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的鐵鎮山,正在收拾屍體,被趕到的鐵心樹抓個正着。
兄弟倆都是大吃了一驚,二人誰也沒想到竟會是在這種局面下相見。
鐵心樹痛心疾首,質問鐵鎮山為什麼會做出如此喪心病狂之事,鐵鎮山默默不語,最後隻說了一句,讓他不要多管閑事。
這話也讓鐵心樹怒火攻心,兄弟倆當場大打出手。
雖然鐵心樹的實力要勝過鐵鎮山一籌,然而鐵鎮山這些年學了不少邪術,各種花樣層出不窮,讓鐵心樹也是有些難以招架。
最後兩人拼了個兩敗俱傷。
不過鐵鎮山的傷勢更重,脊柱斷裂,渾身癱瘓,命不久矣。
鐵心樹也沒料到會是這麼個結局,抱着弟弟忍不住傷心欲絕,可在他悲痛之餘,心裡頭卻是忽然冒出了一個極其可怕的念頭。
因為他曾經聽邵景華說過,由于換頭術殘缺不全,雖然邵景華絞盡腦汁補齊了一部分,但還是存在着巨大缺陷,所以才屢次失敗。
不過假如這被換頭的兩者之間,存在着血緣關系的話,可能會讓換頭術的成功率大大提高!
當時的鐵鎮山,幾乎已經是必死無疑,但如果他能以最快的速度趕回梧州,說不定能在鐵鎮山死之前,讓邵景華替他們倆換頭!
這個念頭如此荒唐恐怖,可一旦它冒出來之後,卻是揮之不去,如同詛咒一般在鐵心樹腦海裡不停盤旋!
理智告訴鐵心樹,這種事情絕不能做,可另一半求生的念頭,卻又不停地在誘惑着他。
在強烈的情緒沖撞之下,又引發了鐵心樹的頭痛!
也正是這種生不如死的苦痛折磨,讓鐵心樹下定了決心,他用秘術暫時保住鐵鎮山的性命,帶着他悄然回到了梧州,找到邵景華。
不過他并沒有對邵景華說出鐵鎮山的真實身份,隻說是他在别處找到的一個十惡不赦的惡人。
因為之前鐵心樹也抓來過不少這樣的人,邵景華也并沒有多想。
不過這一次,鐵心樹卻是提出,他已經忍受不住了,想讓邵景華動手給他換頭。
邵景華大吃一驚,急忙想要勸阻,因為他心裡十分清楚,以他目前掌握的換頭術,成功的可能性實在太低了。
可在鐵心樹下了必死的決心之後,邵景華也隻能忍痛答應了下來。
當時的邵景華,可以說是将他所學的換頭術發揮到了極緻,而結果也讓他驚喜無比,換上頭顱的鐵心樹,居然活了下來!
然而邵景華是什麼人,在最初的欣喜過後,他就立即意識到不對,找到鐵心樹問他,給他換頭的究竟是什麼人。
鐵心樹見邵景華有所察覺,也就不再隐瞞,說出了真相。
邵景華得知實情之後,雖然沉默了許久,但也還是選擇了接受。
雖說這真相讓人不寒而栗,可一個殺人如麻的惡人,換一個自己的好友,那也是值得的!
在邵景華的安慰之下,鐵心樹也逐漸走出了這件事的陰影。
等他再次出現在人前的時候,已經是鐵鎮山,又或說,是劉鎮山。
當時的劉鎮山已經娶妻成家,于是鐵心樹再次回到甘陝那邊,準備找個什麼借口,就跟對方分了。
可讓他沒想到的是,當時的劉夫人已經是懷有身孕。
對于鐵心樹來說,她肚子裡的孩子既是他弟弟的孩子,也是他的親侄兒,在反複思量之後,他還是留下來照看對方,一直到孩子順利生産。
當時的鐵心樹已經入戲了,而且生出了取代弟弟,跟母子倆生活在一起的想法。
而且在這期間,出現了一種十分怪異的情形,鐵心樹發現自己的性格以及喜好,居然都發生了十分微妙的變化。
比如他平時向來不喜甜食,而在換頭之後,他居然逐漸變得嗜甜,那原本是他弟弟的喜好!
除此之外,他還對母子倆産生了一種别樣的情愫。
在發現這種變化之後,鐵心樹吃驚之餘,急忙找到了邵景華。
兩人在合計之後,最終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那就是換頭之後,雙方是會存在相互影響的!
也就是說,此時的鐵心樹被換上了弟弟劉鎮山的頭顱,雖然體内依舊是鐵心樹的魂魄,但在頭顱被換之後,雙方還是産生了一種極其微妙的融合。
換句話說,此時的鐵心樹,其實已經不完全是他自己了。
如果僅僅隻是這樣也就罷了,可在兩個月後,換頭術終究還是出現了極其嚴重的後遺症。
頭疼、幻覺、失眠……
這種種症狀,随着時間的推移陸續顯現了出來,讓鐵心樹痛苦不堪!
邵景華對此也是束手無策,因為他掌握的換頭術,終究還是殘缺不全。
鐵心樹想到之前邵景華醉酒之後所說的話,問他說的山神是不是真的,讓他去求山神,問山神要來最完整的換頭術!
可邵景華卻拒絕了,因為他認為那山神并非是真的什麼神仙,很可能是妖魔鬼怪,一旦答應了對方,就會成為對方的傀儡,終身受其驅使。
鐵心樹見邵景華始終不肯答應,就退而求其次,讓邵景華告訴他該如何才能見到山神,他要親自上摩雲嶺去求!
不過邵景華還是拒絕了,他不想好友一錯再錯。
隻是當時的鐵心樹受到後遺症的折磨,再加上弟弟鐵鎮山心性的影響,早已經不是當初的鐵心樹。
他在被邵景華連番拒絕之後,心中居然生出了一個邪念!
鐵心樹認為邵景華之所以不肯,是太過迂腐,如果真能得到一切,那下跪供奉山神又有什麼關系?
那可是神仙啊!
于是鐵心樹把邵景華在研習換頭術的事情,暗中給捅了出去,這才有了後來玄悔道長以及嶺南三大家逼上邵家的事情。
“原來是你這個老雜毛!
”隻聽到王福悲憤地大吼一聲,雙拳緊握,目中幾乎要噴出火來。
鄭元德、周浩海和陳關山神色複雜,有種像是多年不解的謎團,一朝解開的釋然。
“沒想到當年通風報信的人,會是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