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孕期記事
寫孕期筆記這個事,是自從确定自己懷孕之後,沈冬素就一直在做的。
這個時代可沒有孕檢,有條件的人家,偶爾請大夫把個脈,一般百姓都是聽年長女性的意見。
沈冬素從給丁芸接生那時候起,就知道這個時代女子生孩子,是多麼恐怖的一件事,那是真正意義上的,一隻腳踏入鬼門關。
不光是因為缺醫少藥,還有一些老人頑固、陳舊、荒唐、詭異的自我認知。
如,新生兒陰氣重,所以不能用陽氣太重的東西。
生産時用的毛巾、衣物等等,要陰幹,就是晚上月亮下晾幹,不能被太陽曬到。
這不是胡扯嗎?
在本來就沒有消毒藥物的年代,開水和太陽就是最好的消毒劑,卻用這麼詭異的理由避開不用。
許多孕婦沒有死在生産的時候,而是死在産後熱褥症,就是因為消毒不到位,感染病菌而死。
還有許多生産時的恐怖民俗,像胎兒過大,孕婦難産,有拿盆蓋在孕婦肚子上,使勁敲響盆,這樣能把胎兒‘吓’出來。
這還算好的,還有拿擀面仗,在孕婦肚子上像擀面一樣,把孩子往下擀。
不用說,一百個難産的孕婦,能活下一個都是幸運。
再有什麼孕婦不能在正房生産,陰氣重,污穢會影響家裡的運道。
生産時隻能去陰暗的偏房,甚至有些搓磨媳婦的婆婆,還會讓兒媳婦去牛棚之類的地方生。
誅如此類關于孕期的詭異民俗,多不勝舉,沈冬素從光州到長安,再從長安到幽州,一路默默地看着。
早就發現,不論是平民百姓,還是勳貴士族,甚至皇室也一樣,孕婦難産而死,新生兒夭折,都比比皆是。
她早就想出一本正規的,有太醫院認證的孕期百科。
可惜這幾年一直因為各種事耽誤。
而現在她自己懷孕了,幽州的名醫已經打響名聲,且還有自己的印刷坊,可謂是天時地利,正是出版這本孕期百科的大好時機。
所以她孕期日記寫的格外詳細,包括每個月給自己号脈,記下孕婦身體的變化,和孩子的成長變化。
再有正規的孕期禁忌和飲食等等,至于生男生女是靠男人的染色體,而不是靠女人這一點。
她覺得寫上也沒人相信,說不定百姓還認為淩王妃在胡說八道。
所以她寫的更通俗易懂,生兒生女是父親播種的原因,而不是母親身體的原因。
另外,近親易生畸形兒這一點,也不好直接點明,因為連皇帝都常有近親結婚的。
特别是士族當道的時代,近親聯姻更是一種主流,這樣才能讓士族之間,盤枝錯結,一榮俱榮,利益相系。
如果她寫上這一點,估計士族和勳貴會努力将這本書封殺,不讓其大規模流傳,這就跟她想教普通百姓孕産知識相違。
所以她選擇另一種寫法,那就是,父母的血脈關系越遠,生的孩子越健康。
隻字不提近親的害處,但給你們想象的空間。
若有人想明白這一點,發現自家生怪病的後人,是因為其父母的血脈極近的關系,那也跟她無關。
她為了把這本書寫的通俗易懂,用的全是大白話,跟名醫傳下來的千金方之類的書籍全完不一樣。
在她心中,農女的身份也好,王妃的身份也罷,都改變不了她是醫生的事實,既然來這個世界一趟。
總要留下點什麼,改變點什麼,才不枉我來過。
她玩笑般地對月見說:“等我孩子一生,這本書也出版成冊,若是能大賣,我再接着寫幼教的書籍。
”
月見道:“署名是淩王妃,這本書就注定大賣!
