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533章高陽的陽謀,底牌出!
郭有良渾身一軟,眼中滿是不敢置信。
丸辣!
真的丸辣!
這等話,高陽也敢說?
雖表一時之忠心,難道就不怕武瞾日後起疑嗎?
武曌聞言,怒火沖天。
“什麼?
”
她一雙眸子死死的盯着郭有良,驟然起了殺心。
郭有良趕忙的道,“陛下,老奴冤枉!
”
“此等大逆不道之話,老奴豈會說,老奴也從未寫過什麼親筆信,這定然是高大人冤枉老奴啊!
”
高陽淡淡的道,“郭公公,抵賴是沒用的。
”
“林莽是你的人,前幾日,他還在長安城,若你是冤枉,那本官為何能在睢陽城斬了他?
”
“西廠奉命監察天下,長安更是重中之重,但陛下命你們去查流民狀告一事,這幾個流民卻詭異失蹤。
”
“一個巧合是巧合,這麼多巧合,還是巧合嗎?
”
“别人沒有實證,但你郭有良,必死無疑!
”
瞬間。
郭有良臉色煞白。
他帶着最大的誠意找高陽談判,給予籌碼,卻也因此毫無退路。
他咬緊牙關,說不出話。
這個表情,武曌明白了一切!
她盯着高陽,出聲問道。
“那周老爺子呢?
”
“他名動大乾,門生無數,這樣一位德高望重之人,你為何要殺他?
”
高陽直接道,“周老爺子到了晚年,眼睛不好使,找柳大善人定了幾對眼睛。
”
說話間,高陽從懷中掏出一份名單。
“不止是周老爺子,郭公公,長安涉及之人,也不在少數!
”
“長甯侯的生母眼睛不好,永安侯心髒不好,也暗中跟育嬰堂定了一些。
”
“除此之外,還有周王之子武敬,吏部侍郎古一等等,這份名單寫的清清楚楚,皆是那柳大山所寫!
”
高陽繼續高聲道。
“陛下,臣請斬長甯侯,永安侯!
”
“臣請斬周王之子武敬!
”
“臣請斬吏部侍郎古一!
”
高陽面對彈劾,非但不退,相反再進一步,繼續請斬!
他的聲音回蕩在金銮殿,令百官目瞪口呆。
崔星河神色複雜,越發感到差距。
兩侯一親王之子,再加司禮監掌印太監!
這膽子,不可謂不大!
“這小子……”
高天龍見到高陽這張大義的臉,捋了捋下巴上的胡須,心中一陣欣慰。
武曌聽聞此言,臉色極為難看。
“呈上來!
”她沉聲道。
太監接過名單,趕忙朝武瞾送了過去。
武曌看着名單上一個個的名字,她的臉色變的極為難看。
這份名單,簡直觸目驚心!
縱然是她,也有些心驚。
天下迷信,竟如此嚴重嗎?
吃啥補啥,這為何會信?
但事實告訴武曌,信的人還真不少!
他們身份還不低!
這究竟是真迷信,還是抱着不妨試一試的态度,對生命的究極漠視?
這時。
闫征,盧文、黃夜郎等人坐不住了。
雖然育嬰堂的事情觸目驚心,但這次若是讓高陽無事,那份名單就會成為催命符。
畢竟鬼知道,這上面寫沒寫他們的名字。
甚至以後,會不會加上他們的名字……
并且一些人,已收了錢,亦或者和高陽爆出來的人有所關系。
他們絕不可坐視不管。
“高大人,周老爺子德高望重,整個大乾皆知,你可有證據?
”闫征開口道。
高陽搖頭,“沒有。
”
“佛門大師淨念大師,乃至于長甯侯,永安侯,可有證據?
”
高陽依舊搖搖頭,“沒有。
”
闫征目光冰冷,朝着高陽質問道,“高大人,既沒有證據,僅憑一份名單便大興殺戮,這豈能堵住天下幽幽之口?
”
“莫說長安城,縱然是整個大乾的讀書人,也絕不會答應!
”
高陽笑着道,“闫大夫,這等事,誰會留下證據?
縱然柳大山站在這,當朝指認,也可為污蔑!
”
闫征沒說話,他在權衡。
但有文官一臉冷笑,高聲道。
“荒謬可笑,巧舌如簧,單憑一份名單如何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亦或者,高大人是盛怒之下殺人,害怕陛下斥責,以此搪塞?
”
這一句話響起,百官齊齊上前。
“不錯!
”
“言之有理,此事理應徹查!
”
“豈能聽一人之言?
”
“陛下,此事太過蹊跷,還請徹查!
”
“周老爺子聲名在外,死後還被如此污蔑,老夫要死谏!
”
“當死谏!
”
如上官婉兒所說,自證陷阱來了。
百官的抵抗和反噬,也全都到了。
因為名單上的人身份皆不俗,背後涉及到的利益網極為複雜。
這一刻,縱然是武曌都深感棘手。
此事,如何收場?
天下士子會信嗎?
高陽絲毫不意外,但也也壓根沒打算自證清白。
那一夜,一切都早已想好了。
“天下罪惡至此,是非對錯臣已無心解釋。
”
“高陽願承擔一切後果!
”
“罷官也好,性命也罷!
”
“但高陽唯有一事,願陛下答應!
”
武曌盯着高陽臉上的表情,察覺到一絲不對。
“何事?
”
她出聲問道。
“陛下,育嬰堂的罪魁禍首,那柳大山臨死前,您可知他說什麼?
”
高陽眼神一變,變的極為痛心。
武瞾出聲道,“他說什麼?
”
“他說自幼家窮,無錢讀書,隻能鑿壁偷光,偷看富家子弟在學堂讀書,被狗攆,被下人打,求學之路,難如登天,想要改變命運,隻能用盡一切手段,不停地往上爬,但天下比他背景強,能力強的比比皆是,糧食和金銀又不是稀罕東西,隻有這些想買卻買不到,甚至不敢買的東西,才是扣響上層的登天梯!
”
“但臨死之前,他抓住臣的手,痛哭流涕,極為後悔。
”
“他看向微臣,說當初他要是有錢讀書,那又怎會走上這一條路?
”
“一代喪心病狂的惡人,竟臨死前幡然醒悟,微臣聽的,屬實心痛!
”
“恰巧臣有些積蓄,不多,也就一百萬兩,臣願興辦學堂,廣納天下寒門子弟!
”
“願此學府為星火,燃盡寒夜,使我大乾學子皆得學識之光,共逐青雲之志,令天下寒士人人有書讀,皆有歡顔,學府之門,永不絕寒門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