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你們什麼時候老啊?
能不能快點老?
路蓁蓁和傅知易對視了一眼,笑了。
豆包看着自己親爹娘這個笑容,不知道怎麼的,後背涼飕飕的。
眨了眨眼睛,他意識到了一個問題,就算今天他們是大人,可明天就又是小孩子了。
今天若是太過得意忘形,惹毛了爹娘,明日隻怕要吃一頓苦頭。
十分識時務的豆包拉了一把湯圓,才開口:“我們辦成了一件大事。
”
“哦?
什麼大事?
”傅知易饒有興緻的問。
豆包和湯圓還有橙子,這才吱吱喳喳的炫耀起來。
原來三小隻吃了長壽寺的槐花包子和素菌湯後,念念不忘。
他們依稀記得,在南越的時候,娘親若是吃到什麼好吃的,會想法子把菜譜弄到手。
所以依葫蘆畫瓢,也想得到這兩樣食譜。
他們雖然不知道路蓁蓁是怎麼将食譜弄到的,但是平日裡看多了傅知易和路蓁蓁辦事的樣子。
三兄妹就颠颠的跑到了廚房,問到誰是大廚後,當場就掏出一把金葉子,說要買下食譜。
把長壽寺裡的大廚和尚吓了一跳。
再看三兄妹穿着打扮都非富即貴,加上大廚知道,這槐花包子和素菌湯,若不是寺裡來了貴人,是不會讓他們準備這兩道素齋的。
都猜度這三兄妹就是今日來寺裡的貴人家眷。
哪裡敢收。
隻搖頭拒絕,不僅如此,還怕這是三位小貴人在廚房受了傷或者熏着了,那他們可承擔不起。
因此看似客氣,實則毫不留情的将三兄妹給請了出來,然後把院子門都給關上了。
三兄妹铩羽而歸。
從他們出生起,除了在爹娘手裡,還沒吃過這種癟。
一時三個孩子還真有些受不了。
不過好在後來三人想出一計來。
既然嫌棄他們是小孩子,那就讓大人去辦。
學着往日裡傅知易吩咐下人辦事的口氣,讓護衛小頭領替他們去了後廚,要重金買食譜。
大廚見了那護衛小頭領,自然不敢說不字,加上這兩道菜的食譜算不着什麼秘密,不過是取其一個鮮字罷了,因此很爽快的給了。
自然也是得了厚賞不提。
三小隻自然不知道,那賞賜的一把金葉子,買了這兩道不算秘密的食譜,着實是虧大了。
還自覺不用爹娘幫忙,自己也能想法子把事情給辦成了,頗為驕傲呢。
傅知易撫額歎氣。
路蓁蓁哭笑不得。
不過不管怎麼說,三個孩子,沒找他們,把事情給辦成了,對他們來說已經很難得了。
因此不管這裡頭有多少疏漏,路蓁蓁就先誇。
誇他們有想法,會動腦筋,也會借勢。
反正就是一頓猛誇,誇得三小隻的頭仰得高高的,人都快要飄起來了。
回到那院子,幾乎都是飄着下車的,那腳就沒踏到實處。
用過了晚飯,路蓁蓁摟着橙子,開始聽傅知易給兩個兒子上課。
分析三兄妹的疏漏之處,如何做才最妥當。
路蓁蓁偶爾補充兩句。
豆包三兄妹聽得很認真,很明顯是聽進去了。
到了最後,橙子歎了一口氣:“做大人好累,還是做小孩子好。
”
豆包和湯圓也連連點頭,做大人一點都不好玩。
“今天我們當了一天大人,看似下頭人都聽我們的,其實我們發現了,他們還是在看爹爹和娘親的臉色行事。
”
“你們都是在陪我們玩呢,我們今天能使喚動下頭那些人,還是因為爹爹和娘親的緣故。
我們今天就像娘親那個狐假虎威的故事裡的狐狸,爹爹和娘親才是大老虎。
”
不過豆包和湯圓并不喪氣:“不過沒關系,等我們再長大一些了,成大人了,爹爹和娘親你們老了,以後這些人就都要聽我們的了。
”
然後兩兄弟對視一眼,看向了傅知易和路蓁蓁,十分期待的問:“爹爹,娘親,你們什麼時候老啊?
能不能快點老?
”
傅知易頓時捏起了拳頭。
路蓁蓁毫不猶豫的起身,将橙子抱這就往外頭走,走到門口不忘記丢下一句:“爹娘什麼時候老不知道,但是你們屁股現在要遭殃了,爹娘是知道的。
”
還順便示意丁香把門從外頭關上。
然後母女倆站在廊下,聽裡頭傳來陣陣鬼哭狼嚎聲。
路蓁蓁憋了一天,此刻聽着兩個逆子的哭嚎聲,終于神清氣爽了一些。
數日後。
京城。
老皇帝的案前,又擺上了熟悉的密折匣子。
老皇帝的手雖然有些發抖,但是不耽誤他熟練的打開了密折匣子。
就看到裡頭一封折子,上面放着兩張疊好的護身符?
狐疑的拿起了折子,是傅知易的字,寫着初見長壽寺住持,所見所聞,以及十分識趣的長壽寺的孝敬。
旁邊是長壽寺孝敬的那個匣子。
匣子封着火漆,一打開,裡頭是一疊厚厚的銀票,面值不等,略微數了數,居然有五萬之數。
再看密折最下面,傅知易寫着對長壽寺的看法和建議。
大意就是長壽寺曆經千年不倒,勢力在甘甯盤踞已久,不過目前看,長壽寺還是十分低調,不敢跟朝廷作對的,透露出來的意思,是長壽寺甚至還想向朝廷靠攏。
匣子和那個承諾,就是長壽寺的投名狀。
若皇帝願意接了這個投名狀,倒是可以利用長壽寺的影響力,歸化西戎牧民。
畢竟長壽寺的名聲,在西北西戎接壤大順朝一帶,那可是信徒頗多。
據說每年都有西戎那邊的牧民,甚至一些貴族,改頭換面,偷偷來長壽寺祈福。
影響力跟西戎草原深處的長生天差不多。
将來利用好了,可是用處頗大。
最後還寫了,那兩張護身符,乃是長壽寺的住持了塵大師所畫,供在佛前一年,多位高僧加持開光過的。
特請來,獻給老皇帝和皇後兩人,遙祝兩人平安順遂的。
老皇帝難得心情不錯,看着兩張護身符,挑了一張,讓人給皇後送去。
等人走了,房間裡隻剩下老皇帝和太監首領兩個人。
拍拍手,就有暗衛出現,半跪在地上,一五一十的彙報,傅知易和路蓁蓁一家五口人,從離開京城,到甯縣路上發生的一切。
包括了去長壽寺點長明燈,求平安符一事。
老皇帝倒是不知道,原來傅知易和路蓁蓁居然還在長壽寺給自己和皇後,還有太子和太子妃,四公主她們都點了長明燈。
而且還為大順朝也點了長明燈。
這些事情,明明可以在自己面前讨好邀賞的。
偏偏夫妻倆居然隻字未提。
若不是有暗衛禀告,隻怕無人知道。
饒是老皇帝這般心硬如鐵的老登,擺擺手示意暗衛下去後,才故作挑剔的道:“兩張平安符,也值得這樣巴巴地用裝密折的匣子送來,倒是學會公器私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