誰會不信神醫王妃的話。
”
沈冬素覺得月見對她,有點過度的偶像崇拜,她說啥都對,幹啥都支持……
七月中的時候,幽州來了一批特别的客人,應該說是龐先生的客人。
之前龐先生說過萬書閣招生的事,沈冬素還說,最少要到明年打響了名聲,才會有學子過來。
特别是現在連個像樣的夫子都沒有,整個幽州城‘學曆’最高的,應該就是龐先生了。
她沒想到的是,李念魚有同門師兄弟,龐先生也有。
呃,應該說是同窗,跟他一樣的寒門子弟。
同樣在年輕時求學艱難,能當官的是小部份,大部份都給士族做門客、幕僚,還有一些已經對世道失望,寄情于閑雲野鶴。
龐先生在建萬書閣之初,就給這些舊友寫信,當然是先吹大牛,牛皮吹上天。
淩王有多惜才、萬書閣有多宏違、各種古書古籍孤本數萬冊、幽州夫子的待遇有多好……
不信去打聽一下淩王妃揚州醫館裡,醫師的待遇。
在幽州,夫子和醫師的待遇更高。
反正大餅畫出去,牛皮吹出去,不管人家信不信,先對萬書閣産生向往和好奇之心是有的。
龐先生的想法很簡單,下套嘛,套一百個人,能套來一個賺一個。
結果還真讓他給套來了,當然,他畫的大餅,沈冬素會幫他全部落實就是了。
現在她可不缺錢,可以花大筆錢投資教育行業,萬書閣隻是一個開始。
他的那些同窗中,有謹慎的還想在打聽一下,有性情灑脫的,則是立即出發來幽州一觀仿如讀書人聖殿般的萬書閣。
加上往幽州的路修好了,最早的一批趕在七月中,就來到了幽州。
一行三個夫子,十幾個書童。
龐先生先跟沈冬素提了一句,說要‘千金買馬骨’,所以對于第一批到的夫子,要給予極高的禮遇和待遇。
沈冬素認同這個觀點,并且對于歡迎學者這種事,前世有過經驗,她讓人先做錦旗和橫幅,直接拉到城門口。
再讓萬書閣、醫護學院還有新兵們,全部換上統一的制服,像萬書閣的衣裳是,天藍色鑲白邊。
這個時代藍色是很常見的顔色,但普通人隻穿得起靛藍,許多貴族的小厮、男仆,都是靛藍色的衣裳。
而天藍色則更難染,也更貴重。
龐先生開始不願意用這個當工服,太浪費了。
沈冬素卻說,就是要區别出萬書閣的不同。
要讓來幽州的人,都以穿這種藍色為榮。
呃,她能說是前世留下的後遺症嗎?
一說到校服,第一個想到的可不就是天藍色。
故而當龐先生的三個舊友,來到幽州城門外的時候,即瞠目結舌,又覺得無上榮光。
城門外由士兵拉的大橫幅‘歡迎夫子光臨幽州’,再有三個萬書閣的書童分别送上,印有他們姓氏的錦旗。
待一進城門,則看到左邊是一排穿着白色連體長衫,戴着怪異的方帽的女子,高舉‘醫護學院歡迎夫子’。
左邊是近百穿着亮眼藍色的書童,舉着‘萬書閣歡迎夫子’,然後則有新兵列陣,敲刀擊鼓,列陣相迎。
再有不少百姓,抛着鮮花,奉上鮮果,歡呼雀躍,載歌載舞;一時讓那三個夫子覺得,自己不是來幽州參觀的,而是立了什麼不世之功,領賞來着。
直到看到龐先生走來,他們那既忐忑又緊張,又覺得難為情的心才放下,拉着龐先生問道:
“這是怎麼回事?
”
龐先生撫須笑道:“這是王妃送給各位的大禮,也是我們幽州百姓求賢若渴,對夫子們的到來,太過期待。
”
從城門口走到萬書閣,這三位夫子還沒進萬書閣的門,便覺得,算是走不了了。
若他們不答應留下來,而是參觀一下就離開,也太對不起幽州人的熱情了!
淩王妃表達歡迎的方式則是,辦隆重的宴會,酒菜佳肴、煙火表演,用淩王府的以車載着三人,遊覽全城。
反正這一通套路下來,看你們還好不好意思說,不留下來。
當然,這些表面功夫要做足,裡子也要做好。
萬書閣确實藏書無數,淩王妃給夫子們的俸祿,可比六品官員。
并且在幽州當夫子,還真在淩王那裡挂了官職,這跟給士族當幕僚可有前途多了。
淩王妃還答應他們,幽州有出版印刷坊,可出版他們的著作。
這最後一點,比給他們高薪還要讓人興奮,讀書人最期盼的事,不就是出書立著,千古留名嗎?
