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我靠烏鴉嘴拯救全家

第一卷:默認 第371章勸說去京市

我靠烏鴉嘴拯救全家 米彩豆 8811 2024-12-13 10:20

  他打算回京市的時候依舊坐飛機回,這麼方便,能節省那麼多時間,多花點就多花點呗。

  這會兒他老爹是乍一聽到覺得這價格貴,有在火車上浪費的時間,他都能把飛機票錢給賺回來了。

  等回到老家,他和老爹多說說,他爹就能接受這個飛機票的價格。

  這邊牛車一進村,林老太已經在村口等着了。

  冬天沒那麼多活,有不少人在村口圍着火堆烤火。

  林老太因為經常有人說老四兩口子放着好好的金飯碗不端,跑去京市的事,許多人都認為老四在外面不可能混好,說些風涼話。

  雖然林老太也經常和人說老四兩口子又給她寄了什麼吃的,什麼用的,也會把小兒媳婦給做的新衣服拿出來顯擺。

  就這都沒打破傳言。

  還有不少人認為林老太這是打腫臉充胖子,硬着頭皮給小兒子做臉面。

  畢竟在很多人心裡,這地才是農家人的根,都是土生土長的農村娃,林老四隻是有點小聰明,怎麼可能會在大城市混出頭。

  林老太就很氣,這不是小兒子今天回來,而且還是坐什麼勞什子飛機回來的,她可算是揚眉吐氣了,特意在村口等着,更說了他老兒子是坐飛機回來的,讓他們每天在村裡瞎叭叭,壞她小兒子的名聲。

  林老四還不知道他在他老娘那還有名聲。

  這些虛名他一向是不在意的。

  好名聲隻能束縛住有道德的人。

  牛車趕到村口。

  村裡幾個好事人一下子圍上來,問林老四真的是坐飛機回來的?

  林老四看到自家老娘在一旁,一下就猜到是自家老娘說的。

  他老娘指定是在外面給自己撐面子。

  有些東西他可以不在意,但老爹老娘在意,他也不介意說點實話。

  這也不算是顯擺吧?
他又沒說謊,确确實實是坐飛機回來的。

  村裡人還記得年初的時候,林老四穿着一身破爛離家,認為那才是林老四沒了鐵飯碗後的常态。

  這一看,林老四不止是坐飛機回的,又是一身光鮮。

  四房的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比他們在縣城碰到的人還要時髦。

  讓他們心裡很難平。

  怎麼就突然混好了呢?

