣嚴謹的樣子就知道他們的緊張了。

  元滿懶散慣了。

  所以也沒覺得什麼奇怪的感覺,安安生生地呆着聽他們閑聊。

  豫先生果然也說起幾個孩子如果要去鎮上上學的話需要起字了。

  畢竟是正正經經的學院,不是村裡東拼西湊的小學堂。

  那麼一些規矩總得做到位。

  好比起個好字。

  元大碩便說請豫先生來起即可,畢竟夫婦倆也不知道該起什麼好。

  想想元家擁有一個範圍不小的農莊,菜幹生意合作又這麼多,當真不算是小商販了,可以在鎮上站穩腳跟。

  所以孩子們也該有個正式的字,不然孩子們也難融入鎮上的生活。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