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大夫!
一個名字闖入趙鯉的腦海——林知。
大景知名春宮圖畫師。
曾在盛京唆使一對木匠師徒,以厭勝之術害人,并且留下地獄圖。
曾以大夫身份在河房行動,殘害無數女子,取女子碎肢做裝髒人偶。
後被趙鯉等人設計圍困,林知最後吞下畫軸,自焚而死。
但趙鯉直覺告訴她,林知并沒有傳統意義上的死去,或許有一日,她們會以别的方式再次相見。
現在趙鯉的直覺被印證。
如無意外,孫元口中遊曆的大夫,就是林知。
林知,孫農……
趙鯉見識過林知誘常氏師徒,施厭勝之術。
對于孫農被林知誘惑,她一點不意外。
甚至可以想象得到,林知是用什麼誘惑了孫農。
宦官閹人,在當下社會背景是極容易出現心理問題的。
如大太監沈之行,無論為人還是行事,都是當世一流。
依然會遭受無盡的攻讦,原因就是身體的殘缺。
便是得志的太監中人,依然将閹割視為奇恥大辱。
為了讓自己看起來像是常人,許多太監都會尋對食,甚至娶妻。
盛京曲坊西苑,便密布着太監中人的‘外宅’
且這些太監因身體無能,在房事時,反倒更加暴虐極端。
盛京之中,常有外室婦人被中人抓咬虐打而死。
盧照是京中老差人,有時班房值夜,會與趙鯉八卦閑聊。
曾言,很多看不開的太監中人為了恢複‘陽道’,多吃牛、驢等‘不典之物’。
諸如挽口、挽手、羊白腰、龍卵等等,西苑早市的肉攤長供不斷。
甚至會聽信無賴棍徒胡言亂語,尋些秘方殺生害人。
隆慶七年,盧照親手經辦一案,有京中惡棍,向稅監太監髙萊獻媚,上進了一道秘方。
‘生取童男女腦髓和藥餌之,則陽道複生,能禦女種子。
’
太監髙萊聞之大喜,私下聯絡人牙子買取童稚男女,碎顱刳腦。
一些貧困之家,為了錢财賣兒賣女。
也有街上惡棍,迷藥拐走無辜孩童,敬獻髙萊。
這樁恐怖鬧劇,後來被揭破,還是因為有人依葫蘆畫瓢向沈之行獻媚。
那時的沈之行,還不是如今大權在握的内相。
那時的沈晏,也還隻是剛入靖甯衛的小嫩雞。
其中發生不少争鬥厮殺,盧照沒有細說。
最終結果,是沈晏連升三級,親自監刑。
太監髙萊,菜市口淩遲。
初出茅廬的沈晏,啟用枭令酷刑。
将獻計的惡棍,連帶着拍花人牙子,以鐵鈎鈎住脊骨,肉皮墜秤砣,懸挂示衆。
直到肉像是衣裳一樣,被秤砣從骨上剝離。
這些人犯,在菜市口哀嚎了整七日。
那場景,盧照後來複述都惡心得咽唾沫。
便是賣孩子的人家,也被牽連流放。
那一幕,就是路過的狗瞧見都得做噩夢。
沈晏一戰成名,被禦史組團罵了七日,從此開始了經年累月的被參之路。
趙鯉想到此,忍不住覺得好笑。
身後用蛛絲織帕子的絹娘,疑惑地扭頭來看:“阿鯉,可有發現了?
”
為什麼審訊人,還突然笑起來了。
“無事,隻是想到了有趣的事情。
”
趙鯉輕咳一聲,把自己腦海中臆想的青蔥少年版沈晏甩出腦海。
手指輕輕敲桌面,看向孫元:“那個大夫叫什麼?
”
她雖然心有猜測,還是想着求證一番。
孫元的眉心紮着蛛絲,幾乎立刻答道:“不知什麼名,隻知姓林。
”
趙鯉聞言,反倒有一種心落回肚子裡的踏實感。
那位不知死沒死的醜貨老對手,在江州留下了什麼陰謀。
趙鯉又再問細節。
孫元似乎很讨厭林知,絮絮叨叨道:“那林大夫行為不端,總出入妓館畫舫。
”
“且……有些晦氣。
”
孫元即便是受控,也緊緊皺起眉頭:“義父卻對其十分尊重優待,成日裡與他促膝而談。
”
“他們談什麼?
”趙鯉問。
“不知。
”孫元立即搖了搖頭,“義父從不叫我知曉。
”
“林大夫離開江州後,義父就有些不對。
”
在絹娘蛛絲控制下,孫元一直很老實。
但談及他義父孫農時,埋在他眉心的蛛絲,出現明顯震顫。
絹娘察覺到他的抵抗,不由皺眉。
擡起纖細素白的手指,按在了蛛絲上。
她手指輕輕抖動,孫元的抵抗立刻停下。
絹娘提醒道:“阿鯉,得快些。
”
“否則至多半盞茶,他的腦子就會被蛛絲攪散。
”
趙鯉不知絹娘蛛絲的審訊機制,立刻點了點頭,接着盤問:“孫農哪裡什麼不對勁?
”
孫元眼睛緩慢地眨了一下:“義父……開始研究複陽之道。
”
“修仙拜佛,在西常山南福村避世,再不見人。
”
“便是我,也隻在義父需要時,才能隔簾相見。
”
趙鯉聞言心中一動。
卻聽絹娘啊了一聲:“西常山,是我和阿水的家。
”
“你也是西常山出生?
”
趙鯉有些驚訝,她此前沒有跟絹娘讨論過,竟漏過了這樣明顯的漏洞。
即便是靈氣複蘇,一個小山頭同時出現兩個開靈智的異獸,尤其絹娘已經可以人身在人世行走。
這種巧合,實在是……
趙鯉忍不住摩挲下巴,還有西常山失蹤的壯丁,以及在西常山南福村避世的孫農。
“你有多久沒見過孫農本人了?
”趙鯉急聲問道。
孫元答道:“兩年零三十六日。
”、
換成清醒時候,他一定答不出這樣詳細的時間。
但在蛛絲控制下,他便是具體時辰都能記清楚。
兩年……
趙鯉在桌上敲的手一頓:“江州轄區,可有出現大量孩童失蹤案?
”
他話音落下,孫元搖頭道是沒有。
一旁的武成,卻是突然開口:“有。
”
他擡頭道:“江州尋常百姓中,并沒有出現孩童失蹤。
”
“但是……”
武成輕輕擡頭,說出了一個可怖的消息:“近兩年,孫公公所設善堂中孩童時有被領養。
”
他說話時,聲音木呆帶着些機械感。
“被領養?
”
趙鯉反問的話,很快有了答案。
武成道:“善堂中孤兒,被人冒領,再無下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