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在繪卷樓外的人群,發現原本熱鬧非凡的繪卷樓,突然安靜了下來,衆人皆是一頭霧水。
有那耐不住寂寞的人,翹着頭往樓裡眺望,卻什麼也看不到。
一時間,樓外衆說紛纭。
“什麼情況?
樓裡怎麼突然沒了動靜?
”
“剛才景瓷公主進去了,可能是衆人正在給公主殿下行禮?
亦或者說,擔心沖撞殿下玉體,所以才噤聲?
”
“也不知道這最後一關,到底是誰赢了,秦風還是李宇航?
”
“這還用說?
肯定是李宇航啊,他可是号稱禹城白鶴,若是連他都輸給秦風,豈不是整個大狄文壇,都被秦風踩在腳下了?
”
雖然老百姓不談政治,也不懂,但是身為禹城百姓,文學對于一個國家的重要性,他們卻一清二楚。
文化越強盛,意味着軟實力的影響力也就越大,可依靠文化,影響周遭番邦諸國。
這也是為何,素有禮樂之邦的梁國,在軍事方面,處處遭到北狄的打壓,可是依舊經久不衰,而且始終沒有面臨,背腹受敵的窘境。
就是因為,各國的文人群體,對梁國心存敬意,進而影響國内政治。
或許文化不能直接左右政治,但是文人,能!
這也是為何,今日設下這場焚香文壇,至關重要,隻要能擊敗秦風,就可以削弱其在周遭列國文人群體之間的影響力。
要知道,不光周遭列國,即便是在北狄境内,也有不少文人,推崇秦風。
就在衆人對繪卷樓裡發生的事,衆說紛纭之際,一個青衣書生,邁步走了出來。
終于有人出來了,圍觀的百姓自然不會放過,一窩蜂地湧了上去,将那青衣書生裡三層外三層地包圍其中。
還沒來得及開口詢問,衆人就驚訝地發現,這青衣書生的表情有些不對勁。
似乎是一臉陶醉享受?
!
這更加激發了衆人的好奇心,一時間,各種追問,此起彼伏。
“喂,劉生,裡面到底什麼情況?
趕緊說來給我們聽聽。
”
“就是啊,急死個人了,這最後一關,到底是秦風赢了,還是李宇航赢了?
”
“剛才還鬧哄哄的繪卷樓,怎麼突然就沒了動靜,莫不是出了什麼事?
”
“公主殿下還在裡面,你可别吓唬我們。
”
“快說啊,到底怎麼了!
莫要繞彎子。
”
面對衆人劈頭蓋臉的質問,劉生卻閉着眼睛,深吸了口氣,不斷回味着什麼。
衆人雖然在心裡破口大罵,可是又毫無辦法,隻好耐着性子等着劉生回味完。
過了好半天,劉生才長長地舒了口氣,睜開眼睛的刹那,眼睛中仿佛蘊含萬丈光芒。
“這第五關,獲勝者乃是李宇航。
”
此言一出,現場響起震耳欲聾的歡呼聲。
圍觀百姓如釋重負地松了口氣,神情無比興奮,隻覺得狠狠出了口惡氣。
“哈哈哈,太好了,不愧是我禹城白鶴!
”
“秦風連闖四關,我還以為咱們禹城全部文人,都攔不住一個秦風,現在看來,這秦風也不是文曲星附體嘛。
”
“哼哼,這回秦風該知道,什麼叫做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
“說得沒錯,秦風表面是輸給了李宇航,實則卻是輸給了我大狄,從今以後,天下諸國皆會知道,在文學層面上,我大狄絲毫不輸給梁國。
”
“最關鍵的是,李宇航乃是咱們禹城子弟,從今以後,禹城在文壇的地位,将再次提升一個台階。
”
衆人熱血沸騰,臉上盡是驕傲,仿佛在文學層面擊敗秦風,比打了一場勝仗還要高興。
而就在衆人興奮之際,劉生的聲音卻再次響起。
“秦風輸了焚香文壇,卻赢了天下文人的敬畏之心。
”
此言一出,猶如一盆冷水,直接把衆人澆醒。
熱鬧非凡的現場,頃刻間安靜了下去,衆人不可置信的看着劉生,還以為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
一個憤青,一把揪住劉生的衣服,惱羞成怒地喝問:“什麼叫做輸了文壇,赢了敬畏之心?
”
“輸就是輸,赢就是赢!
你這個軟骨頭,休要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
在憤青的帶動下,現場百姓,紛紛義憤填膺,覺得這個劉生,分明就是個賣國賊!
面對衆人的指責,劉生卻沒有半點緊張,心裡甚至熱血沸騰,覺得自己能夠親臨秦風潑墨現場,無異于三生有幸,這輩子即便是死都值了。
劉生推開那憤青,嗓音铿锵有力。
“秦風的文學造詣,與我等凡夫俗子,根本就不在一個水平上。
”
“秦風輸了焚香文壇,明眼人心裡都清楚,隻是身為客人,不想主家輸得太難看,故意放水罷了。
”
這番話的拱火效果,堪稱空前絕後。
正所謂文人多憤青,而禹城百姓的文化程度,縱使放眼整個北狄,也是首屈一指。
他們決不允許,任何人侮辱大狄。
“放水?
放特娘的水!
你這厮,分明是收了秦風的好處,故意幫秦風宣傳!
”那憤青攥着拳頭,咬牙切齒,仿佛随時都會沖上去,把劉生打得滿地找牙。
劉生卻毫不猶豫,一口承認:“沒錯,我就是收了秦風的好處。
”
此言一出,在場所有人都倒抽了一口涼氣。
正準備發怒之際,劉生又道:“不隻是我,整個繪卷樓所有文人,皆收了秦風的好處。
”
“畢竟能夠親臨文豪大家,潑墨現場,這是何等的榮幸?
”
“爾等為了守護大狄尊嚴而憤怒,可以理解,但也要正視我等與秦風的差距。
”
說到這,劉生眼神驟然變得無比敬畏,铿锵有力地念道:“秦風在焚香文壇之外,贈詩一首!
”
“此詩,堪比早已盛名天下的《出塞》!
”
現場百姓,本就對劉生的話充滿質疑,此時聽說秦風臨場作了一首,不亞于《出塞》的詩篇,衆人的眼神更是鄙夷了。
“放屁!
《出塞》已經受天下文人之肯定,秦風就算是天縱奇才,也不可能臨場作出此等名篇。
”
“就算是要作,也必然是反複推敲,日積月累,一朝勃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