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6章 收獲珍珠
其他人也紛紛真心感謝傅琛,在島上,尤其他們是外地的,老婆孩子跟過來,島上的就業崗位中,适合的并不多。
如果去城裡工作,她們大多是沒見識的婦人,誰知道會遇到什麼人呢?萬一被有心人利用,他們辛辛苦苦的付出就都白費了。
傅琛笑笑,“都是自己人,我能幫上忙,就盡力。後方穩固了,咱們在前面才能義無反顧地敢打敢拼。至于孩子小學和初中的教育,你别覺得城裡好,其實咱們島上也很好。”
“每年統考,咱們四方島小學和初中在全市的成績都能排前五。今年考得更好,居然排前三。孩子在跟前,父母能顧得過來。有什麼事兒,也能及時處理。”
傅琛知道很多人在城裡買了房,就想着把孩子遷出去,一方面是為了給孩子提供好的教育,另一方面,其實也是為了讓妻子好找工作。
趙營長舉杯,“團長,謝謝提醒。我最近正在猶豫呢。我老婆整天念叨,說城裡的小學好,想去城裡帶孩子上學。雖然我買了一個小房子,但城裡的消費很高。這要是去城裡上學,估計一個月一分錢都不剩。”
劉營長說道:“老趙,不是我挑撥你們夫妻關系。咱們有時候一出去就一兩個月,回來後,你再急急忙忙地去城裡跟家人團聚,累不累?再說了,外面繁華,燈紅酒綠的,人心也容易變得浮躁。可别錢沒賺到,家也散了。”
趙營長苦笑,喝了幾口啤酒,“可不是嗎?在島上大家擡頭不見低頭見,民風淳樸。孩子撒丫子出去玩,我都不擔心人販子,畢竟人販子來島上也很困難。到了城裡,能行嗎?一眨眼,孩子可能就不見了。”
大家各自說着各自的煩惱,吃飽喝足,不過都沒喝醉,各自回家。
傅琛回到家屬院,這是他分到的兩室一廳,裡面幹幹淨淨。不過在四樓,所以劉美蘭懷孕之後,就沒來過,不想爬樓梯。
回到家裡,傅琛給劉美蘭打電話,“美蘭,謝謝你,幫我安置下面的軍嫂和孩子們。”
劉美蘭笑笑,“不用謝,反正也要用人。這次需要開采珍珠貝的人很多,能給你三十個名額,再多幾個也行。”
傅琛點頭,“好,這些人後續能安排在大福珠寶的車間嗎?”
劉美蘭點頭,“大概率都行,基本工資低,但按件計費,要是勤快,賺得不少,就跟我承諾的那樣。珍珠這東西,隻能手工制作,需要很多工人。不過要經過培訓,得慢慢來。”
“好!”傅琛應下,又能有更多的軍嫂有工作了。她們忙起來,就不會有時間争吵。有了工資,花錢也能更大方些。
畢竟很多人的工資,不僅要養家,還要給家裡的父母、嶽父母寄錢回去。經濟壓力大,貧賤夫妻,紛争就多。
傅琛當然優先給自己人安排,很快三十個名額就安排好了。上面的領導也想安排人,傅琛也答應了。至于沒考上高中和中專的孩子,就送到鎮政府開設的培訓班。有個學習的地方,而且還能安排工作,能讓孩子不亂跑,也挺好。
最後,三十八個名額報給了劉美蘭。
前期進行了一周培訓,教會她們如何開珍珠貝、取珠子、放珠核,然後消毒。
大福珠寶新蓋好的四層樓高的加工車間,都是無菌的。
國慶節過後,唐鎮長就迫不及待想把家裡養殖的珍珠貝撈上來,裝在筐子裡,一車車送往無菌車間。
工人們穿着白大褂、戴着口罩,坐在各自的工位上,從傳輸帶上拿下來珍珠貝,然後取珠、放珠核,再把消毒好的珍珠貝放入旁邊凳子上的竹筐裡。
劉美蘭、唐小魚和王樂梅都非常重視珍珠養殖情況。
劉美蘭親自拿起一個大的珍珠貝,用工具輕輕打開,看到上面密密麻麻圓溜溜地鼓起來的點,眼睛一亮,沒想到珍珠貝裡的珍珠長得這麼好!
“不錯,數量不少。我再數數……15mm的一個,10-15mm的居然有八顆,0.5-1mm的有五個。剩下的七八個都更小,沒必要取出來了,放在裡面繼續長。形狀也不錯,大部分是圓的,其他的有點不規則,還有畸形的。”
唐小魚也松了口氣,“我家養殖了這麼多珍珠貝,總算能回本了。”
王樂梅輕笑,“哪隻是回本?明明是大賺特賺。”
唐小魚笑了,“托王總的福,四方島終于有一項支柱産業了。”
自從海鮮資源減少之後,四方島這邊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差。好在有劉美蘭和王樂梅開的工廠,不僅吸納了很多勞動力,還能讓當地老百姓養殖珍珠、海鮮,跟着受益。
王樂梅笑笑,“多虧了美蘭那邊的珍珠貝品種好。你看,這養殖的南海珍珠,和野生的沒什麼區别,品相特别好。”
唐小魚拱手,“那就多謝劉總、王總提攜四方島。這些畸形的、沒有打磨價值的珍珠,全部留下來,賣給我們做化妝品。”
王樂梅點頭,“行,反正我要了也沒多大用,打磨成本高,不劃算。”
工人們認真按照要求做,一開始不太熟練,速度有點慢,等熟練之後,速度就快多了。
當然也有一些工人為了求快,不小心損壞了珍珠貝,被巡查的小組長發現後,一個要賠償十塊錢,弄壞幾個,一天就白幹了。
在處罰了幾個之後,工人們不敢糊弄了,老老實實地做。
基本工資三百塊錢,但一天的提成居然有四十多,甚至有做得快的,能有五十多元。
這樣一算,一個月能賺兩千塊錢左右,這樣的收入真的不低了。
看樣子這樣的工作能幹到年底,足足四個月,能賺上萬塊錢。這可比趕海撿一些小魚小蝦賣錢強多了,和家裡的爺們賺的相比也不少。
一樓是開珍珠地,二樓是清洗分揀,三樓是打磨,四樓是串珍珠。
四方島上幾乎所有沒有正式工作的婦女都來這裡工作了。
家屬院的那些沒有工作的軍嫂,也紛紛想辦法,最後人數增加到六十八人。
整個四方島因為珍珠熱鬧起來,沸沸揚揚的,大家都好奇唐鎮長家養殖的三百畝珍珠貝能賺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