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沈家慘案,背後有許多醜陋陰私。
靖甯衛中封存的卷宗,也有明顯的缺損銷毀痕迹。
沈家當年之事,盧照早些時候私底下對趙鯉說了一些。
然沈家慘案發生時,盧照也還隻是個頂了父親校尉職務的小生瓜蛋子。
隻知事發後,領了皇差駕帖出京的靖甯衛,一千戶一百戶還有一隊校尉,都沒能活着回來。
盧照猜測,是南都王動的手,許是為了掩蓋一些什麼。
零星傳回的消息送入宮中。
先帝态度暧昧,下令将此事相關内情全部銷毀,擺明了不許再查。
當時先帝原意至泰山封禅,卻在此事後叫停行程,再不提及。
後來沈之行輔佐隆慶帝登基,同年南都王起兵造反,又于隆慶二年三月初十兵敗被俘。
隆慶帝親指南都王罪狀七十六條,公之于衆的六十四條包含謀反、藏匿反賊、私藏兵甲等。
其餘一十二條封存,并未公布詳情。
這一十二條中,最為含糊的便是關于沈家滅門案的内情。
衆人隻知南都王屠了沈家滿門,卻不知道他為何要這樣做,也不知道他究竟怎麼做的。
相關内情,都被遮掩。
有人曾揣測,南都王隻怕是被構陷。
這種猜測,也是沈家叔侄在黨争之中被攻讦的一點。
沈之行叔侄從未對此做出過任何解釋。
隻是默默地讓敢拿沈家說事的人消失。
現在,又有人翻出此事做文章。
趙鯉手指緩緩收緊成拳。
相比起趙鯉,林著這官場老精一瞬間能想通的事情卻更多。
他手不自覺地顫抖了起來,許久慘白着臉:“與……”
林著口舌發幹,一時竟說不出話來。
他視線一一掃過坐回原處的隆慶帝,半躺榻上臉色蒼白的沈之行,以及坐在趙鯉身側的沈晏。
艱難吞咽數下,才以幹澀的聲音問道:“與朱提巫蠱大案有關?
”
大景三大案以朱提巫蠱案牽連最廣,血腥味最重。
太子牽扯其中,先帝怒極。
後有了大景大軍對南疆的征伐。
大景軍隊直入朱提、夜狼,絞首十萬。
幾乎将這兩地滅種換血,殺了個幹淨。
此戰統帥便是南都王。
借南疆之戰,南都王得了封号,打下偌大名聲。
在太子病逝後,南都王距離至高之位隻差一步之遙——若不是隆慶帝橫空出世的話。
林著舌根都發麻,為了突然出現在自己腦海的不堪猜測。
太子,或許是被南都王構陷。
他心中劇震,下意識又去看隆慶帝三人。
隆慶帝本面無表情的臉,突然扯出一個冷笑:“林閣老,沒猜錯。
”
“太子哥哥确是被我那好三哥陷害。
”
憶及一些舊事,隆慶帝垂眼,聲音低了下去:“便是我也險些死在他手上。
”
“沈家和那些無辜者是受了牽連,皆是……我之過。
”
“若說欠債,該是我欠了他們。
”
林著身形一晃,驚愕失言:“太子蒙冤,先帝後來也知曉了真相!
”
如此才能解釋,為何先帝銷毀相關消息卷宗,将此事掩蓋。
太子已死,朱提夜狼殺得血流成河,再查下去,查出的事情無異于在先帝臉上扇了一記重重的耳光。
手足相殘的南都王,錯聽錯信的先帝。
沈家慘案,落到如此地步的沈之行,沈家遺孤沈晏。
朱提夜狼土地上流淌的血……
諸般種種若是大白于天下,皇族顔面掃地。
必埋下動亂的種子。
因此這些事情才全掩蓋了下去。
對林著的問話,隆慶帝三人都沒有回答。
但沉默已經足夠說明一切。
林著愣怔許久,忽而失力坐下:“最是無情帝王家。
”
屋中氣氛一片凝滞,政治素養沒那麼高的玄虛子聽得雲裡霧裡。
他求助地看向趙鯉。
可現在趙鯉哪有閑工夫搭理他,正悄悄探手拉住了沈晏的手。
明明家破人亡的是他們,明明冤屈不得昭雪的是他們。
卻不得不為了大局,舍了讓真相大白于天下的機會。
如此,竟成了債?
趙鯉想到皇後,氣得額角生疼。
能惹百鬼讨陰債,這些逝者的葬處,必被人動了手腳。
趙鯉看臉色蒼白的沈之行,将話全數咽下。
沈叔叔本身受過宮刑,此番又折騰元氣大傷。
現在說出來,除了惹他難受外沒有一點用。
還是稍後,再與沈晏商量此事。
當務之急,是徹底拍死皇後,斷絕柴珣繼位的一切可能。
深吸一口氣,趙鯉道:“陰債詭物已解決,還有些善後之事,之後再談。
”
她繼續将自己進了泰昌殿的經曆說出。
說到金匣之中,蓋着皇後大印的通行文書時。
隆慶帝怒态盡數收斂,反應平靜許多。
但衆人皆知,他越平靜隻怕越是醞釀着巨大風暴。
趙鯉見狀,急忙道:“那被污染的蠶蟲,便盤踞在國運之鼎上!
”
“且蠶蟲為鎮物,與大景國運挂鈎。
”
“隻怕北地恐有不順。
”
上了眼藥後,趙鯉用春秋筆法帶過了自己去皇後寝宮的過程。
“那蠶蟲馱着我一路朝着坤甯宮去。
”
至于這蠶蟲去坤甯宮是不是它的本意,趙鯉隻字未提。
不說,便是沒撒謊!
豎在屋角的狴犴雕像一點反應也沒有。
隆慶帝對此并無懷疑,作為修仙愛好者,他實在太了解機緣被斷的痛苦。
他将自己代入了一下蠶蟲,前途毀絕,當真是百爪撓心一般難受。
蠶蟲去找皇後尋仇,實在天經地義!
又聽見趙鯉說了與那怪道士的一番争鬥。
以及後續之事,隆慶帝終長歎一口氣。
他看向沈之行:“沈大伴,你說這皇位就這般誘人嗎?
”
沈之行并未回答他。
隆慶帝知他脾性,又歎了口氣:“那個蠢物!
”
明明隻需要等待便能得到的東西,卻定要伸手來搶。
他又長歎了一口氣,終決斷道:“便讓皇後過完壽辰吧。
”
“之後,病逝。
”
他聲音不高,但誰也沒有接茬。
接着又聽隆慶帝道:“北疆苦寒,大皇子柴珣可不必再呆。
”
“皇後病逝後,便讓他去……去朱提就藩。
”
趙鯉眼睛一亮,松了口氣。
皇後死不死倒無所謂,關鍵在柴珣。
柴珣為嫡長子,被隆慶帝派去北疆,手握兵權。
現在直接被遣到朱提就藩。
從手握兵權的大皇子,變成一個偏遠窮困地的藩王。
柴珣再無翻身機會!
說完這些,隆慶帝像是脫力一般垂下肩膀。
躺在塌上的沈之行和沈晏齊齊拱手道:“謝陛下。
”
隆慶帝無力擺了擺手:“不必如此,是我負了你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