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43章快樂加倍,面和心不和
林二伯娘自找沒趣,撿起衣服又繼續縫起來。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沒打着,打到小松鼠——”
外面傳來一道道清清脆脆的童聲,其中有個小姑娘的聲音尤其好聽。
林老四豎起耳朵,聽了下,白臉上不由露出笑。
林西西和林東林南背着書包回家,一進家門就看到他爸在院子裡站着呢。
中午她爸沒在家,林西西有點不習慣,平常一直是在家的,問了她媽好幾遍爸爸什麼時候回來,把媽問的不耐煩差點挨頓罵。
這會兒看到她爸,像炮彈一樣沖過去,清脆的童聲帶着歡喜的喊道:“爸爸,你回來了。
”
林老四帶笑的一把接住軟軟呼呼的小閨女,抱起來,對上小閨女圓圓亮亮的眼睛,“想不想爸爸?
”
“想!
”
林二伯娘看老四一下子就把他閨女抱起來,頓時就覺得平時老四就是裝的,西西都七歲了,看老四輕輕松松就抱起來了,哪像平常下地幹活那半死不活的樣子,老四可真夠雞賊的。
不過知道自己那嘴是說不過老四的,這次聰明的沒有開口。
李春杏在屋裡收拾東西,知道她男人回來了,也聽到她男人和二嫂鬥嘴的話,她不用出去,知道他男人不會輸,從她嫁進門就沒見二嫂赢過一次。
很快,林老四帶着兒子閨女回了屋,這才把自己懷裡的包子拿出來。
“這是啥?
”林南是個小吃貨,對吃的格外靈敏,他爸一拿出來,林南就看到了,鼻子使勁嗅了嗅,眼睛一亮,“包子,爸爸,是不是包子。
”
林老四用手指刮了下林南的鼻頭,“你屬狗的,鼻子真靈。
”
李春杏嗔道:“哪有這樣說自己兒子的。
”
林老四笑,“我告訴你們啊,爸爸這不算吃獨食,你看我都給你們帶肉包子回來了,你們母子四個分着吃。
”
這兩口子不會隻為孩子奉獻,不是那種隻給孩子吃,自己不舍得吃的那種,他們家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有份。
林西西覺得這樣挺好的,父母疼他們,他們也疼父母,隻給孩子吃是一份快樂,大人吃也是一份快樂,大人孩子一起吃,加在一起那就是雙倍快樂,這樣會分的少一點,但這樣大家吃着都沒有負擔,挺好。
包子還是溫熱的,雖然比剛出鍋的味道要稍微差點,但這可是大肉包啊,很難吃上一次,大家看到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尤其是林南,差不多是看到好吃的就走不動路。
現在國營飯店雖然有點貴,但十分真材實料,大肉包個大皮薄餡足。
林西西滿足的咬了一口,這還是她穿越到這第一次吃到包子,肉肉真好吃。
以前她從沒有想過自己吃口包子就會吃出滿足來。
現在她有疼愛自己的爸爸媽媽和哥哥們,這包子顯得格外好吃。
隻要一家人在一起,即便是現在生活條件差點她也是可以克服的。
她現在已經很少會懷念以前的日子,除了吃上的上面,其餘的都不想。
以前冷冷清清,過年過節也都是她自己一個人守着一大桌子菜,哪像現在熱熱鬧鬧的,每天都很開心。
林西西圓圓的大眼睛笑的彎成月牙,噔噔噔跑過去把包子遞到她爸跟前,“爸爸你也吃。
”
林老四假模假樣的咬了一口,都沒沾到嘴巴,他吃的飽飽的,一打嗝就是紅燒肉的味道,他是一點兒都吃不下去,他晚上估計隻喝點湯就行了。
分着吃了包子。
林西西去洗了手,從書包裡把書拿出來,喊道:“大哥二哥寫作業了。
”
林南的小臉唰的一下皺巴在一起,心不甘情不願的去把自己的書也拿來過,和妹妹挨着坐那。
拿着筆抓耳撓腮,這題它認識自己,自己不認識它啊。
無奈的歎了口氣,想想以前不用寫作業的日子可真爽啊,隻是那好日子一去不複返。
他敢不寫作業,他妹妹随随便便張張嘴,那成群的小鳥追着攆着在他頭上拉屎,要多倒黴有多倒黴,喝口涼水都塞牙的程度。
林東慢慢的一個字一個字的指着讀了兩遍,又将不認識的做個記号,打算明天去學校問老師。
以前落下的課太多了,現在他有心想補上去,但是基礎差,很難。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林東默默為自己以前不懂事流下兩行淚。
林西西一邊做自己的作業,一邊把自己新學的課結合一下教給大哥二哥,誰讓倆人底子差太多,就是一年級的知識兩人都是勉勉強強。
林東還好,腦子好使,一學就會,也是一年級學的都是基礎,好學。
林南比大哥底子還要差些,好在上三年級,要補的比大哥少。
林西西預習二年級的書也讓這哥倆跟着複習一遍,每天學習一點。
她發現倆人對數學一學就會,短闆就是語文了,語文需要背的太多,倆人又沒有那個耐心背。
林老四和李春杏看孩子們都在認真的學習,二兒子抓耳撓腮的樣子有點想笑,好在都忍住了,也不再說話免得打擾他們。
隔壁小蘭小花的奶奶帶着小有根來串門,坐在院子裡和林老太閑聊。
小蘭奶奶娘家姓蔡。
小有根很好帶,來了後不吵不鬧,蹲在地上好奇的看螞蟻,螞蟻成群結隊的搬家,黑壓壓的一片。
林老太看了看天氣,“螞蟻搬家估摸着要雨了,看這大晴天,出着大太陽照的人乏累,不像是有雨的樣子。
”
蔡老太也擡頭望了下天,“誰知道呢,這個季節的天氣最是說不準。
”
林老太點點頭一想也是,往年也是這樣,前還晴空萬裡,說打雷就打雷,說下雨就下雨,等下了雨這天氣就慢慢涼了,好在家裡菜幹地瓜幹蘿蔔幹都是曬好了的。
蔡老太,“聽說你家幾個女娃子都去念書了?
”
這在村裡還成為不小的新聞,有贊同的,說林老太識大體不重男輕女。
也有不贊同的,覺得林老太手太松,過日子要細水長流,要把錢用到刀刃上,哪能花到這上面。
不巧,蔡老太就是不贊同的那一波。
而且兩個老太太屬于面和心不和的那種。
面上不顯,實則私底下暗暗較勁的那種。
兩人是前後腳嫁進來林家村的,一開始比男人能幹,後來比生兒子,有了兒子比誰家的孩子聰明,在然後比兒媳婦,誰家的兒媳婦勤快懂事。
蔡老太生了三子二女,在數量上沒比過林老太。
質量上好像也沒有,因着林大姑嫁到公社吃商品糧,現在還成了工人,從那後林老太就不和蔡老太比了,她覺得兩人已經不在一個層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