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五,又稱天中節。
原本趙鯉的世界,每逢端午這樣節日,就需嚴陣以待。
幾千年來,國人信仰足夠喚醒一些東西。
那些東西有善有惡。
時常會帶來一些麻煩。
趙鯉從沒有真正好好過過端午。
倒是在這個世界體驗了一下什麼叫節日氣氛。
趙鯉大清早地就被萬嬷嬷叫醒,給她用艾草水洗眼睛。
然後趙鯉就跟小孩一樣,手腕上挂着五色絲縧,去了大廚房。
幫着紮角黍混經驗。
待到包好,就提溜了一串蜜棗餡的,來到了前堂。
“難怪今天粽子好吃,原來是趙千戶你包的。
”
“好吃多吃點!
”趙鯉友好地和同僚們打着招呼。
“趙千戶,這是街頭楊氏的果子,孝敬您的。
”
又有順路的遞過來一個牛皮紙包。
趙鯉看是那日救下那個絡腮胡,這才擡手接了:“謝啦!
”
那絡腮胡子哈哈一笑,道:“您客氣了,是我謝您。
”
說完,他打了個招呼,扶着帽子,急匆匆地走了。
趙鯉左手一串粽子,右手一包裹着細白糖的果子,來到了狴犴像前。
“請狴犴大人吃粽子。
”
以後要多罩着我!
趙鯉沒把後半句話說出來。
她把手裡的粽子放在供桌上,又尋了個裝貢品的盤子,将絡腮胡給的白糖果子倒進去一半。
供桌上已經擺了供奉的時令雄黃酒和茱萸蒲酒。
還有油撒,糟魚。
供奉十分用心。
狴犴金像前的煙輕輕動了動,一線青煙,環着趙鯉繞了一圈。
照舊咕噜噜滾來一個供奉的橘子。
趙鯉高興地伸手接了:“多謝狴犴大人。
”
說完,颠着那個橘子悠悠的回到了巡夜司的班房。
巡夜司中俗務都是盧照和魯建興在處理,趙鯉也樂得偷閑,坐在旁邊喝茶吃糖果。
隻是她的清閑日子并沒有過多久。
一個地方差役打扮的人,戰戰兢兢被李慶領了進來。
“趙千戶,京郊可能出了詭事。
”
李慶抱拳禀報道:“三天前,有個姓張的人家,死了獨女,尋了戶窮苦人家的兒郎結了陰親。
”
“誰知第二天,那個死去小姐的屍體,就出現在了那個倒黴男人的床上。
”
“哪怕重新埋下去,第二日也一定滿身是土的出現。
”
李慶的話讓趙鯉瞬間嚴肅起來。
能影響實物的都不會是什麼小角色。
上一個搬運石人的林玉,若不是及時破解聚陰池,并且抓住林藍兩人給她洩憤,趙鯉少不得去芳蘭院闖一遭。
現在又出現一個可以影響實體的,趙鯉不得不重視。
在李慶的示意下,那個跟在他走進來的差役上前道:“禀趙千戶,這樁事情發生在京郊義豐村。
”
這個差役明顯有些緊張,抻着脖子咽了口唾沫。
“别緊張,慢慢說。
”趙鯉叫他坐下,給他倒了杯茶。
那差役小心地觑了一眼趙鯉,看她年少,又生得好,稍稍放松,開口道:“那日有人來報官,說是有人挖墳盜屍。
”
“那戶人家姓張,被盜的屍首是張家老爺的獨生女。
”
“那張小姐打小嬌養長大,是個執拗脾性,自己相中了村中一個壯小夥,吵着要嫁。
”
“可張老爺哪裡會答應女兒去吃苦,就将她關在了房裡,還說了一句氣話。
”
“除非,你死了,否則絕無可能。
”
趙鯉聽見這時,便知道要出情況,果然就聽差役繼續道。
“沒想到就是因為這一句戲言,張家小姐當天夜裡就吊死在了閨房。
”
“獨女去世,白發人送黑發人,張老爺哀痛一場,又想到了自己那句氣話,便遣了管事,去了那個壯小夥家提親。
“
趙鯉的眉頭一皺。
若說張家小姐為和這個壯小夥成婚上吊,那麼婚禮一成,她的願望也理應成了,不會鬧事才對。
除非……
趙鯉的手在桌上輕敲。
除非那張小姐死前的願望不是成婚。
若不是成婚,她的執念會是什麼?
趙鯉站起身:“走吧!
去看看。
”
這種事情一旦發現,就要全力以赴撲滅,不能放任事态擴大。
她站起身,查看了一下佩刀:“鄭連,跟我走一趟。
”
正在整理卷宗的鄭連聞言,立刻站了起來:“是。
”
“盧爺,這裡交給你了。
”
正值端陽,鄉間肯定有不少賽龍舟之類的節日,不想身上魚服去毀了村民們的興緻。
趙鯉叮囑鄭連李慶回去館舍換上常服,自己也回去院中換了一身方便活動的青色衣衫。
尋了塊布将佩刀裹住。
剛走出院門,就看見萬嬷嬷托着了一盤子東西過來。
盤子上擺着一些皮金小符,絨線纏背牌,幾隻香囊。
還有幾支毛茸茸十分可愛的絨線簪子。
滿滿一大盤。
見她這樣打扮,萬嬷嬷就是一愣:“阿鯉小姐,您這是?
”
“有任務,去一趟。
”趙鯉補充道,“今天不回來吃飯了。
”
萬嬷嬷忍不住皺眉,有些發愁道:“今日沈大人還叮囑做些端陽時節菜色,這下……”
話是說着,萬嬷嬷很清楚趙鯉的工作性質,忙讓她等會,快步去廚房。
沒一會拿來個大包袱,裡面都是油紙包着的吃食。
“帶上吧,可别餓着。
”萬嬷嬷叮囑道。
趙鯉眯着眼睛道謝道:“多謝嬷嬷。
”
見她舉步欲走,萬嬷嬷急忙從托盤裡,撿了一個避蟲的五線香囊給她佩戴在腰間。
“這些都是沈大人命人送來讓給你的,都是宮中内造的精品,你好歹帶上一隻應應景。
”
“過了端陽毒蟲多,這些可避蚊蟲,可别被咬了。
”
聽着萬嬷嬷的叮囑,趙鯉沒有不耐。
等萬嬷嬷給她挂好了,才轉了一圈:“好看,好聞。
”
見她這樣,萬嬷嬷也露出一絲笑意。
“我走啦!
嬷嬷。
”趙鯉笑眯眯的沖她揮揮手。
“快去吧,小心點。
”
萬嬷嬷倚靠在門邊,目送她走遠。
許久才想到什麼似的,叫來一個侍衛:“去給沈大人帶給信,阿鯉小姐今日在外邊有案子,不回來吃飯了。
”
萬嬷嬷可不想那位爺撲個空,到時候心情不好又甩臉子。
先報個信,叫他自己回沈府吃飯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