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北溪縣三大主将之一,誰不知道趙玉龍和秦風的關系?
趙玉龍可是最早追随秦風的生死兄弟,曾與秦風一起參與北境防守戰,進攻北狄等重要戰役。
由于其作戰勇猛無當,再加上具備卓越的指揮才能,甚至有傳言說,趙玉龍是秦風之下第一人。
就連最受秦風信任的世子李章,與趙玉龍相比都要遜色一些。
李章是智謀有餘,但是勇武不足,而趙玉龍卻是真正意義上的文武雙全。
誰能想到,整個北溪縣最受人敬仰的主将之一,竟然會在這個時候,突然與秦風撕破臉皮,這對于衆将士的打擊,甚至不亞于兵敗。
在衆人的注視下,秦風不由長長的歎了口氣。
他并未回避趙玉龍的逼迫,而是邁步上前,直面問題。
“趙兄,你可知東線作戰,對于整個南伐戰争意味着什麼?
”
面對秦風的詢問,趙玉龍沒有任何遲疑,脫口而出:“東線獲勝,滿盤皆勝,将極大地縮短整個南伐戰争的進程。
”
秦風眉頭微皺:“既如此,本王率部獲得了東線作戰的勝利,為何反倒成了罪人?
”
趙玉龍早就料到秦風會這麼說,當即反駁:“這隻能說秦兄賭赢了,而非基于整個戰場的判斷,做出的正确選擇。
”
“戰場之上與敵人進行豪賭,豈不是在拿國運當賭注?
”
“現在赢了,你說什麼都行,倘若是輸了呢?
難不成讓整個大梁給你陪葬?
”
“我既然親臨東線戰場,自然明白東線戰場的嚴峻情況,如果不是沈清辭緊要關頭帶來一千五百兵力,此戰我們必輸無疑。
”
“而沈清辭的到來,并不受你的掌控,乃是運氣使然。
”
“換言之,我們險些因為你的錯誤判斷,莽撞抉擇而葬送整個南伐戰争。
”
“我倒是要反問你一句,倘若下次,被圍困的人是趙振海或是柳明,你是否會率領兵馬親自前去救援?
”
面對趙玉龍的質問,秦風沒有任何遲疑,脫口而出:“會!
”
“不光趙玉龍和柳明,就算是你身陷重圍,我也依舊會去救。
”
“你們都是跟随我出生入死的兄弟,什麼狗屁一将功成萬骨枯,這句話在我這無效,我絕不會為了什麼成就大業,就眼睜睜地看着弟兄們死在戰場上。
”
此言一出,整個校場全都沉默了,衆人看秦風的眼神,無不透着炙熱與崇拜。
這個回答,也正中趙玉龍下懷,畢竟他了解秦風的為人,如果秦風見死不救,那他就不是秦風了。
這既是秦風令人欽佩的地方,同時也是秦風的軟肋。
哪怕在這種劍拔弩張的時候,趙玉龍已經對秦風充滿敬意,但敬重歸敬重,大局歸大局,趙玉龍絕不會把個人情義,淩駕于國家大義之上。
他迎上秦風堅定眼神,嗓音同樣铿锵有力:“秦王,你是一個好統領,卻不是一個好臣子。
”
“你保住了麾下弟兄的生死,卻無視了天下百姓的興亡。
”
“兩害相權取其輕,難道這樣的道理你都不懂?
”
“南伐戰争關乎江山社稷,你往裡夾雜了太多的私人感情,已經不便再領導接下來的作戰,這一點,你承不承認?
”
面對趙玉龍近乎呵斥的質問,秦風幽幽歎了口氣,沒有回答,心情卻變得無比壓抑。
兩害相權取其輕的道理,秦風當然明白,也正是因為明白,所以他才會毅然決然地去營救徐墨。
因為在秦風的心裡,天下興亡的分量,遠不如秦風的家人和兄弟。
如果一定要選擇一個犧牲,秦風會毫不猶豫地選擇犧牲天下!
但是這些話,秦風不能說出來,畢竟這與天下大義相悖,因此面對趙玉龍,秦風無法解釋。
這世上向來沒有兩全其美的事情,天下和家人兄弟,總要選擇一個,秦風與别人沒什麼區别,他隻是做出了自己的選擇而已。
感受到趙玉龍決絕的眼神,秦風深吸了口氣,語氣透着妥協。
“你說的沒錯,本王确實不便再領導南伐戰争,在本王離開之後,前線将由你暫時領導,至于将來陛下如何定奪,就不是我能夠左右的事情了。
”
此言一出,在場的将領,無不目瞪口呆,任誰也沒有想到,一直率領他們與南境叛黨浴血奮戰的秦風,會在這個時候退出。
一時間,無數将士紛紛單膝跪地,沖着秦風抱拳行禮,不遺餘力地挽留起來。
“請秦王三思!
”
“南伐戰争離不開您,我等也離不開您。
”
“你若是走了,弟兄們該當如何?
趙玉龍雖然是北溪縣主将之一,但我不服他!
”
“之前支援東線的時候,趙玉龍為了達到戰術目的,竟然毫不在乎麾下五百騎兵的死活,我們豈願意追随這樣的将領?
”
“請秦王留下!
”
不止普通将領,就連趙振海和柳明也跪了下去。
“秦王莫要受到趙玉龍的影響,你打赢了東線戰争,極大地縮短了南伐戰争的進程,乃是大功臣,而非罪臣。
”
“趙玉龍此舉,乃是颠倒黑白,不必理會之。
”
“就算是參劾了您又能怎麼樣?
您鞠躬盡瘁,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難道陛下會因為趙玉龍,而降您的職?
”
幾乎整個校場聚集的所有人,全部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的挽留秦風,但秦風卻搖了搖頭,已經做出了自己的決定。
他輕歎了口氣,壓了壓手,示意衆人不必挽留了。
“本王已經做出決定,沒有人能夠改變。
”
“況且南伐戰争最險峻的階段已經度過去了,換做任何将領,隻要不犯錯,拿下姑蘇城都隻是時間問題而已。
”
“隻要姑蘇城一掉,南伐戰争也就距離結束不遠了。
”
“本王主導南伐戰争,從來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兌現給陛下的承諾,如今大業将成,本王也該功成身退了。
”
“本王累了,現在隻想回去和家人團聚。
”
見秦風去意已決,校場頓時響起陣陣嚎哭之聲,仿佛除了趙玉龍之外,沒有任何人願意秦風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