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望安
陶巧兒的突然開口,對晏三合他們來說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唐太太,您請說。
”
“婦道人家,話總要說得碎一些,你們将就聽。
”
晏三合:“不将就,怎麼碎我們都愛聽。
”
陶巧兒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我家老爺打小就是遠近聞名的神童,從三歲啟蒙讀百家姓開始,到十四歲做童生,再到科舉中進士,就……沒有一天認真讀過書。
”
最後半句話的轉折,讓所有人都猝不及防。
别的書生都是頭懸梁,錐刺骨,寒窗苦讀十幾年,這位爺倒好,沒一天認真讀過書……
這話讓那些考不上功名的書生們聽見了,還不得活活氣死。
“你們别不信,連教書先生都說,他這人的聰明,一點都沒用在正道上。
”
晏三合見她說得不像是假話,問:“用在了哪裡?
”
陶巧兒一個手指頭一個手指頭扳過去。
“聽戲,寫戲本子,練丹,練藥,練武,釀酒,彈琴,吹笛,下棋,種花,兵法,奇門遁甲,六爻算命,鬥蛐蛐,鬥雞,賭錢……”
“停,停,停!
”
小裴爺目瞪口呆,下意識看了唐見溪一眼,“他長三頭六臂嗎?
”
陶巧兒:“沒長三頭六臂,就是不安分呗。
”
不安分三個字一出口,晏三合多少有些明白過來,“這麼看來,唐老爺打小就是個鶴立獨行的人?
”
“我爹娘說,他就是個怪人。
”
陶巧兒臉上又有無奈,又有驕傲,“其實他最恨的就
是讀書,去京城考功名,也是為了向我們家提親。
”
“他爹娘從前不待見我,覺得我整天不幹正事,将來不是坐吃山空,就是敗家子。
”
唐老爺看着妻子,“隻有她傻兮兮的,覺得我哪兒哪兒都好,以後就是做叫花子,也願意跟着我。
”
“呸!
”
陶巧兒啐了男人一口,“别往自個臉上貼金,我就是被他的花言巧語給騙住了。
”
“我騙你了?
”
“沒騙,從來沒騙過。
”
陶巧兒收斂了玩笑的神色,“我說不喜歡京城,他就外放做官;我說不喜歡做官太太,他就辭官歸隐。
”
“這話不對!
”
唐見溪打斷,“她是瞧着我在京城不開心,考功名不開心,做官也不開心,才故意使性子,把我拉回了山上。
”
“他啊……”
陶巧兒伸手戳上男人的額頭。
“年輕的時候心高氣傲,一言不合就罵人、趕人,哪是做官的料啊,得罪了人都不知道。
”
“我明白了。
”
晏三合打斷兩人說話:“唐老爺閑雲野鶴的性子,沒有心思想要出人頭地,更不願意披着一張假面在官場汲汲營營。
”
“姑娘說得對,誰做皇帝都和他沒關系,他隻想做個閑人,也隻能做個閑人。
”
陶巧兒說到這裡,撥了撥頭發。
“唐家案子發生後,他在官場上就更難了,誰都不給他好臉色看,誰都能在背地裡踹他一腳,給他小鞋穿,我瞧着,心疼哩。
當年因為他辭官這事,褚大哥還
來找過我,讓我勸勸他。
諸大哥說男子漢大丈夫,哪能整天無所事事,總要幹出一番偉業,才不枉來這世上一遭。
”
晏三合:“你應該沒有勸?
”
陶巧兒點點頭。
“一台戲,有人扮皇帝,有人做貴妃,有人是丫鬟,有人是奸人。
戲外頭也是一樣,什麼人,什麼命,老天爺都安排好的。
拗着性子做事,事沒做成,反倒把自己活活累死。
”
“所以,以唐老爺的性子,注定是要和諸言停分道揚镳的,沒有誰對誰錯,隻是道不同,不相為謀。
那麼……”
晏三合看着唐見溪,目光忽的一冷。
“為什麼我們提起褚言停,唐老爺會異常的激動呢,按理不應該啊?
”
唐見溪臉色有細微地變化。
不等他開口,謝知非沉聲道:“先太子與唐老爺同出一門,哪怕唐老爺避得再遠,也沒辦法避開這一個現實。
”
小裴爺冷笑着接話,“先太子出事,褚家被滅三族,唐老爺不僅沒有遭到清算,還毫發無損,這不太合常理。
”
“這裡頭應該是有事的。
”
謝知非:“唐老爺不如好好和我們說說,到底是什麼事兒?
”
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
明亭和他明裡暗裡是太孫的人,那麼他們倆到死,都會和太孫綁在一起。
說句不好聽的話,太孫萬一有個什麼,清算不是今天,就是明天,甚至裴、謝兩家都不會有好下場。
唐見溪忽的站起來,走到窗戶邊,将窗戶推
開。
山風呼嘯而來,帶着絲絲寒意。
“巧兒!
”
唐見溪極冷的一雙眼睛,看着隐隐綽綽的遠山。
“其實那次言停不是來勸我回到官場,他真正的目的,是讓我避進深山,他說給你聽的那些話,其實是做戲給别人看的,那次跟着他來的侍衛,其中一個是先太子的人。
”
陶巧兒心裡驚得狠狠一跳。
“還有一件事情,我也一直瞞着你,唐家的事情發生後,言停和我商量說,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我們兩個最好一個在明,一個在暗。
唐家就剩下師妹一個人,無論如何我們也要保住她,為先生留個後。
”
唐見溪:“他還說:我和唐家牽扯太深,必須在明;你有陶巧兒,就想辦法做個隐士吧。
”
“臻哥?
”
陶巧兒滿面驚色,撐着桌面站起來。
“他又說:太子那頭,由我來周旋,你不必擔心;師妹那頭,你也不要急着出面,慢慢等唐家的事情淡了再說,一切都有我。
”
唐見溪眼中滲出淚水。
“他最後說:見溪,生死由命,富貴在天,萬一有什麼,你一定記着,什麼都不要做,連收屍都不必,每年清明中元替我燒一疊紙,多敬我幾杯酒,就是全了我們同門一場的緣分。
”
又是一語成谶。
先太子逼宮造反的消息,是在十天後傳到山上來的,一同傳來的,是靜塵師妹兩個字——望安!
望安;
勿動。
好好活着,活下去,否則清明中元沒有
人替他們燒紙敬酒,也沒有人給他們念經祈福。
唐見溪呼吸終于急促起來。
他伸手捂住臉,淚從他指縫裡流出來。
這兩天的文,實在是寫得讓人心累,本來想明天請假休息一天,看着姑娘們的催更,又覺得休息有罪。
揭秘的過程我就努力做到一氣呵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