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1080章我的意中人,不是蓋世英雄,但他會來的
宋家。
“什麼?”
“呂家真收了聘禮,這蘇家和呂家玩真的,真要大婚?那高陽真沒去?”
宋禮得知消息,一臉愕然之色。
一旁,宋青青那張姣好的臉蛋也帶着無盡的震驚,她不由得看向通禀的下人問道。
“呂家真收了聘禮?活閻王真沒去?”
“千真萬确,現在整個長安百姓目睹,呂家收了聘禮,活閻王并未出現。”
那前來通禀的下人言之鑿鑿。
宋青青眉頭皺起,“不應該啊!這高陽天不怕地不怕,難道這次真怕了?”
“報!”
“蘇家派人送來請柬,請老爺七日後去喝喜酒!”
這時。
又有一個下人沖了進來,手裡捧着一張鎏金請柬。
“蘇家請柬?”
宋禮皺眉,而後看向宋青青道,“青青,這婚禮,我們去不去?”
“這蘇家背後,隻怕也不簡單啊!若不去,那便得罪了,可去了,那真成婚了,便是看了定國公府的笑話!”
“如何抉擇?”
宋青青聞言,緩緩回頭看向了宋禮,而後堅定的道,“去!”
“但卻并不是看定國公府的笑話!”
另一頭。
禦史台。
府宅威嚴,一群平日被高陽壓得喘不過氣的禦史興奮地聚在一起,滿臉快意。
“痛快,蘇家真乃我輩楷模,搶了那活閻王的女人,看那高陽還有何面目見人!”
“蘇家請柬到了,爾等去嗎?”
“去!”
“這自然要去,如此盛事,理應多随一點禮錢,以表心意,我等随的不是禮,那是昔日被活閻王壓的喘不過氣的欺壓!”
“說的好,當多随一點!”
“不錯,同随!”
長安城。
汝南王府。
蘇文翰按照吩咐親至,态度極為卑微,按照廣陵王的吩咐照做,以蘇家長子與呂家女婿的身份言明怕有些人前來搗亂,請諸王坐鎮,并且絕不會忘記今日之恩。
待其走後。
汝南王之子出聲道,“父王,咱們要去嗎?”
汝南王面容憨厚,聽聞這話後,眼中精光閃爍,他看着王府外面,摩擦着手中的玉扳指道。
“這蘇家小子打的倒是好算盤,想要借助我等之勢,去壓那定國公府,以為本王不知?不過……高陽此人,對天下藩王毫無敬畏,搞死了榮親王,要不是他輔佐武曌,我等至于權柄消減?!”
“也罷,既賣蘇家一個好,還能賣呂家一個好,那便放出消息,去!”
“是!”
淮南王府。
淮南王聽聞消息,哈哈大笑,“告訴蘇家,本王十日之後去了!”
“呂家女婿,蘇家長子,值得本王前去,更何況,還能壓那活閻王一頭,豈不樂哉?”
很快。
不光是汝南王,淮南王,還有明面上演了一出戲蘇文翰前去宴請的廣陵王,以及長安城内的各大宗室,紛紛應承了下來,答應要去。
其原因也很簡單。
高陽殺榮親王,這就是眼裡沒有敬畏之心,以前高陽權勢滔天,有武曌撐腰,他們自然不敢表态。
但現在,人走茶涼,既能踩上一腳,那為何不踩一腳?并且順勢還能賣蘇文翰一個好,賣呂家一個好。
消息一出,震動整個長安。
藩王親至,前去觀禮,這是何等陣仗?
入夜。
呂家。
夜涼如水,呂府後院的喧嚣被重重院落隔絕,呂有容的閨房内,隻點着一盞昏黃的孤燈。
她沒有看那些刺目的紅綢,也沒有管白日裡席卷了整個長安的議論,她隻是安靜地坐在妝台前,手裡摩挲着一支略有鏽迹的箭簇。
那是河西戰場上,從她身上取下的,那是羅成射向高陽的箭頭,被她帶回了長安,帶在了身邊。
呂震推門而入,袍角沾着外面的寒氣,他看着女兒的側影,再次重重歎了一口氣:“有容,蘇家的聘禮,今日已經全都送到了,極為豪橫。”
呂有容沒回頭,指尖隻是摩挲着箭簇的棱:“嗯。”
“汝陽王、淮南王、廣陵王全都遣人送了賀帖,說要親自來觀禮。”
呂震的聲音沉了下去,“他們不是來賀喜的,是來看熱鬧的,是為蘇家撐腰的,是來看……高陽敢不敢來。”
“嗯。”
呂有容依舊淡淡應了一聲。
“如今,我呂家收了聘禮,此事闆上釘釘,整個長安都驚動了,這件事不好收場了……”
“祖父。”呂有容終于轉過身,燭火在她眸子裡明明滅滅,“您知道羅成那支箭射來的時候,我在想什麼嗎?”
