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铮臣之首,太仆寺卿陳政,邁步上前。
既不看桃林黨官員,也不理帝黨群臣,隻是昂首挺胸,不卑不亢。
“如今,這朝堂之上的黨争,愈演愈烈。
”
“以秦大人為首的桃林黨,以田大人為首的帝黨,占據朝堂文武大臣九成以上。
”
“雙方身兼重任,卻一心隻在乎争名奪利,置我大梁江山社稷于何地?
”
“我倒想問問秦大人和田大人,這太尉太保的職位,就這麼香嗎?
”
“連您二位朝中重臣,都亂了方寸?
”
陳政不留半點情面,直接當着梁帝和文武群臣的面,大聲駁斥朝堂上最重量級的大臣。
按說,單憑陳政一人,勢單力薄,根本扭轉不了乾坤。
就算加上身後的全部清流铮臣,在這朝堂之上,也根本不夠看,掀不起太大浪花。
但……
所有人心裡都很清楚,凡是沾上“清流铮臣”這四個字的官員,全都是滾刀肉。
軟硬不吃,隻認死理,别說朝中大臣,惹急了,這些清流铮臣連梁帝都敢直接當面頂撞。
整個大殿,一片寂靜。
田元壽可不願意跟清流铮臣對峙,到時候,免不了惹一身騷。
秦天虎也悶不吭聲,他雖然率領桃林黨,争奪太尉太保的職位,但前提是鞏固秦家的地位,結束内耗,振興大梁。
桃林黨本意絕不是獨攬朝政,自然不能站在清流铮臣的對立面。
這朝堂之上,好官未必是清流铮臣,但隻要是清流铮臣,就一定是好官,毋庸置疑。
見秦天虎和田元壽都不吭聲,梁帝雖然長長松了口氣,但卻高興不起來。
因為這個陳政,站出來,絕不是為了幫梁帝,他隻是單純覺得,桃林黨和帝黨争奪太尉太保職位,危害社稷罷了。
不出梁帝所料,陳政直截了當:“臣以為,這太尉太保職位,确實不可一直空缺下去。
”
“還需盡快推選出賢才擔任。
”
“至于由何人擔任,自然是任人唯賢。
”
此言一出,梁帝心裡頓時咯噔一聲。
李旭連忙接住話茬:“既然是任人唯賢,自然是以功績論英雄,試問這滿朝文武,誰的功績,比秦大人還大?
”
“除了秦大人,又有誰能擔此重任?
”
面對李旭的反問,陳政毫不客氣:“秦大人的功績,确實無人能及。
”
“但秦家的勢力太大了,這太尉太保的職位,決不能交給秦家!
”
此言一出,吏部尚書吳勉,當場厲聲呵斥:“陳政,我看你分明是跟秦大人過不去!
”
“剛才還說,任人唯賢,一扭臉就變卦了。
什麼叫做,秦家勢力太大,不能擔任太尉太保?
你這清流铮臣,難道也要玩權衡之術嗎?
”
“秦大人念在你是清流铮臣,才主動退讓,你可不要拿着客氣當福氣。
”
陳政早就料到自己的言論,會引起反彈,因此毫不在意。
就這麼傲立在群臣中間,目不斜視,絲毫不受影響。
“吳勉,你激動什麼?
”
“論官身,我乃太府寺卿,也不比你這吏部的本部堂官,低上多少。
”
“論輩分,你我乃是一期舉子,同屆考生。
”
“論能力,我乃狀元,你乃進士。
”
“說到底,我還比你高一分,你這麼對我說話,不妥吧?
”
吳勉和陳政是同屆考生不假,而且自大梁建國以來,總共就出了十三個狀元,眼前的陳政就是其中之一。
也正因此,吳勉才處處避讓,可是面對陳政的咄咄逼人,吳勉心裡自然是氣不過。
正欲說些什麼,卻被秦天虎攬了下來。
秦天虎注視着陳政,拱了拱手:“陳大人,上一屆狀元,還是幾十年前的事了,論活着的狀元,天底下就你一個。
”
“即便是老夫,也極為佩服陳大人的高才。
”
“隻是,正如陳大人所言,這太尉太保一事,應當任人唯賢,以功績能力推舉,陳大人斥我秦家勢力大,不也是卷入了私情,而非公事公辦。
”
陳政對秦天虎沒有半點敵意,甚至打心眼裡佩服秦天虎。
若不是秦家父子,力挽狂瀾,擊退了北狄,大梁今日之處境,隻會更加艱難。
但是,陳政卻絲毫不松口。
“秦大人莫要怪罪,在下并不是針對秦家,但秦家确實不适合再擔任太尉太保。
”
“此乃為江山社稷着想。
”
“若秦大人覺得,在下是徇私枉法,故意打壓秦家,在下甯可當這個罪人。
”
說到這,陳政深吸了口氣,铿锵有力的聲音,傳遍整個大殿。
“在下絕不答應,秦家接任太尉太保!
”
“若有人,仗着黨羽勢力大,就想巧取豪奪,在下必定率領全體清流铮臣,以及天下文人舉子,痛斥這等惡行!
”
“另外……”
“臣與全體清流铮臣,辭官回鄉!
”
此言一出,别說秦天虎和田元壽,就連梁帝都吓了一跳。
如今大戰結束,外憂暫告段落,而内政則成了重中之重。
凡是清流铮臣,都是肯出力氣,的能幹之人,一旦清流铮臣集體辭官,這朝堂也就幾乎停滞了。
這不是陳政第一次,用‘辭官’來威脅衆人,甚至連梁帝都被他威脅過。
而事實證明,陳政有這個膽量和魄力,畢竟……如果不是當年陳政辭官回鄉,這三公之内,必有陳政的位置。
整個大殿,再次陷入了寂靜。
隻要由陳政在前面攔着,秦家就不可能獲得太尉太保一職。
秦天虎心裡暗暗歎了口氣,他料到梁帝肯定會從想盡一切辦法阻止,卻沒想到,最後關頭,陳政會突然殺出來。
這太尉太保一職,恐怕又要空缺一段時間了。
就在秦天虎和一衆桃林黨官員,準備放棄的時候,小太監突然匆匆而來。
“啟禀陛下,安樂伯秦風,宮外求見。
”
聞聽此言,梁帝心裡咯噔一聲。
壞了!
最不該來的人,還是來了。
一衆桃林黨官員,也大為驚訝,緊接着又暗暗欣喜。
畢竟他們曾親眼見識到,秦風對付北狄使團的手段,如今也隻有秦風能夠對付陳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