  雖然不知道林老四是怎麼坐上飛機來的,但是吧,他們連去上飛機的門在哪裡都不知道。

  這就是差距。

  林老太老臉上滿是得意,讓他們以後在瞎叭叭,哼!
她老兒子就是了不起。

  “娘,我們先回去收拾收拾,一起回吧?
”李春杏說着,在牛車上讓了個地方,可以讓老太太也上來。

  “回!
”林老太堅定的說,開玩笑,她有出息的老兒子老兒媳婦孫子孫女們都回來了,她才沒功夫和人在這唠嗑打屁。

  她之所以在,還不是因為這些人老是在背後瞎叭叭,好不容易盼到老兒子一家回來,還不亮瞎他們的狗眼,堵上他們的嘴。

  林老太也不客氣,直接上了牛車,這麼點路,她也不走回去了,一起坐牛車回去。

  上了牛車,頓時把這些小心思給抛到腦後去,關心起來孫女和孫子來。

  又聽說他們倆是從小閨女那來的,自是關心了一把小閨女。

  當老人的,最挂念的就是離家遠的孩子。

  四房這邊早已經被林老頭林老太收拾妥當,該洗的洗,該曬的曬,該擦的擦。

  李春杏自是表達了一番對老爺子老太太的感謝,她從來不是個吝啬說好聽話的人,該誇的就得誇。

  林老頭林老太内心舒坦極了,雖然都是些小活,幹了就幹了,兒子們一家回來,他們老兩口心裡高興,樂意給收拾,心甘情願做的,也沒打算邀功。

  難得都被兒媳婦看在眼裡,兒媳婦也沒覺得是一些小事情而覺得理所應當,反正老兩口就很高興。

  把牛車上的東西卸下來。

  林老四讓二哥到家喝口熱水。

  讓林二伯給拒了,他沒停留太久,就回家了。

  林老四李春杏也從老兩口口中得知二房也劃了宅基地。

  已經蓋上房子,秋收後蓋的,還沒搬過去,這個年還能在老宅熱鬧熱鬧,打算年後搬。

  林老四李春杏等人先把行李放下,先去老宅吃飯,吃過飯回來在收拾。

  林西西把林小姑讓她帶的東西翻出來。

  給四房的和爺奶的讓她都一并給了爺奶,過年期間他們也不在家開火,都是在老宅吃的。

  那份給徐大隊長家的,算是徐承林小姑給老家寄的年貨的一部分。

  回頭讓自家爸或者自家媽給送過去,順便說清楚情況,為啥會讓西西捎過來。

  雖然徐大隊長兩口子都不是挑理的人,但是吧,該說明的還是說明。

  是因為西西去那邊探親,才給捎帶回來的,不是寄的。

  不然遇到故意挑理的人,說不得還會說些挑撥林小姑和娘家近的說法,什麼把東西先寄到娘家去啥的,想挑理的人,即便是從雞蛋裡都能挑出骨頭來,隻能考慮的周全點,讓人找不到挑理的錯處。