龐先生也不催他們做決定,反正今年是不指望離開了,幽州一到八月就開始冷,八月底下大雪也是常有的事。
住到明年,這些人會跟那些貴女一樣,被自由又興盛的幽州城吸引,趕都趕不走。
淩王妃千金買馬骨,豪擲千金為萬書閣征招夫子之事,随之越傳越廣,且随着這三個有名望的夫子的到來。
别的地方的學子不論,這北境的讀書人都躍躍欲試,不少求學艱難的學子,趁着寒冬未至,啟程往幽州來了。
趕到八月初的時候,萬書閣已經招收到一百多位學生,這些學生可不是才啟蒙的孩童,有一半已經是童生,還有三個秀才。
不過三個秀才的年紀都不小了,他們來的目的是求學,也是想找差事。
龐先生對此很高興,别說三個,便是來三百個秀才,幽州也能給他們提供職位。
八月初的時候,墨門的工匠學院也正式挂牌,舉辦的儀式比萬書閣還要隆重。
對于底層百姓來說,比起讀書人的萬書閣,匠人的學院更受他們喜歡和期待。
畢竟一百個孩子,可能才有一個秀才,不,更多的時候,一千個孩子才有一個秀才是常态。
而學門養活自己的手藝,可比讀書容易多了。
更何況工匠學院還有墨門的大師親自指導。
百姓更願意讓女兒考進醫護學院,兒子進工匠學院,隻有極聰慧的孩子,才會送到萬書閣求學。
故而工匠學院挂牌招生這天,半個城的百姓都來觀禮,一看招七到十四歲的孩子,學費雖然不便宜,但能拿工分抵一部份。
家裡有适齡孩童的,都興奮極了。
紛紛帶着戶籍證明,來給孩子報名。
那些外州城來打短工的百姓,在城外聽說了這件事,都羨慕不已。
羨慕幽州人,孩子能有個好前程。
都向自己的管事打聽,外地人能不能給孩子報名?
管事笑說目前還沒章程,不過以後肯定是可以的。
誇張地說着工匠學院和萬書閣有多大,容納數萬學子都沒問題。
又建議一些年輕夫妻,可以去流民辦登記一下攢工分,又不會強制你們改成幽州戶藉,但攢夠工分,若哪一日想送孩子來讀書,也容易些。
這也是沈冬素提出的‘搶人政策’之一,直接從附近各州城搶百姓,士族絕對會反對,把人都搶到幽州來了,他們的田誰耕?
地誰種?
天籁小說網
人口一直都是最重要的财富。
所以要用這種潤物細無聲的辦法,讓百姓自願來幽州。
壓根不用搶,讓他們看到幽州人過的有多好,自己就會想來。
特别是對于有孩子的人家來說,給孩子拼一個好前程,比什麼都重要。
轉眼到了中秋節,幽州人愛過節,王妃也愛過節,每逢佳節都會發放節禮。
普通百姓能憑戶藉,按人頭去民營辦,領取雞蛋或是海味之類的節禮。
沈冬素給各機構發的節禮最重的,當屬軍中,特别是軍屬之家,凡是家裡有跟着淩王去遠征的。
節禮發的讓小官吏都眼饞,成袋的米面,成桶的油脂、海魚,成卷的麻布,還有能領煤球的票據,家中有孩子的,則另外還會給幾包糖果點心。
這一時,軍屬之家都是全家出動,他們眼神中即有驕傲又有思念,昂首挺胸地拿着軍屬證明,去到民營辦領取年禮。
有時候筐子背不完,還得用牛車來拉。
頭一回在幽州過節的夫子和學子們,即詫異這般有人情味的幽州官府,又敬佩淩王妃的大義。
都說王妃是平民出身,可王妃飛上枝頭後,從來沒有忘根,一心一意地為平民謀福祉。
中秋節一過,沈冬素幾乎是每天三問:“欽差還不打算走嗎?
”
月見一天三答:“已經派人去催了。
”
沈冬素都猜不到陳星耀到底打算做什麼了?
難道非要跟她見一面,才肯走?
再不走雪一下,就走不成了,她可不像欽差留在北方過年。
想想道:“容我手書一封,派人送給陳星耀。
”
月見好奇她會寫什麼,結果王妃執筆半天,寫下一句:“查完了沒?
查完就回長安!
”
月見覺得王妃這算客氣了的,她很清楚,王妃想說的是:‘滾!
’
‘給老娘快點滾回長安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