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帝眼神驟然陰沉下去,大殿的氣氛也變得肅殺起來。
吳勉反應極快,意識到言語有失,連忙跪下認錯:“請聖人明鑒,縱使借給臣一百個膽子,也斷然不敢诋毀皇室,臣之忠心,天地可鑒……”
不等吳勉表完忠心,梁帝已經冷聲打斷:“愛卿不必如此慌張,起來吧。
”
吳勉如釋重負的松了口氣。
梁帝眼神一瞥,落在秦風身上。
那一瞬間,秦風竟敢感覺到很強的壓迫感。
難道這就是,龍之逆鱗,觸之即死?
秦風現在明白,為什麼吏部會不顧一切把他往輔運縣捅,合着是想讓他卷入皇室恩怨裡,粉身碎骨。
梁帝一雙深不見底的眼睛,已經完全盯在秦風身上,語氣也比平日裡深沉了幾分:“吏部派你去幫輔運縣令整治民生,朕想聽聽你的意思。
”
帝王話術,聽其一,審其二,猜其三。
若隻被表面的線索蒙蔽,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梁帝哪裡是問輔運縣的民生?
分明是問秦風,如何看待困居于輔運縣的明王爺。
吊兒郎當慣了的秦風,此時也不由嚴肅起來,大腦飛速運轉。
結果隻遲疑了片刻,便迎來梁帝的質問:“此事很難作答?
”
秦風心裡咯噔一聲,不敢再猶豫,連忙辯解:“凡是能成為京都三十六縣令者,又豈是泛泛之輩?
哪個不是在地方上治理有功,慢慢提拔上來的?
況且京中早有不成文的規定,若想擔任高職,除了正常晉升之外,還有一條路,便是在三十六縣曆練。
”
“畢竟這三十六縣,皆是大梁數得上的強縣,若能治理好強縣,日後擔任要職,也可遊刃有餘。
”
此時大殿已經一片寂靜。
沒人敢在這個時候插話。
哪怕是與秦風早已成為死對頭,總喜歡見縫插針的戶部李旭,此時也沒了動靜。
梁帝對于秦風的回答,頗為不滿:“這些還用你跟朕說?
你轉身看看這滿朝文武,擔任過三十六縣令者有多少?
”
此事,已經犯禁!
秦風不敢有半點裝傻充愣,直截了當道:“下官的意思,其實已經很明白,輔運縣令難有作為,問題不在輔運縣令本身。
”
此言一出,梁帝臉色瞬間陰沉下去。
整個大殿的氣氛,已經冰冷到了極緻。
直到秦風也倍感壓力之際,梁帝的聲音才再次響起,卻比之前更加淩厲:“你是在怪明王?
”
“明王乃朕胞弟,當年戎守邊疆,用兵如神,本朝所記載的數次大捷,皆出自明王指揮,所立赫赫戰功,天下皆知!
如今年歲已大,在那輔運縣休養,合情合理!
輔運縣令畏懼于王威,畏首畏尾,隻怪他自己懦弱,與明王有何關系?
”
“朕看你分明是在故意栽贓明王!
”
盡管挨罵的人是秦風,但秦天虎卻已經汗流浃背。
這朝堂之上,任何事都可議,唯獨李氏皇族不可議。
秦風雖然壓力也很大,但還算沉得住氣。
别看梁帝說的天花亂墜,不過是給外人聽的罷了。
他若真如此維護明王,又豈會将明王貶到輔運縣?
又豈會冊封明王次子,最低一級為男爵?
這不是打明王的臉嗎。
八位王爺中,隻有明王在京都之外。
而且提起明王,向來冷靜睿智的梁帝,情緒竟會變得如此激動。
足見一斑!
秦風這個時候可不能認慫,否則‘栽贓王爺’的罪名可就坐實了,免不了要給梁帝黨同伐異的過去,背黑鍋!
秦風直接拱手作揖,據理力争:“或許明王無意影響輔運縣安甯,但他畢竟是王爺,王威震懾八方。
即便明王隻是坐在輔運縣,什麼都不做,也必會令當地百姓畏懼,令輔運縣令惶恐。
”
“正所謂,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
“明王本意無過錯,但他放着京都不呆,非要去輔運縣,除了讓輔運縣伏于王威之下戰栗,又能如何?
”
滿朝文武,全都低着頭,噤若寒蟬。
李旭也低着頭,卻險些笑出聲,心中暗呼:“秦風啊秦風,這是你自己往火坑裡挑,可跟我沒關系!
當着滿朝文武,聖人的面,大肆指責明王,今天你不死,真是沒天理了。
”
秦天虎則是臉色慘白,眼神盡是絕望。
除非梁帝授意,否則就算是三公,也不可能輕易議論皇室。
就在秦天虎一度快要跪下主動認罰的時候,梁帝的嚴厲聲音已經響起。
“大膽秦風,竟敢當衆議論明王,殿前武士何在,将這厮拖下大殿,杖十!
”
話音落,整個大殿響起倒抽涼氣的聲音。
剛才還一臉期待的李旭,臉色急轉直下:“什麼?
杖十?
!
分明是死罪,怎麼隻是如此輕罰?
”
秦天虎也是一臉震驚,感覺自己像是在做夢一樣。
伴随着委屈無比的哀嚎聲,秦風被殿前武士拖出大殿,往角落一推,從小太監手裡接過刑杖,直接扔到秦風面前,沒好氣道:“你自己來吧。
”
秦風滿臉嬉笑,沖殿前武士一頓點頭哈腰,接過刑杖,在自己腿上輕輕磕了幾下,每磕一下發出一聲幹嚎。
誰都知道,梁帝沒打算罰秦風。
杖十?
玩呢!
殊不知,秦風卻如釋重負的松了口氣,心裡陣陣後怕,剛才還真夠懸的,以後皇室話題,堅決不能碰,稍有不慎就會萬劫不複。
至于梁帝的心思,秦風早就揣摩透了。
真正救了秦風的一句話,便是‘明王非要去輔運縣’。
大家可都聽見了,是明王自己非要去的,跟他梁帝有什麼關系?
刑罰結束。
秦風發揮演技,一瘸一拐的被殿前武士拖回大殿。
秦風撲通一聲癱坐在地上,一臉苦相:“聖人罰的好,下官知錯了。
”
梁帝冷哼一聲,臉色依舊冷冰冰:“知錯?
你何錯之有?
”
秦風随即大嚎一聲:“明王非要去輔運縣,就算錯了,他也是王爺,輪不到下官議論。
”
梁帝震怒:“還敢妄議!
拖下去,杖五!
”
大殿官員,目瞪口呆。
這怎麼還越罰越輕?
大殿外,再次回蕩起秦風的“哀嚎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