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國力北傾,北伐之戰成為國策,在六部大臣的通力協作之下,源源不斷的大軍,朝着定陶縣開拔,運送物資的後勤部隊,也已經上路。
而舉國之力讨伐秦風的消息,也随之大規模的軍事調動而傳遍整個大梁。
原本被蒙在鼓裡的京都百姓,得知此事,無不大為震驚。
“什麼?
是不是搞錯了,陛下竟然下令讨伐秦王?
”
“秦王成了叛徒?
”
“不可能!
這絕不可能,如果沒有秦王,我大梁豈會連克兩大強敵?
這裡面一定是有什麼誤會。
”
“能有什麼誤會?
都到現在了還不明白嗎?
陛下這是準備卸磨殺驢了。
”
“秦王已經功高蓋主,陛下容不下他了。
”
“天哪,讨伐秦王,無異于親者痛仇者快,難道陛下就不能和秦王和平相處嗎?
為什麼要打仗!
”
“噓,都小聲點,莫要如此大張旗鼓的議論國事,難道都不想活了?
”
整個京都徹底沉浸在悲傷壓抑的氣氛之中,幾乎所有百姓,都對北伐之戰極為排斥,覺得梁帝不仁不義。
就連朝堂上的那些所謂大臣,也肯定是腦袋被驢踢了,不然怎麼會支持陛下用兵?
翠微苑内,被軟禁多時的李雍,則背着手,站在湖邊,嘴角微微上揚。
“這一刻終于來臨了。
”
而後宮觀音廟,因為南境覆滅而一籌莫展的皇後,也再次展露出了些許笑意。
“秦風,你不是陛下手裡最鋒利的匕刃嗎?
如今被卸磨殺驢的感覺如何?
”
“呵呵呵,這便是南境為何要分庭抗禮,若是南境交出手中權力,下場便是這般!
”
“你為大梁鞠躬盡瘁,而大梁現在卻想要你的命!
”
與此同時,遠在千裡之外的北溪縣,也因北伐之戰的正式開打,陷入了激烈的讨論。
百姓聚集在街頭,大肆談論着。
“陛下果然動手了!
”
“哎,這就是帝王薄情啊,一旦失去了利用價值,馬上就招緻鎮壓。
”
“可惡!
秦王為了大梁付出了多少心血,最後竟然也無法改變兔死狗烹的下場。
”
“來吧!
誰怕誰?
”
“哼,當初若不是秦王出手,南伐戰争又豈會打的如此順利?
大梁連續經曆了兩場大戰,如今竟然還敢對北境動手,真是不知死活。
”
“就是,連我都知道,現在大梁國力空虛,急需休養生息,這個時候窮兵黩武,而且還是對實力最強的北境宣戰,分明就是找死。
”
“連咱們都懂得道理,陛下豈會不懂?
想必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
“管那麼多幹什麼?
秦王才是我們真正的王,除了秦王之外,我誰都不認,即便是朝廷大軍來了,我們也應當全力支持秦王,打赢這場戰争。
”
“說的沒錯!
”
縣衙内,秦家人齊聚,衆人也在為全面開戰而犯愁。
自從秦天虎離開京都的那一刻,他就已經料到,梁帝必定會對北境宣戰,區别隻是時間問題而已。
可是就算做好了心理準備,如今朝廷大軍真的壓境,秦天虎的心情還是無比沉悶。
秦程氏看出了秦天虎的無奈之處,當即輕聲安慰起來。
“老爺不必哀怨,你已經為大梁付出的夠多了,如今選擇與家人站在一起,才是最正确的選擇。
”
“反倒是陛下,甚至連功成身退的機會都不給你,陛下才是真正的無情無義。
秦天虎搖頭苦笑:“話雖如此,可秦家畢竟世代忠臣,如今卻站在了大梁的對立面……”
坐在一旁的沈清辭輕聲安慰:“父親此言差矣,我們不是站在大梁的對立面,而是站在了梁帝的對立面。
”
景千影也附和道:“說的沒錯,梁帝代表不了大梁。
”
“這些年,梁帝隻醉心于權衡之術,甯可看着百姓受苦,也要先鞏固權力,他又算得了什麼明君呢?
”
聞言,秦天虎從景千影壓了壓手,示意她别在李潇蘭面前這麼說。
畢竟李潇蘭是明月公主,梁帝的女兒。
結果李潇蘭卻态度堅定道:“現在我心裡隻有秦家,沒有皇宮,而且如果不是因為我還有利用價值,梁帝又豈會與我相認?
”
“如今大軍來襲,我自然是要與夫君和家人戰在一起。
”
幾乎是話音剛落,院門就被推開了,明王邁步走了進來,、氣勢如虹道:“說得對!
”
“我們既是大梁的人,也是北境的人。
”
“如今陛下對大梁出手,我們的立場哪怕是有半點不堅定,都是對北境百姓的不負責任。
”
“無論是誰,即便是當今陛下,意圖染指北境,我們都應該同仇敵忾,迎頭痛擊。
”
明王和李章,早已經與北境徹底綁定在了一起,他們永遠都不可能再返回京都。
所以北境的強盛與否,關乎着明王一脈的未來。
甚至說的再直白點,一旦北境被攻克,那麼明王和李章必遭清算,或者說必死無疑。
明王看向秦天虎,沉聲道:“秦大人,我這個王爺都堅定不移的與北境共生死,你還有什麼好顧慮的?
”
秦天虎深深地吸了口氣,眼神逐漸平靜下來。
明王的一番話,算是将秦天虎徹底點醒了,對于梁帝的愧疚,也頃刻間蕩然無存。
“是老夫迂腐了。
”
“風兒為了保護我們,正在前線浴血奮戰,我們又豈能辜負風兒?
”
“冥王此言極是,無論是誰,膽敢進犯北境,都是我們的死敵。
”
連秦天虎都堅定了立場,現場的人自然不再有半點顧慮。
而現在,他們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在北溪縣,幫秦風守好大後方即可,其餘的全部交給秦風。
安遠縣城,已經開始朝着完全軍事化狀态過度。
為了安全起見,秦風已經下令,提前開始撤走當地百姓。
百姓攜帶着行禮,拖家帶口的沿着城門往外走,而各類軍隊将士,則排着隊往城裡進。
除了趙振海之外,甯虎也已經趕到安遠縣。
由于徐墨還在療傷,所以短期内還無法趕赴戰場。
就連柳明也已經帶着大批錦衣衛,回到了秦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