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古裝言情 錯嫁高門,主母難當

第210章 反敗為勝,各行其道

  皇上點了點頭,“這隻能算這孩子不知天高地厚,構不上欺君之罪,王妃不必緊張,起來吧。

  “謝皇上。
”王妃緩緩站起身。

  紀初禾有些不明白,母妃怎麼會突然忌憚起羅貴妃的這一句挑撥了。

  淮陽王府這些年來上上下下對皇上一片忠心。

  這是有目共睹的。

  皇上就算再多疑,也不可能就因為這事讓淮陽王府擔上個欺君的罪名。

  她聽着母妃的話裡還有一些别的意思。

  似乎刻意提到貴族子弟的優秀,應該是意有所指。

  皇後的目光往皇上的身上移了一下。

  羅貴妃一點都沒覺察到王妃這話有什麼不妥之處。

  “皇上,淮陽王妃說的也有幾分道理,身份不同,地位不同,自當是各行其道。
”皇後突然開口。

  皇後的這一句話讓紀初禾立即通透了!

  皇上的目光朝面前的這些少年們望去。

  剛剛還有些笑意的臉色沉了下來。

  各行其道?

  行的是哪條道!

  這些傾盡整個家族培養出來的優秀子弟,又有多少是對他這個皇上忠心耿耿的?

  他們是為了自己的家族,才這麼優秀,他們一代又一代地培養優秀的後輩,隻為了鞏固自身的權力!

  因為隻有這樣,不管誰做皇帝,都能為家族謀得最大的利益!

  他們的權力能夠左右朝堂!
左右皇權!

  羅貴妃還在沾沾自喜今日侄子的優秀表現,卻不知,皇上的心裡已經在想着怎麼将這些盤踞在帝都多年的大家族連根拔除!

  紀初禾後背一陣發涼。

  皇後才是真正的狠角色。

  皇後出身平凡,母族勢力很弱,完全沒有辦法與帝都這些世族抗衡。
所以,除掉世族,就相當于除掉三皇子儲君之路上的所有障礙!

  “比賽結束了,把朕的賞賜拿上來。
”皇上一聲令下。

  一旁的太監立即将賞賜端了上來。

  羅繼勳和幾個表現好的世族子弟臉上露出幾分得意之色。

  “羅繼勳,上前領賞。

  羅繼勳立即走上前,跪了下來,等着領賞。

  “今日,羅公子拔得頭籌,賞黃金百兩。

  羅繼勳有些詫異,隻是一些黃白之物嗎?
就沒有别的了?

  “羅公子,還不謝恩。
”太監見羅繼勳發呆,趕緊提醒了一聲。

  “臣叩謝皇上賞賜!
”羅繼勳立即謝恩。

  剩下的人也和羅繼勳一樣,得到了都金銀賞賜。

  蕭晏安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看着身邊随風擺動的旗幟。

  “蕭晏安。
”皇上突然喊了一聲。

  蕭晏安轉過頭,恭敬地喚了一聲,“皇上。

  “世子,快來領賞了。
”太監一臉笑意地提醒。

  “我也有賞?
”蕭晏安很是詫異。

  “你很愛作畫?
”皇上問。

  “臣隻是略懂一些丹青筆墨。
”蕭晏安的語氣已經沒有那麼自信了。

  皇上笑了,“瞧!
這麼快就學會謙虛了,孺子可教也!
朕賜你一些朕收集的字畫,其中還有一幅畫是朕畫的山河圖。

  “謝皇上賞賜!
”蕭晏安立即道謝。

  羅繼勳不敢相信,皇上竟然賞賜給蕭晏安他自己的親筆畫作!

  羅貴妃的臉色也僵硬了。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明明是她侄子赢了,皇上怎麼也應該把畫賞賜給羅繼勳啊!

  如果羅繼勳得到這幅皇上親筆畫的畫,再加上今日優秀的表現,美名一定會傳遍帝都。

  都是權貴子弟,誰會缺那些黃白之物!

  賞賜完,皇上擺駕禦書房處理朝政。

  剩下的人,也各自散去。

  離開校場的時候,蕭晏安回頭看了一眼羅繼勳的箭靶。

  隻見一個太監正在收上面的箭,吃力地拽了很久,也沒能把那支箭拽出來。

  最後,還是幾人合力,才将箭拔出。

  他低頭看了一眼自己的掌心。

  細嫩的掌心還有一片磨傷的紅痕。

  他的騎射之術雖然沒有今日表現得那麼差,可是和羅繼勳比起來還是要差上很大一截,這種差距讓他的心裡一陣彷徨。

  他現在,究竟應該怎麼辦?

  繼續當個庸碌之人,靠着對皇上的忠心保一生安甯嗎?

  可是,皇上的疑心這麼重,聖意難測,倘若有一天,他們即使忠心耿耿,卻還是難逃皇上的猜忌呢?

  不管如何打算,他都要先提升自己的實力,否則,隻能任人魚肉!

  ……

  王妃與紀初禾同乘一輛馬車回國公府。

  “母妃,我今日直到最後才明白,咱們本應該是必輸的局面,怎麼還能轉敗為勝。
”紀初禾主動開口。

  王妃笑着點點頭,“我們要赢的不是羅繼勳,也不是四皇子,更不是那些世家子弟,而是聖心。
這件事情一傳出去,那些世家們可能要小心謹慎一段時間了,我們也會清靜許多。
太後壽宴一結束,咱們立即請旨離開帝都回淮陽。

  “母妃,咱們淮陽王府上上下下對皇上忠心耿耿,可是,皇上似乎未對我們放下戒心。
”紀初禾試探地說道。

  “皇上多疑,他不會對淮陽王府消除戒心的。
不僅是外地的藩王,還有帝都的這些世家權臣,哪一個不是他的心頭大患!
”王妃的心裡,清清楚楚。

  “若是這樣,皇上一旦起了殺心,豈不是禍及滿門。

  王妃歎了一口氣,“即使是這樣,誰又願意做那亂臣賊子呢。

  “今日,皇後娘娘說了一句各行其道,我覺得很有道理。
為君有為君之道,為臣有為臣之道。

  “禾兒,你說說,為臣之道應該如何?

  “忠君愛國,是為臣子之道。
但是,這是遇到明君仁君之時的為臣之道。
若是皇上猜忌,始終有一把刀架在脖子上時,保全族上下安穩無憂方為上策。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
不死,視為不忠!
”王妃這一句話,是從齒縫裡擠出來的。

  “母妃認可這句話嗎?
”紀初禾反問道。

  王妃冷笑了一下。

  認可個屁!

  “禾兒,你放心,母妃和父王就算是拼盡全力,也會保護好你們的。
”王妃還以為吓到紀初禾了,趕緊安慰一下。

  “母妃,我不怕皇上猜忌,也不怕刀架在脖子上,我隻是不想死得那麼冤。
不僅咱們淮陽王府,國公府上上下下也是忠心不二,四位舅舅那麼優秀,卻都困于帝都。
那羅家手握兵權,皇上想動他們,還有所忌憚,若是想動國公府呢?

  王妃握着紀初禾的手,“禾兒,母妃知道你很聰慧,又生了一顆七竅玲珑心,你所擔心的這些,我和你父王早就知道,你祖父,舅舅們,也都知道。
你幾位舅舅留在帝都,也是有原因的。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