  李春杏又把給老兩口帶回來的點心和補品,給收拾出來,一起帶去老宅。

  還有剛才孩子二伯大冷的天趕着牛車去縣城接他們一家,也不容易,李春杏又拿了兩包糕點,等會兒給二房送去。

  老太太拉着林西西聊天,大多都是在關心西西他們一家。

  林老四這次回來打算接老兩口一起去京市玩玩,還有老丈人和老丈母娘,全都去也住不完,那麼多個房間。

  他們家在京市那都買大房子了,雙方的老人還都不知道呢!
怎麼說都帶他們四位老人去住住。

  現在不去,等以後年紀越大更去不成。

  林老四這樣想着,就和老爹老娘說了他的想法。

  林老頭林老太的第一反應就是,“不去,我們這一輩子都沒離開過咱們村,你們年輕人願意闖蕩你們去,我們兩把老骨頭是不去,農民哪能離開地。

  林老四好脾氣的勸道:“去住一段時間,你們住煩了我随時送你們回來,讓你們繼續回來種地。

  真不想看看你老兒子的本事?
買的房子且大呢,不去可太可惜喽。

  其實啊,讓你們去,不單純是接你們去京市玩,這不是我和春杏忙麼,倆孩子懂事,每天放學回來,餓着肚子還要給我們做飯,他們回到家,連個現成的飯都吃不少。

  你們去了,那倆孩子放學回家就有口熱乎飯吃。

  不去也沒關系,反正我也想了,不行就請個保姆幫我們做飯,不就是多發點工資麼,反正掙錢就是拿來用的。

  林老頭林老太互相看了眼,剛才說去京市玩他們沒動心。

  這會兒聽兒子說他們都忙,他們去了能給幫上點忙,倒是意動了幾分。

  一部分是覺得這倆小的,包括去參軍的小南,從小便懂事的讓人心疼。

  還有一部分的擔心,農村人誰敢請保姆,這和以前的地主家有啥子區别,萬一突然回到以前,老兒子一家在因為這個事給劃分到地主做派,那可該怎麼辦。

  是以,老兩口趕緊制止住老兒子這種想法。

  甯願他們去飯店吃,多花些錢,也不能請保姆。

  老兩口雖然有些意動,也沒有立刻答應。

  畢竟家裡還有這一攤子呢,有豬有雞有羊。

  這些事在林老四眼裡根本不是事,都宰吃不就得了,地給老大家或者老二家幫忙種,相信他們兩家都非常樂意。

  他也知道,得慢慢來,老兩口畢竟在這生活了一輩子過慣了現在的生活,乍一說要去一個新的地方去生活,接受起來沒有這麼快。

  不過,沒關系,他可以慢慢勸說,反正要年後才走呢。

  李春杏把帶去老宅的的東西給收拾好,一家人一起去了老宅。

  林大伯娘林二伯娘正湊一起談論四房回來的事。

  家裡人也都知道老四兩口子是坐飛機回來的。

  像林大伯娘林二伯娘都是過日子仔細慣了的人,聽聞老四兩口子有火車不坐,偏偏花了大價錢去坐什麼飛機,她們兩個非常不理解。

  明明可以花錢更少的方式回家,偏偏花這麼多錢,兩個人這一趟就要花掉一百塊錢,也太不會過日子了。

  就這麼大手大腳的,積攢多少家業才能夠他們揮霍啊。

  尤其是林二伯娘,秋收後剛蓋了一進院子,裡裡外外花了有小二百,直接把家裡的存款給花掉了一半。

  可把林二伯娘給心疼壞了。

  林二伯娘有每天晚上數錢的習慣,以前每天數完可高興了。

  現在存款直接少了一半,數完錢的心情都沒以前好。

  好在那錢也沒被亂花掉,而是用在正經處,蓋了一進院子,想到過完年要搬到寬敞明亮的新房,孩子們都可以有自己獨立的房間,林二伯娘心情才好些。

  林西西他們一行人走小路回的老宅。

  突然聽到從一處人家那傳來一聲喊聲:

  “林效東,林效西你們野哪去了,快給老娘滾回來吃飯。

  之後不知道從哪裡竄出來兩個小子,一個大約六七歲,一個約四五歲,一陣風似的跑回剛才出聲的家裡。

  林西西和林東頭皮一緊,剛才猛地一聽,還以為是在叫他們。

  林老頭林老太知道這是怎麼回事。

  原來是村裡人看四房的林東林南林西西他們三個,兩個考上名校的,一個去參軍的,都覺得他們是村裡這年輕一輩中最出色的孩子。

  有的農村孩子好幾歲都沒起正經名字,一是大人沒讀過書,不知道叫什麼名字好。
也有是懶得起,村裡老話常說賤名好養活,光是叫狗蛋狗剩石頭啥的孩子,每個村子裡都能找出好幾個來。

  等到孩子上學的年齡到了,總不能還是狗蛋狗蛋的叫,多難聽啊。

  就有人聰明的跟風。

  就跟着四房的這三兄妹起名字。

  有叫效東、效南、向西的。

  寓意效他們三個孩子希望有出息。

  也有叫超東,超南,超西的。

  寓意就是超越四房的這三孩子。

  總之叫什麼的都有。

  一開始還隻是在學校裡喊。

  被林老太知道後,氣的她跑到那個叫林超西小孩的家裡堵着人家的門罵了三天。

  别看老太太平常挺講理的樣子,罵起人來很有當年沒分家時罵人的風範。

  以前沒分家的時候,上上下下二三十口子人,不厲害點這個家還不亂了套。

  還是分家後,老太太才修身養性起來,萬事不管了,倒叫外人小瞧她,以為她老兒子不在家,就當家沒人了,她老太太可不是個好欺負。

  一開始那戶人家還嘴硬,說不是這個意思,最後被老太太罵的最後到底是把中間的超字給改了。

  若是叫個效西什麼的,老太太也就不說什麼了,說明她家孩子優秀,别人都羨慕着,希望孩子們長大後像自家三孩子似的那麼優秀。

  但想超過她家這三孩子,那不行。

  别管那孩子長大後有沒有這個能力,反正老太太就是不願意。

  林老太簡短的說了下村裡的情況,當然把她去罵人的那部分給隐去沒有說。

  她在孩子們面前還是想留下好的一面。

  堵着人門口罵這事吧,一聽就像是那種蠻不講理的農村老太太幹的。

  她自認自己不是,她可是很講理的小老太。

  林東林西西互相對視一眼,聽了都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就是林老四李春杏也是一副哭笑不得的模樣。

  其實兩口子心裡都清楚,倆兒子全是小閨女給帶好的。

  他們兩口子可是真沒費什麼力氣,所以有人問她是怎麼教育孩子的。

  她回答的時候總是一陣心虛,别人不知道,自己是知道的,頂多給他們吃喝,在教育上欠缺太多了。

  他們兩個也是初為人父母的,實在是不知道該怎麼教孩子。

  若是沒有自家小閨女在後面鞭策,這倆兒子不知道該長成歪的不能在歪的歪脖樹。

  想有這麼優秀的孩子,前提得生一個像西西這麼好的孩子才行。

  林老四:“想讓孩子優秀,可不是隻仿照個名字就可以的,想超越我們的,更是想都别想了。

  李春杏心裡也是這樣想的,父母當然是覺得自家的孩子最好,但是吧,比起自家男人,她還是會稍微謙虛一些的。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