呂震一愣。
“那時候羅成的箭射過來,我其實什麼都沒想。”
呂有容忽然笑了,唇角勾起一個極淡的弧度,“我就覺得,不能讓他死。”
“他這個人,看着精明得像隻狐狸,其實蠢得很,總以為自己能算計一切,卻不知道,有些事是算不清的。”
“所以他會來的。”
呂震走到她面前,看着女兒眼底那耀眼至極的光,忽然覺得喉嚨發緊:“三天了。”
“蘇家送了聘禮,開始搭喜棚了,整個長安各大世家都要收到請柬了,宗室親王要來,世家豪族要來,他要是想來,早就該有動靜了。”
“有容,他不會來了。”
“事情這般發酵,他怎麼可能會來?他面對的是半個朝堂的藩王,是你爹手裡這兵權帶來的猜忌,他辭官是躲都來不及,怎麼可能來呢?”
“因為他欠我的。”
呂有容打斷他,聲音不高,卻極為堅定。
“那支箭,不是白擋的,他高陽是什麼人?是甯肯掀翻桌子也不肯吃虧的主兒,他欠了我的命,欠了我的情,想賴掉?”
呂有容忽然站起身,走到窗邊,她望着夜空裡那輪被雲遮了一半的月亮,道。
“他這個人,是屬狼的,看着蔫了,其實是在等時機,您以為蘇家鬧得越大,藩王來得越多,仇人來的越多,想要發難的人越多,他就越不敢來?”
“錯了。”
“這滿城的紅綢,這紮堆的藩王,這全長安的眼睛,對他來說,不是阻礙,是戲台。”
“他就是那種人,越是人多,越是難搞,他越要跳出來,告訴所有人,這出戲,得按我的本子唱。”
呂震怔怔地看着她,這個從小在軍營裡摸爬滾打、渾身是棱角的女兒,此刻臉上沒有了逼婚時的決絕,隻有一種近乎通透的笃定。
他忽然想起很多年前,呂有容剛學騎射時,摔了胳膊,青紫了一大片,卻咬着牙非要再騎一次,說“怕了一次,這輩子都擡不起頭”。
原來,她從未變過。
呂震不說話了,轉身離去,暖閣裡又剩了呂有容一個人。
她重新坐下,打開那本被翻得卷了角的話本,那是高長文寫的最“香豔”的那一版。
抛開一些看的令人眼紅的内容,她指尖緩緩劃過“河西擋箭”那段,高長文寫得亂七八糟,卻在結尾加了一句:“女子雖弱,為愛則剛,縱萬箭穿心,亦要護他周全。”
“蠢才。”
她笑着罵了一句,眼眶卻有點熱。
窗外的風更緊了,吹得喜棚的骨架咯吱作響。
遠處傳來蘇家燃放煙火的聲音,一朵朵炸開的光,把夜空照得如同白晝。
呂有容合上書,走到窗邊,這次她推開了整扇窗。
冷風灌進來,吹動她的發絲,她卻像沒察覺一樣,仰着頭看那些轉瞬即逝的煙火。
“高陽,”她輕聲說,像是在跟空氣對話,又像是在跟那個藏在暗處的人下戰書,“你要是敢不來,我就真嫁了。”
“到時候你可别後悔。”
“可我知道,你不會的。”
呂有容忽然笑起來,并不是那種被逼到絕路的慘笑,就此認命的笑,而是帶着一點狡黠、帶着一點驕傲的笑,像個笃定自己能赢的賭徒。
“你欠我的,總得親自來還。”
“用你的瘋,你的狠,你的不管不顧……我相信你會來的,我的意中人,不是腳踏七彩祥雲的蓋世英雄,但他……定不會讓我失望的。”
夜風吹散了她的話,卻吹不散她眼底的光。
遠處的煙火還在繼續,暖閣裡的燭火也還在跳,像兩顆遙遙相對的星,在各自的軌道上,等着相撞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