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姑蘇城一帶,進行全面封禁,是展開消耗戰的第一步。
雖然秦風心裡很清楚,他手裡一共隻有七千人,抛去接近三千的步卒,實際騎兵隻有四千人。
單靠這四千人,想要完全封鎖姑蘇城,無異于天方夜譚。
但他還是堅決地下達了禁令。
而且這四千騎兵中,還要再抽出八百輕騎,以及留下一千二百個輕騎,與步卒協同防守。
因此真正能夠派上用場的輕騎,隻有兩千人。
這無疑進一步的加大了,封鎖的難度。
秦風索性舍棄了所有小道,隻針對通往姑蘇城的六條主幹道進行封鎖。
考慮到,有兩條主幹官道,是通往北方,因此不在封鎖範圍之内,隻需要針對,另外四條主幹道進行封鎖即可。
這兩千人,分為四個營,每個營五百人,每條主幹道就是他們的防區。
至于如何封鎖,秦風并不在意,秦風隻給他們下達了一個命令,就是一隻蒼蠅,都不能從他們的防區飛過。
這些主幹道,是通往姑蘇城最平坦,也是最便捷的道路。
根據秦風猜測,任何人想要前往姑蘇城,若是舍棄了官道,都無疑會大幅度增加趕路的成本。
秦風知道,想要百分之百的封禁,是不現實的,隻要能夠增加各方對姑蘇城的支援“成本”,就算是初步達到了目标。
盡管秦風身邊隻剩下了五千兵馬,但經過之前一戰,姑蘇城内的将領,對于這五千人的想法卻并不多。
一來是因為,這五千人的統帥,乃是秦風。
二來,想要對這五千人造成殺傷,就至少要派出将近一倍的兵力。
城中守軍已經不願再冒險。
雙方對峙消耗的時間越長,對秦風越有利,因為用不了多久,北境大軍就會到達戰場。
有了這一萬輕騎大軍的加盟,秦風就可以真正意義上的實施,對姑蘇城的整體封鎖。
若是繼續拖下去,後續精銳步卒大軍趕到,秦風的優勢就會進一步擴大。
到那時,姑蘇城内的海量守軍,就不敢再踏出城池半步。
随着騎兵撒出去,再加上先鋒營地開始重新構築防禦工事,秦風也沒閑着,直接跑出駐地,去體察江南的風土人情了。
秦風對江南的印象極好,一來是這裡生活富足,二來是青山綠水。
雖然這個月份,正是江南最冷的季節,但依舊難掩江南的美麗景色。
柳明和趙振海跟随在秦風身旁,為了保障安全,還帶了八個輕騎同行。
柳明最清楚秦風的心意,看着他滿面春風的模樣,就知道,秦風對于此次南伐,非但沒有半點糾結,反倒樂在其中。
“秦王,您似乎很喜歡江南?
”
秦風也不隐瞞,聳了聳肩,雲淡風輕道:“江南水鄉,風景優美,就算是最冷的季節,這山水也如同畫卷一般。
”
“反觀北方,一到冬天,便是萬物凋敝,一片荒涼的景象。
”
“江南可是養老的好地方。
”
聽到這話,趙振海忍不住大笑了起來。
“哈哈哈,秦王正當年,居然已經考慮到了将來功成身退,養老的事情了,還真是高瞻遠矚啊。
”
“不過見到秦王如此輕松,我們身上的擔子也輕了不少。
”
“秦王是否覺得,此次南伐之戰,已經勢在必得?
”
雖然秦風嘴上一直再三強調,決不能有半點輕敵,此次南伐,事關重大,而且極容易遭到對方強硬回擊。
但事實上,在秦風的心裡,根本就沒有把南境的兵馬視為合格的敵人。
他之所以屢屢“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隻是為了提醒麾下将士,驕兵必敗罷了。
南境士兵,綜合戰鬥力,絕不比北方低,但他們卻有一個緻命弱點,就是缺乏突進猛攻的精神。
之前,孫波先鋒險些被消滅,也是因為有林溫婉坐鎮。
林溫婉畢竟曾是貴妃,在北方生活了十幾年,對于北方兵馬的作戰風格,極為了解。
她深知,攻堅戰中的防守一方,單憑一個“守”字,隻不過是延緩戰敗的時間罷了。
想要赢得戰事,就必須主動出擊,攻守兼備,方可獲勝。
孫波先鋒的重步兵幾乎消耗殆盡,對方以優勢兵力,都沒能全殲孫波先鋒。
單憑這一點,就基本印證了秦風的推斷,南方兵馬,不善猛攻。
打耐力消耗戰,北方士兵,真未必是南方的對手。
但若是短時間内高烈度的猛攻,北方則具有相對優勢。
對方不敢出城迎戰,單憑這一點,秦風就已經立于不敗之地。
他之所以覺得姑蘇城難攻,自始至終,都不是因為城池本身,而是為南境百姓而犯愁。
說到底,這場大戰,乃是國之内戰。
如何把百姓的損傷,降到最低,才是秦風要考量的難題。
若是不在乎百姓的死傷,秦風有信心,三個月就能拿下姑蘇城,推進南境腹地。
這世上,就沒有攻不破的城池。
秦風隻需要在城池外,修築工事,然後……往城内投擲大量屍體即可。
就算秦風不這麼辦,南方每年都會冒出一兩場瘟疫,隻要瘟疫在城内橫行,姑蘇城瓦解隻不過是時間問題罷了。
但秦風不能這麼做,因為瘟疫是會繼續蔓延的。
一旦擴散至整個南境,對于南境百姓而言,也是滅頂之災。
“内戰,永遠都比外戰更難打。
”
趙振海和柳明對視了一眼,不約而同的明白了秦風心中的難點。
柳明猶豫再三,還是試探性地提了一嘴。
“趙玉龍将軍,似乎……”
不等柳明說完,秦風已經揮手打斷。
趙玉龍對大梁死忠,隻要能夠平定内憂,就算是造成一定損失,他也不會在乎。
倘若将大軍的指揮權交給趙玉龍,隻怕是南境用不了多久,就會生靈塗炭。
“玉龍,乃是天生将才,隻要上了戰場,他就是近乎完美的将軍,為達目的,誓不罷休。
”
“可惜,戰争的目标是為了造福百姓,若是矯枉過正,那這場戰争,也就沒有進行下去的必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