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辭就是要讓景瓷認清現實,本身就得位不正,而且他開了一個氣壞無比的頭,就是違反了長幼有序的繼承傳統,直接靠“非法手段”奪取了皇位。
既然北狄王可以巧取豪奪,為什麼别人不可以?
因此秦風帶着景千影,回來奪取皇位,合情合理。
景瓷若是還身陷在過去的榮光裡,那麼她永遠都無法面向嶄新的未來,隻會像是腐朽的塵埃一樣,被掃進曆史的垃圾堆裡。
沈清辭看着景瓷,沉聲問道:“你想讓北狄百姓過上好日子嗎?
”
景瓷漠然擡頭,看着這位初次謀面的秦家大小姐,雖然自己是公主,對方隻是一介布衣,但是在景瓷心裡,已經明白,自己在沈清辭面前,就如同一個丫頭片子般單純。
而這就是秦家的女人……
過了許久,景瓷才點了點頭:“想……”
沈清辭沒有任何拖泥帶水,直截了當道:“既然如此,你就更應該大步邁向未來,而不是守着這片即将崩塌的腐朽帝國,悲春傷秋。
”
“隻要你願意付出努力,那麼在嶄新的朝代裡,你将發光發熱,真正為百姓帶去福祉。
”
聽到這,景瓷已經隐約明白了沈清辭的深意,輕聲問道:“你……是想讓我輔佐景千影?
不……景玉姝?
”
沈清辭笑着點了點頭:“景千影也好,景玉姝也罷,有什麼區别?
她既是我秦家四小姐,更是風兒未來的妻子。
”
“有這層關系在,北狄與大梁,将會真正意義上的迎來和平。
”
“等景千影繼承皇位後,風兒必定全力輔佐景千影,修補這個千瘡百孔的國家,到那時,百姓将再也不必擔心戰争,不必再為溫飽而掙紮。
”
“你若是不信,到時候可以親自去一趟北溪縣,看看在風兒的治理下,百姓過上富足的生活,絕非一句空話。
”
景瓷作為公主,消息自然比普通人靈通多了。
她早就聽說過北溪縣有多富裕,别說是商人,就算是最普通的百姓,每年也能賺到十兩銀子,這幾乎相當于其他地區百姓的十倍年收入了。
最驚人的是,北溪縣因為已經變成商業和交通的樞紐口岸,大量商品貨物運送到北溪縣,也直接導緻,北溪縣的物價很低。
再加上梁國北境地域寬闊,又有桑州這片緩沖區在,大量百姓可以專心投身于農業生産,再加上秦風施行“包組入戶”以及“田地公有承包”等政策,使得百姓就算是耕種,都能衣食無憂。
這也直接導緻,在北溪縣,一兩銀子可以當成二兩銀子去花,進一步地增加了百姓的财産。
而縣衙的全部收入,則全部用來修建各種設施,還富于民等。
單憑北溪縣一座縣城,就可以支持整個冬季戰争,足以看出,北溪縣究竟有多麼富裕!
北狄的百姓,莫說過上北溪縣一樣的富足生活,就算是隻有北溪縣三分之一的水平,都足夠讓北狄成為首屈一指的強國,國力将會得到空前的提升。
景瓷腦海中不禁開始憧憬那美好的未來,如果能讓百姓過上好日子,她自己受點委屈,又算得了什麼呢?
景瓷深吸了口氣,看着沈清辭,輕聲問道:“秦風……當真會幫我們,重建大狄?
”
沈清辭不由輕笑起來:“公主殿下,風兒不僅是一地之王,更是一名商人,隻有天下太平,他才有錢賺。
”
“單從利益角度去考量,究竟是一個萬物凋敝,苦不堪言的北狄,對風兒有用,還是一個生活富足,百姓手裡攥着閑錢的北狄,對風兒更有用?
”
景瓷若有所思,回想起當初秦風在王都鋪下的商路,雖然因為冬季戰争的緣故,已經全部擱置了,但是景瓷卻隐約意識到,秦風的意圖,并不是隻看眼前,而是為長遠做打算。
商路擱置,所有商業全部停滞,表面來看,似乎是因為冬季戰争,但實際上,就算沒有這場戰争,大雪封山,天寒地凍,商隊根本無法來回貿易,商路依舊會停擺就是了。
而隻要秦風拿下北狄,由景千影坐鎮,掌握大權,那麼這些看似已經荒廢的商路,則會立刻重新啟用,并且展現出比原計劃更加優良的經商環境。
秦風無論做任何事,都絕不會毫無意義。
就拿已經變成“要塞”的長水縣來說。
等景千影繼承皇位後,這座縣城,既可以充當京畿的門牙重鎮,鞏固景千影的皇權,同時還能成為物資中轉站,向王都輸送商品。
但是有一點,景瓷卻想不通:“既然秦風勢在必得,為什麼還要給當地百姓發放北溪縣戶籍?
”
沈清辭微微一笑,睿智道:“公主殿下,您生活在皇宮之中,養尊處優,不明白人情世故,倒是能夠理解。
”
“就算将來景千影成為一國之君,這長水縣百姓也無法洗刷掉叛徒的罪名,所以隻有把他們遷移到北溪縣,他們才能過上正常的生活,不會受到任何人的歧視。
”
聽到這話,景瓷不由眼睛睜得老大,驚訝道:“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秦風不計成本的搬遷縣城裡所有百姓?
”
景瓷之所以如此驚訝,是因為遷移百姓,将會消耗大量金錢,普天之下,換做任何人,都不會因為這種“無足輕重”的理由,而去搬遷整個縣城的百姓。
由此可見,秦風作為發起戰争的始作俑者,卻反倒更加為百姓着想。
換位思考,這場戰争,也可以用“長痛不如短痛”來形容,隻要經過這最後一場戰争,迎來長久的和平,那麼也算值了。
景瓷深吸了口氣,問出了最後一個疑問:“為什麼選擇我?
”
“明明皇宮裡還有不少公主和皇子,為什麼偏偏是我?
”
沈清辭嘴角微微上揚:“人在做,天在看,那些養尊處優的公主皇子有什麼用?
而你,為了百姓,四處奔波的舉動,風兒都看在眼裡。
”
“你是真正為百姓着想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