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攻心為上,誘惑很大
皇後不可置信的看着紀初禾。
紀初禾竟然舍得下這麼大的本,那她求的是什麼?
“那你想要本宮幫你做什麼?
”
“我既已是皇商,肯定日後少不了多次面見皇上,而我畢竟是一介女流,男女有别,多有不便。
今日,我便會向皇上禀明,日後但凡有事情要彙報給皇上,希望還是以女眷的身份入宮,在皇後娘娘的宮裡,向皇上彙報情況。
”
這一句話,就讓皇後明白了紀初禾的意思。
原來,紀初禾也感覺到皇上對她的不懷好意了。
她想明哲保身。
所以,就算是以前産生了那麼大的隔閡,紀初禾也不得不拿着最大的誠意求到她的面前來。
還别說,這一點,的确隻有她能幫到紀初禾。
皇上再怎麼想要紀初禾,也不可能不管不顧,明面上絕不會讓人抓到什麼把柄,不然,口誅筆伐夠皇上受得,再加上,史書上的那一筆,皇上即使再怎麼喜歡紀初禾,也絕不會讓自己的名聲受損。
如果,紀初禾一直和皇上單獨見面,隻怕,有些事情,是無法避免的。
一個女子,遇到了那種事情,還能反抗得了嗎?
“皇後娘娘,如今,皇上的意思還不明确,三殿下究竟什麼時候能夠成為儲君也是未知,再看北境的局勢,有可能戰火也沒有那麼快停歇,說不定這一場戰火還會蔓延到關内,到時候,有大量銀錢,三殿下何愁起不了事來?
”
“紀初禾,你好大的膽子!
”皇後佯裝盛怒。
“臣婦不敢,臣婦隻是有什麼說什麼,不喜歡拐彎抹角罷了。
”
紀初禾這麼做的目的之一,是試探皇後現在的野心究竟有多大。
畢竟,皇上遲遲不立三皇子,就夠讓皇後焦躁的了。
況且,因為三皇子娶了秦雨茉,更讓皇上不悅,秦相一幹世族又使勁把三殿下往火上架。
三殿下現在的處境,如果當不成儲君,絕無善終!
皇後必須伺機而動。
這一對貌合神離的夫妻,真要敵對起來,會是什麼樣的場面?
那肯定是,一旦出手,必須弄死對方方才罷休!
有時候,錢真是個好東西。
“好,本宮答應你,紀初禾,以前的一切,咱們都既往不咎,盟約一直在,本宮也不會讓你因為成了皇商,便名聲受損,發生什麼龌龊不堪的事情。
”
“多謝皇後娘娘。
”紀初禾立即道謝。
看來,皇後也已經知道皇上的心思了。
還好她提前一步來找了皇後。
要不然皇後肯定會趁機下手幫皇上毀了她。
到時候,還要費心思防備着,萬一有什麼疏漏,後果不堪設想。
……
朝四海匆匆來到禦書房。
“皇上,世子夫人入宮了,她已經将商号的賬目清點出來了,準備呈給皇上過目呢。
”
“将她帶到清風殿。
”皇上立即起身。
“皇上,世子夫人現在在皇後娘娘的宮裡。
”
“她去皇後宮中做什麼?
三皇子與榮國公府解除婚約的事情不是已經叫她們互相敵對了嗎?
”
“世子夫人說,雖然她成為了皇商,但是,是一介女流,還是以女眷的身份入宮比較好,在皇後娘娘那裡,向皇上彙報情況也是一樣的。
”朝四海說完,立即擡眸看了一眼皇上的神情。
馬上又接着說道:“皇上,奴才聽說,世子夫人治家有方,最是注重規矩,她可能也是怕壞了宮規吧?
”
皇上想了想,點點頭,“她這樣想也是對的。
”
朝四海暗暗松了一口氣。
“去皇後宮裡。
”皇上擡步朝外走去。
皇上到時,皇後與紀初禾正在聊着繡帕的花樣。
兩人捧着一塊繡帕,看着上面那朵栩栩如生的蘭花。
“皇後娘娘,像這種秀帕在外面是非常受歡迎的,越往北走就越緊俏,南方的生意反而沒有北方的好,而這一方小小的繡帕,有時候都能賺一兩銀子。
”
“世子夫人,經過你這麼一介紹,本宮真是開了眼了,還了解了那麼多經商的門道。
”皇後笑看着紀初禾。
兩人的關系好像并沒有受到什麼影響。
“皇上駕到!
”一聲通傳聲響起。
皇後和紀初禾同時擡起頭來,兩人立即起身向皇上行禮。
“臣妾|臣婦拜見皇上。
”兩人異口同聲的說道。
“免禮。
”皇上走到主位坐下。
紀初禾立即将身上的賬冊拿了出來,“皇上,這是臣婦這幾日整理的商号的賬目,請您過目。
”
朝四海立即呈了上去。
皇上翻開看了一眼,“世子夫人,如今讓你接受皇家商号,就如同朕當初登基的時候,面臨着滿目瘡夷的大夏,百廢待興,你身上的擔子也很重啊。
”
“臣婦定不辜負皇上所托,一定會拼盡最大的能力,重振皇家商号。
”
“好,朕相信你。
”
“皇上,臣服擇日便往北去一趟,冬日北方的生意好做一些,順便看看北方的那些鋪子是什麼情況,徹底接管。
”
紀初禾竟然一開始就選擇不太平的北方。
她就不怕,北境萬一失守,戰火一下子蔓延到關内嗎?
但是,皇上也不好明目張膽地幹涉。
“皇上,皇後娘娘,那臣婦便先行告退了。
”紀初禾的事情已經辦完,行禮告退。
紀初禾離去後,皇上看向皇後。
“皇上,您也許久沒有到臣妾的宮裡來坐坐了,臣妾讓廚房準備幾樣皇上愛吃的菜肴,皇上留下一同用膳吧?
”皇後主動邀請。
“好,朕近日因為朝堂的事情,冷落皇後了。
”
“臣妾隻盼着皇上能夠事事順心。
”
“三皇子與榮卿卿解除婚約,朕還擔心,三皇子與榮國公府之間結下什麼怨恨,現在看到皇後與紀初禾能夠這麼相處,很是欣慰。
”
“皇上,臣妾知道,三皇子與榮卿卿的婚事,是三皇子有錯在先,發生了這種事情,不管臣妾說什麼,始終都是有些不愉快的。
世子夫人最重視規矩,剛好她來了,臣妾也趁着這個機會緩和一下關系,總比就此結怨了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