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917章 崇拜
夜晚,楊府之中。
楊柔也已經回來了。
一家三口人,坐到了飯桌上。
隻是氣氛卻有些凝滞。
楊法明眉頭緊鎖,滿面陰沉。
楊柔看出他有些不對勁,輕聲問道:“爺爺,怎麼了,可是出了什麼事情?
”
楊法明看了她一眼,歎息道:“此事還未宣揚開,你切莫出去多說。
”
“孫女知道輕重,若是不好說之事,爺爺不說也可以。
”楊柔毫不猶豫說道。
楊法明搖搖頭道:“倒不是不能說,隻是目前百姓還不知道,可消息已經進了北昌城,早晚也是瞞不住的。
”
他放下碗筷。
下意識的壓低聲音。
“楚軍似乎走海路而來,已經把佳海城攻下,郡守郭子航以身殉國。
城中百姓,戰死大半!
好在各家豪族,帶着許多婦孺百姓,棄城逃離!
”
此言一出,楊柔頓時面色一肅!
“那該如何是好?
”
“聽聞陛下已經親率大軍趕去支援,隻是不知這最後戰局會打成什麼樣!
”
楊法明臉上的擔憂之色溢于言表:“你要知道,這楚軍能送來第一批人,就能送來第二批人,咱們涼州兵馬,南下的南下,支援青州的支援青州,陛下手中,滿打滿算不到十萬人,萬一敗了....隻怕這天就塌了!
”
楊柔陷入沉默。
要知道,戰事牽動人心。
這段日子,從整體戰事而言,葉枭其實算的上高歌猛進。
景州投降,連破兩地兵馬。
秦開山與白烈交手,也不曾落入下風。
如今白烈退兵,甚至說已經開始反攻。
各地人才也好,高手也好,許多人都來投靠涼州。
可謂是形勢大好。
可萬萬沒想到,卻在此時出了這麼一檔子事情。
“陛下武功無敵,身邊盡是精銳,一定能勝的!
”
楊柔認真說道。
楊法明苦笑道:“你想的太簡單了!
陛下再強,可人力終究有限,數萬人馬,陛下可勝之,可是對方若是十萬,數十萬,陛下身邊那些人,再是精銳,也不過肉體凡軀,如今涼州,看似光線,可一旦内部生亂,兵馬必然回援,到時候朝廷兵馬反推,瞬間就是生死絕境。
”
楊柔擡起頭,眼中無比堅定!
“我相信陛下!
一定能赢!
”
信任。
楊柔對葉枭的信任,或者說,整個涼州官員百姓對葉枭的信任程度,都是非常高的。
這種信任,從某種程度上而言。
已經演變成了一種個人崇拜。
可實際上,曆史上的帝王,但凡能力出衆,但凡做事英明。
最終都會出現這種效果。
這是必然的。
甚至一些失敗的枭雄,也都是憑借着超強的人格魅力獲取下屬的信任與忠誠。
對于涼州百姓官員也好!
他們許多曾是身處黑暗,見識過黑暗之人,當被光明照耀過後。
自然而然會對帶來光明的葉枭,産生崇拜和信任。
看着楊柔滿眼堅定,楊法明忽然一笑:“柔兒,這天下,早晚還是你們年輕人的天下!
少年心氣不可奪,我啊,老了!
有些時候,患得患失,倒是沒有你們這般純粹。
”
感慨了一句,他緩緩起身。
身上卻沒有了方才的擔憂。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陛下統禦戰事,老夫何須擔心?
做好本職之事便好。
”
“爺爺,你不吃飯了?
”
“不吃了!
老夫精神抖擻,何須五谷濁身?
”
楊柔搖搖頭,看向一旁的楊玉英:“玉英姐姐,陛下一定能赢!
”
楊玉英沒有搭話,而是低垂眼眸。
扒拉着碗裡的米飯。
剛才真的聽說楚軍攻入涼州。
葉枭局勢不妙之時,她内心生出一種極其複雜的情緒。
很難說,很難講。
她不喜歡葉枭!
她心中也怨恨葉枭。
可是一想到楚軍可能占據涼州,眼前的楊柔也好,楊法明也罷。
都可能随之死亡。
想到涼州之地,會變成楚地種種。
她忽然發現,這并不是她想要看到的。
甚至說,她對這種情況,從心底生出一種排斥與厭惡!
“明日,殺了那個假道士!
”
楊玉英内心,做出了決斷。
大海之上,數百戰船組成一支龐大的艦隊。
曹天祿立于船頭。
而此時此刻,在他身邊聚攏的楚國将領,再無一絲不滿!
“将軍好謀算,居然暗中打造了如此多的戰船!
”
一将領忍不住贊歎道。
曹天祿卻并沒有過于興奮!
他沉聲道:“李現他們,已經飛鴿傳訊,拿下了佳海城!
并且從城中繳獲了許多糧草,暫時夠大軍支應!
不過以我推斷,那葉枭也應該要來支援,無論如何,咱們必須趕在他到之前,進入佳海城,與李現彙合。
”
曹天祿身邊将領不以為然道:“将軍無需擔心!
咱們從海路出發,四日功夫,算上戰艦返航的時間,總共耗費八天時間。
就算那葉枭所部有快速傳訊手段,他從金玉關出發,最起碼得要十天時間,咱們還有兩日的餘富。
”
“但願如此吧。
”
曹天祿歎息一聲。
說實話,他這輩子吃虧最多的,就是在葉枭身上。
這一次,終于還是占到了便宜。
之所以始終在金玉關前,擺放大軍,就是要吸引葉枭的注意力。
雖然這一次,在金玉關前,亡了楊勝,鄭尤兩個将領。
可是戰略目标,還是達成了。
最起碼葉枭從金玉關趕去佳海城。
時間上,是不可能太快的。
可是不知為何,曹天祿這心中,始終都有些莫名的不安!
他不理解這種不安源于何處。
可是内心深處,就是隐隐有着不安。
西線戰場。
楚軍行徑,也已經徹底傳開。
殺豪族,奪軍糧!
麾下兵卒,肆意殺戮。
可以說,當這個消息傳出,整個龔州豪族,心态瞬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很多時候,豪門望族的下線,其實比普通百姓更低。
什麼家國情懷,很多都隻是說說。
享受着權利金錢的他們,最看重的,也正是權利金錢。
隻要能夠保證自身利益不受到太大侵害,特權本質依舊存在。
許多人,其實未必就多在乎誰來統治他們。
這也是為什麼許多時候,王朝滅亡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