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太保不可置信的看着秦風,失聲驚呼:“主動進攻北狄?
你可知,要損失多少我大梁兒郎!
”
面對林太保的質疑,秦風臉色突然嚴肅無比,厲聲怒喝:“難道我願意用人命往裡填?
兩國賭上一切死戰,難道就我大梁的人命是命,北狄的人命就不是命了?
敵軍全力以赴,我大梁豈能怯弱畏懼?
”
面對秦風怒喝,林太保雖心中盡是不甘,卻也沒有再說什麼。
梁帝盯着秦風許久,最終還是做出了決定,起身大聲宣布:“傳朕旨意,集結江南、中原兵馬,整軍備戰,以備不時之需!
令,北境調動,皆聽秦特使之号令。
既北狄賭上國運,誓死一戰,我大梁自奉陪到底!
”
……
北溪縣城外十裡處的土坡上,陳斯身披一身輕甲,單臂按着腰間障刀,凝視着北溪縣方向。
在過去的一個時辰内,前線傳令兵不斷回報,已有十幾次之多。
“将軍!
北溪縣守軍出城了!
”
“将軍!
北溪縣守軍退回城内。
”
“将軍!
北溪縣守軍又出來了。
”
“退吧将軍,北溪縣外圍甕城,易守難攻,強行突入甕城,四面受敵,若不強攻,那北溪縣守軍依靠城牆高聳,弓箭力足,居高臨下俯射,我軍隻能不斷退避,每次撤退,北溪縣黑騎便會在輕騎的掩護下殺出來,不斷追擊蠶食我軍。
待我軍穩住陣腳,準備反擊,北溪縣騎兵便立刻撤回城中。
”
“如此損耗,麾下萬餘人,已損失上千人了!
”
陳斯面容冷峻,眼神并未受到頻頻惡報所影響。
萬餘大軍,損失超過兩千人,戰鬥力就會直接腰斬,若是損失超過三千人,也就基本喪失了戰鬥力,隻能後撤替換。
否則照料傷員,軍心潰散等問題,都極為要命。
進攻北溪縣已過去整整六日,盡管大軍始終是試探進攻,卻還是損失超過千人。
這北溪縣之堅固程度,甚至比陳斯之前預估尤甚之。
以陳斯現在手裡可用之軍力,想要攻下北溪縣,無異于癡人說夢。
但……這并不重要,這萬餘軍隊,本就是誘餌,就在此時,前鋒大營已經開始進攻邊軍。
除此之外,後續大軍也已經逐漸開拔前線,照此下去,不出十日,三十萬大軍将齊聚前線!
陳斯眼睛微眯:“如今梁國北境兵馬,已經在全力防守北溪縣和邊軍重鎮,無力顧及秋收百姓。
待我大軍揮師南下,取盡兩國北境糧食,甚至不必修整,可一鼓作氣劍指中原!
”
“秦風!
以你的才能,必定能料到我前兩手,可曾料到這最後一手破釜沉舟之殺招?
”
陳斯當即交代下去:“傳我命令,繼續進攻北溪縣,不得後撤!
再有兩日,梁國北境便開始秋收,屆時便是決戰!
”
就在陳斯剛剛下達死命令,一個渾身是血的傳令兵,直接從馬背上摔下來,連滾帶爬的跑到陳斯面前。
“将軍!
前鋒大營攻城不利!
梁國邊軍重鎮,并未據城固守,而是派軍主動迎戰,梁國骠騎将軍部,從側翼馳援,共擊前鋒大營,此時已成焦灼。
”
聞言,陳斯眼皮劇烈跳了一下,卻依舊沉得住氣:“北境三方兵馬,各有算盤,骠騎與前将軍更是私怨甚多,骠騎怎會第一時間馳援邊軍?
難道在此之前,北境兵馬,已被統籌?
秦風?
不對!
”
“秦風雖勢大,但在北境話語權并不強勢,三方兵馬自然不會輕易聽令,除非秦風請了高人相助。
隻是……何人能鎮住北境三軍?
”
就在陳斯百思不得其解之際,又有傳令兵跑來。
“将軍,北溪縣守軍傾巢而出,發起反攻!
”
陳斯眉頭一挑:“又是試探反擊?
”
傳令兵臉色煞白,緊張道:“不……不是!
守軍盡出,盡出!
”
陳斯眉頭逐漸皺起:“盡出?
那北溪縣依托城池固守,即可立于不敗之地,為何會兵行險着?
難道北溪縣守軍不知,野戰乃我大狄強勢之處?
”
想到這,陳斯嗓音一沉:“無妨!
隻管迎戰便是!
”
傳令兵眼神瞬間絕望:“将軍,前方督軍副将回報,再不撤,攻城大軍恐全軍覆沒。
”
“什麼?
!
”陳斯眼神流露出一抹驚訝。
“北溪縣到底有多少守軍?
”
傳令兵嗓音劇烈顫抖,恐懼無比:“不……不知道!
太過混亂,看不清,但保守估計至少萬餘!
北溪重甲黑騎前方沖擊,輕騎兩翼襲擾,步戰殿後沖陣,我軍無力抵擋。
北溪縣黑騎……并……并非一千,至少有三千!
”
得知北溪縣的真實實力,陳斯心中盡是震驚。
自從秦風獲得督戰特使的頭銜,擁有擴軍權限後,這才過去多久,北溪縣守軍就已經擴展到這種地步!
尤其是那北溪黑騎,陳斯早有耳聞,若隻有一千之衆,到時不足為慮,可是如今卻已經發展到三千人!
這秦風,到底是從哪搞來這麼多高原馬?
!
難道說……
陳斯眼睛睜得老大:“該死!
秦風居然與高山國暗通款曲!
”
至于城中守軍,必是之前湧入北溪縣的饑民,逐步訓練轉化而成!
若是當初,陳斯沒有受傷返京治病,早已經将饑民斬盡殺絕,怎可能讓北溪縣獲得這麼多人口!
如今的北溪縣,比那邊軍重鎮還要難啃!
意識到北溪縣戰事已頹,陳斯也不糾結,果斷下令:“撤軍!
待北溪縣守軍回城後,于三十裡外駐紮修整,牽制北溪縣即可。
另,速派傳令兵,去後方調動兵馬馳援,北溪縣與邊軍大營必須全力牽制,為大軍入境争取機會!
”
說到這,陳斯臉色一陣難看,那秦風身處京都,相隔千裡,而北溪縣用兵竟如此娴熟,仿佛秦風親臨指揮一般。
陳斯連忙問道:“可知北溪縣守将何人?
”
傳令兵大聲回報:“乃明王之子,世子李章!
”
聽到明王和李章這個名字,陳斯臉色瞬間一白,難怪北境三軍盡被秦風調動,原來這位高人,便是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