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李文學!
裡正對著李鐵牛和孟氏拱手:「那是自然,賢伉儷這般出色,才能教養出這等考取秀才的麒麟兒。」
他肚子裡卻暗自腹誹:【還好,你們這兒子半點不像你們倆。若是沾上你們半分胡攪蠻纏的性子,隻怕也成了個混不吝。李鐵牛家,當真是祖墳冒了青煙,竟能出一位秀才老爺。】
李鐵牛得意洋洋,大聲道:「我兒天資聰穎,小小年紀,已是咱們綏城最年輕的秀才!假以時日,成為舉人老爺,也並非難事!」
孟氏更是不忘記繼續誇讚自己:「我兒如今出息了,還不是老娘我砸鍋賣鐵供出來的!」
周遭村民也開始七嘴八舌地奉承:
「文學這孩子,打小就透著機靈,學東西舉一反三。」
「可不是嘛,文學如今算是光宗耀祖了!」
「咱們李家溝總算出了個秀才!這方圓幾十個村子,還是頭一份呢!咱們臉上也有光彩!」
人群喧鬧之際,李老頭和李老太拄著拐杖,顫顫巍巍走了過來。
兩人也是一臉喜色!
李清馨安靜地跟在他們身後。
眼見眾人將李鐵牛一家人圍住,各種恭維,李清馨唇角勾起一抹冷笑。
村裡人,大部分如此,向來就是喜歡捧臭腳!
你若窮了,沒錢沒勢不如意,這些人就會踩隙你!
你若發達了,有錢有勢過好了,這些人就會恭維你!
李清馨不以為意,區區一個秀才而已!
孫山、趙志遠不也曾是秀才,還不是被自己揍得鼻青臉腫。
李鐵牛被眾人捧得暈乎乎的,滿面紅光,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孟氏更是笑得合不攏嘴。
直到眼角餘光瞥見李老頭和李老太,兩人的臉色瞬間沉了下來。
孟氏開始夾槍帶棒陰陽起來:「喲,有些人吶,瞅著我兒子出息了,就想湊過來沾光?門兒都沒有!」
李鐵牛一聲冷哼,壓低聲音:「人多嘴雜,少說兩句。」
但他看向李清馨的目光,同樣帶著不加掩飾的蔑視。
孟氏卻不依不饒,斜睨著李清馨,重重地翻了個白眼。
李老頭和李老太的身子僵了僵,臉上火辣辣的,隻得裝作充耳不聞。
李老頭壓低了聲音,小聲道:「文學才不像他們兩個混不吝呢!我不信文學能忘了本。」
李老太小聲道:「以前,咱們也沒少給文學塞銀錢,供他上私塾。他總不能忘了這份情吧?」
李清馨暗忖:若是李文學真有幾分良心,自然不會忘卻這份恩情。隻是,孟氏這般潑婦似的胡攪蠻纏,李文學又能好到哪裡去?
就在此時,人群中有人伸手指著遠處,聲音激動:「快看,那邊有幾匹馬過來了!」
裡正精神一振,高聲喊道:「定是文學回來了!大夥兒準備好鞭炮,敲鑼打鼓,一同迎接文學榮歸故裡!」
「好嘞!我這就去點炮仗!」
「鑼鼓傢夥趕緊敲起來,嗩吶也吹起來!」
幾匹快馬逐漸清晰,蹄聲漸近。
鞭炮聲響起,隨後,村民們有的敲起了銅鑼,有的吹響了嗩吶,一時間熱鬧非凡。
所有人都伸長了脖子,翹首以盼。
三匹駿馬徑直朝著祠堂方向奔來。
當先一人,正是方才去縣城報信又折返帶路的官差,另一名官差則來自州府學政衙門,最後一匹馬上,端坐著一位約莫十六七歲的少年。
少年頭戴方巾,身著嶄新的書生藍衫,腳蹬一雙青雲靴,胸前佩戴著一朵碩大的紅綢花球,身姿挺拔,面容白凈,倒也稱得上一句儀錶堂堂。
無疑,他便是李鐵牛的三兒子李文學。
兩位官差勒住馬,對著李文學拱了拱手,客氣幾句,便撥轉馬頭,告辭離去。
李文學利落地翻身下馬,立刻有村民上前,殷勤地接過韁繩。
李清馨這才將目光投向他,細細打量。
這李文學,眉眼之間與孟氏竟有七八分相似,尤其略薄的嘴唇,幾乎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反觀李鐵牛和李文學之間,兩人的相貌沒有半分的相似。
李清馨腦中念頭轉動:不止李文學,就連李大山、李二河,沒一個肖似李鐵牛的。
倒真是有些奇怪了!
裡正滿面春風地迎上前去,拱手道:「文學啊,真沒想到你能一舉考中秀才,為咱們李家溝爭光長臉了!」
李文學不冷不淡地抱了抱拳:「裡正過譽了。」
李鐵牛和孟氏迫不及待地擠上前來。
見到父母,李文學撩起衣袍,端端正正地跪倒在地:「文學見過爹,娘!兒子本想借著此次院試小試牛刀,未曾想幸不辱命,僥倖考中了秀才。」
孟氏喜不自勝,慌忙將他攙扶起來:「我的兒啊!你可總算是給娘爭了這口氣了!」
李鐵牛更是放聲大笑:「我李鐵牛何德何能,竟生了這麼一個出息的兒子!哈哈哈!」
李文學看了一眼李鐵牛,眼裡閃過一絲異色,甚至有些嫌惡,最後又隱藏起來。
李文學站直身子,一臉正色道:「爹,娘,兒子年紀尚輕,日後發奮苦讀,未必不能考取舉人。若非爹娘這些年含辛茹苦,出錢出力,兒子又豈能有今日的出人頭地。」
裡正撚著鬍鬚,連連點頭:「果然是個好孩子!不驕不躁,孝順父母,知書達理,謙和有禮!」
人群中,李大山和李二河也湊了過來。
李文學擡眸,目光掠過他們,帶著幾分居高臨下的意味,淡淡地喚了一聲:「大哥,二哥。」
李大山和李二河,笑著點頭。
李鐵牛道:「文學啊,你這考上了秀才,於咱們家,都有哪些實實在在的好處啊?」
李文學正色道:「爹,如今兒子已是秀才功名在身,往後見了官,便可不必下跪,便是見了縣令大人,也隻需稱一聲『學生』即可。此外,咱們家可以免除徭役,更可免去名下百畝良田的賦稅。不僅如此,每月還能從衙門領到一份廩米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