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124章 汝之匹夫!
朝堂之上,所有人都聽出葉諄話風開始有些不對!
這話裡話外,擺明了就是縮小罪過,放大功勞。
展鵬飛默默退回了禦史隊列...
二皇子也緩緩退回原位。
大皇子和四皇子兩人對視一眼,亦是緩緩後退。
他們可不敢頂撞葉諄!
但是此時,站在大殿中央的翰林院大學士姬镛可不樂意了!
他怒道:“陛下,功是功,過是過,天地綱常,是人之本,豈能因功而不懲過?
”
葉諄原本還算不錯的心情,變的有些不好。
臉色也有些陰沉。
可是姬镛也真不慣着他,朗聲叱責道:“三皇子私自募兵,實乃僭越重罪!
此事關乎我大乾禮制,怎能輕饒,若是戰事當前,便可肆意私募兵卒,不知有多少人打着這個幌子募兵,天下便要大亂,還請陛下三思,萬不可因其花言巧語,而将其放過!
”
他看不到信的内容,還以為葉枭在心中不知有多少解釋!
葉諄看着底下昂首挺胸的姬镛!
忽然怒斥道:“姬镛,朕看你才是真正的僭越之徒,欺世盜名之輩,口口聲聲說着天地綱常,君臣父子,朕不過才說幾句話,你便有這麼一大篇反駁等着朕!
你這不是僭越,是什麼?
”
葉諄的意思很明顯,你不是說葉枭僭越嗎?
那你反駁我,算不算僭越?
姬镛怡然無懼道:“陛下,自古忠臣直谏,乃是臣子本分,事出有因,豈能說是僭越?
”
眼看姬镛反駁,葉諄心中怒火升騰!
我兒都道歉了,你還要怎樣?
殺了他嗎?
他一聲冷笑:“呵呵,好個忠臣直谏!
說的真是正氣凜然,那朕問你,若是司城被破,蠻族進攻周遭諸縣,死傷百姓可能過百萬!
葉枭因此征兵,有何不對?
正所謂,聖人有言,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明君之道,便是要以百姓為重,吾兒為百姓,為大乾,而擔僭越之罪,實乃大忠大義!
”
葉諄越說,越覺得有道理,反而覺得葉枭做的無比正确,他更加底氣十足,豁然起身,指着姬镛罵道:“汝之匹夫,斷章取義,攻讦我兒,不辨是非,不體百姓!
還在這裡口口聲聲說自己是忠良之臣,忠良之臣便是你這般當的嗎?
”
說話間他順手就想用手裡的書信去砸姬镛,可是一想是葉枭親筆寫的。
又停了下來。
卻忽然發現龍案上擺着空白奏章。
他順手抄起一本,對着姬镛就砸了過去!
葉諄到底是練過武的,這一砸,準頭那是相當不錯。
直直砸在了姬镛的腦門上!
姬镛本就年齡不小,被葉諄這一奏章拍腦門上,頓時一個趔趄!
群臣大驚失色,萬萬想不到,葉諄會做出如此行徑!
要知道,葉諄之前,諸皇子但有行為逾越,無論是真是假,葉諄往往都是先懲處,再言其他。
便如大皇子,當初隻是因為在宮外與人争吵幾句。
甚至并未展露身份。
結果被官員知道,告到葉諄這裡!
葉諄不問原由,直接罰其抄錄《聖君行》百遍,禁足一月!
還曾當衆訓斥道:百官參你,便是為你之好,你若言行規矩,豈有人敢胡亂參你?
甚至還獎賞了那位參大皇子的官員!
并且鼓勵大乾官員對皇子言行進行監督。
也正是如此,敢參皇子之人,不在少數。
導緻這些皇子,在唐安那也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結果現在可好,面對姬镛參葉枭,這位不但親自為葉枭辯駁,還拿了奏章去砸了那姬镛一臉。
這讓百官驚愕無比!
之前便是官員有多大的罪過,惹出多大的禍患。
也未曾見葉諄有過如此暴怒啊!
梁承恩在底下,面露冷笑,嘟囔道:“還有臉說老子無禮,你比我好哪去了?
護犢子比我還過...”
葉諄此刻,如同一隻暴怒的獅子,怒視梁承恩,質問道:“梁承恩,你說什麼?
”
梁承恩大聲道:“臣說!
陛下英明!
三皇子所作所為,實乃大忠大義!
救萬千百姓于水火,解司城之危,非但無過,反而有大功勞!
”
這時候,姬镛從地上爬起。
他雙目呆滞的看着那本空白的奏章。
嘴裡喃喃道:“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這句話他不知道嗎?
自然知道。
可是,這天下,不是知道就會做的啊!
在他心中,維護皇權,才是他最該做,也是最有利可圖的。
至于百姓...
可此刻,當聽到這句話,他忽然發現,就像是葉諄所說。
葉枭所為,反而是在踐行這句話。
他噗通一聲跪倒在地,滿眼淚水道:“臣有罪,臣把聖賢書讀到了狗肚子裡去,臣請求告老,求陛下給臣最後一絲體面!
”
此言一出,四皇子大吃一驚!
葉諄縱然發怒,可姬镛畢竟德高望重。
身處翰林院,不知多少官員受過他的指點。
葉諄也未必真的重罰于他。
可姬镛竟然要辭官!
要知道,姬镛對四皇子,可是極好的!
這次若非四皇子開口引導,姬镛也未必就在朝堂上參奏葉枭!
葉諄看向姬镛,片刻後說道:“你也年紀大了,既然想辭,那朕便準了,許你每年銀錢千兩,在唐安城養老吧!
”
“謝陛下隆恩!
”姬镛叩首行禮。
葉諄目光掃過大殿上其餘人,最終落在了禮部尚書,方才站出來說話的丁轲身上。
“丁愛卿,你還有什麼要說的嗎?
”
“臣..沒有!
”
“沒有,那就退朝!
”
葉諄起身離開,手裡拿着葉枭寫來的那封書信。
葉諄離開,群臣也轉身離開。
隻留下姬镛,顫顫巍巍的想要起身。
四皇子走到其身旁,将其攙扶起身。
“姬師,您這是何必呢?
”四皇子搖頭道:“便是參錯了,也不用辭官啊!
”
姬镛神情複雜,看着四皇子,長歎一聲道:“老夫不是因為參錯了而辭官,而是忽然覺得,我這些年,被那權勢迷了雙眼!
忘了當初的本心!
我每日于翰林院,告誡我大乾未來官員,要做個清官,要為百姓辦些事實,可是真的事到臨頭,我選擇的,還是維護陛下皇權!
在我心裡君重于民,權勢重于一切,我愧對聖賢書,愧對老師當年的教誨!
如今年近古稀,又被陛下當堂呵斥,還有何顔面回去面對那些翰林學子?
”
看他這副樣子,四皇子一聲歎息,說道:“父皇不過偏寵葉枭罷了,三哥一封書信,便讓他改變了态度,我真的很好奇,那封信裡,到底寫了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