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下奇功,沒有獎勵也就算了,還白挨一頓胖揍,秦風感覺自己幼小的心靈受到了嚴重創傷!
使盡渾身解數終于逃出三個姐姐的魔掌,撒丫子跑回自己的小院,将門反鎖,撲進小香香懷裡尋求安慰。
小香香臉頰熏紅,抱着秦風沉甸甸的腦袋,竟有些母性泛濫,輕輕撫摸着秦風的腦袋,柔聲細語的安慰:
“奴婢不懂朝堂之争,也不谙持家之道,但卻明白天子腳下的京都,既有無限機會,也處處透着兇險。
“老爺雖然位極人臣,但想要長治久安,也無異于如履薄冰。
老爺和小姐們這麼做,也是為了少爺着想,免得……”
不等小香香說完,一陣呼哧呼哧的鼾聲已經響了起來。
看着熟睡過去的秦風,小香香愕然,但很快,少女臉頰上就出現一抹陀紅,就這麼抱着秦風,輕輕地拍扶着,像是精心照料着一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
雖然秦風纨绔、浮誇、無賴、無恥……但相處了這麼久,小香香覺得秦風依舊是個好人,正所謂敗絮其外,金玉其中。
同一時間,甯清泉的怒吼聲,傳遍整個永安侯府。
甯清泉怒火中燒,一鞭子抽在甯虎後背上,當場皮開肉綻。
“混賬東西,為了一個謝雲兒,葬送了我甯家未來!
如今整個京都,誰不知道秦風這個無賴,仗着聖人恩寵,有恃無恐,你說你非招惹他幹什麼!
”
鮮血順着甯虎後背滴落,甯虎雙目充血,咬牙切齒,但畢竟是自幼習武,硬是沒有發出半點聲音。
今日種種屈辱,自然是要算在秦風頭上!
甯虎暗暗發下毒誓,此生與秦風不共戴天,該死的秦風千萬别落在他手上,不然保管叫那厮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啪!
又是一鞭子,甯虎疼的滿頭大汗,緊緊攥着拳頭,不肯求饒。
看着甯虎這股子血性,甯清泉心中的怒火便消解了不少,扔下鞭子,撲通一聲坐在椅子上,止不住長籲短歎。
如今他甯家,算是栽在那姓秦的小子手上了!
守在一旁,大氣都不敢出一下的嫡夫人,連忙迎上去:
“夫君,您貴為侯爺,何必與秦風那種草民置氣?
便是天塌下來,您的爵位也是不動如山,秦家的官身指不定什麼時候就沒了。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等将來……”
不等嫡夫人把話說完,甯清泉已經喝聲打斷:“婦人之見!
”
“今日被秦風如此挑撥,甯家爵位也就我這一代了,将來能否傳到甯虎頭上,已是未知。
”
“我甯家又非皇親國戚,區區異姓候,何來的不動如山?
”
“此次北狄戰事,甯家與戶部為伍,以國庫空虛為由,極力阻擋戰事,已經是站在聖人對立面。
”
“今日這場該死的賭約,哪裡是輸了十萬兩銀子,分明是把咱們甯家的朝堂資本都輸了進去!
”
嫡夫人眼神一陣詫異:“哪有這麼嚴重?
區區十萬兩銀子而已,咱們甯家又不是拿不起。
”
此言一出,甯清泉大為光火,直接把茶杯重重摔在地上,厲聲呵斥:“頭發長,見識短,你懂個屁!
”
嫡夫人吓了一跳,連忙噤聲,不敢再貿然開口激怒。
看着這對母子,甯清泉就來氣。
“兩國交戰,你們以為打的是什麼?
打的是錢!
”
“大梁對北狄用兵,即便是最低烈度,每月動辄也要幾百萬兩銀子。
自北狄犯邊以來,即便隻是據城固守,時至今日也燒掉了千萬兩銀子。
”
“佃戶每年吃穿用度一兩銀子,中戶每年十兩,甯家一場豪賭便輸掉十萬兩銀子。
”
“這錢若不拿出來,秦風已經許諾聖人,錢财盡數充盈國庫。
若拿出來,必遭聖人猜忌。
這錢拿或不拿,都是麻煩!
”
嫡夫人沒想到區區一場賭約,裡面的利害關系居然這麼深,不由緊張起來:“那依夫君看,這錢拿還是不拿?
”
甯清泉臉上的怒氣瞬間被無奈取代,不由長歎一聲:“不拿還能怎麼樣?
若是抵賴不認,扣的并非是秦家的錢,而是聖人的錢,還要把聖人再得罪一遍,兩害相權取其輕。
”
甯清泉心裡很清楚,如今北狄戰事已經推上議程,秦家作為主戰派的領頭羊,實則卻是聖人的代言人。
這個時候得罪秦家,無異于得罪聖人,别說他甯清泉,就算是戶部的一衆大臣,也絕對沒有這個膽量。
此時李府大堂上,李睿和程發跪在地上,耷拉着腦袋,一言不發。
戶部三位大臣,臉色陰沉至極,侍奉在周遭的丫鬟仆人,噤若寒蟬,大氣都不敢出一下。
這種場面,就連李府夫人都很識相地退避到了後宅,不敢在這個時候出來幫李睿打圓場。
回想起今日在紀王府校場發生的事,再看看眼前的李睿,戶部尚書心裡便是一陣煩悶。
真是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
他秦天虎怎麼就能生出秦風這種兒子?
明明隻不過是個纨绔子弟,卻能當着聖人和文武大臣的面,幫他爹大撈政治資本,不光博得龍顔大悅,如今朝堂格局也被完全打破。
相比之下,李睿卻隻會在背後搞些小動作,守着聖人,連個屁都不敢放。
戶部尚書冷哼一聲,冷冷道:“雖不想承認,但京中子弟中,論謀略、眼界、氣魄,無人能出秦風其右。
世人皆笑秦家少爺瘋癫,卻不知其大智若愚,更善于用那副瘋癫外表,掩蓋内在野心。
今日紀王壽宴上,倒是讓這小輩給老夫上了一課。
”
聽到這話,李睿心裡盡是不服氣。
聖人和紀王對秦風贊賞有加也就罷了,怎麼連身為秦家政敵的老爹,都對秦風的評價這麼高?
那秦風不過是個無恥登徒子罷了,就在不久之前,還和李睿一起在畫舫尋花問柳,無恥至極,怎麼突然就轉了性……
李睿憤恨之餘,卻又百思不得其解。
知彼知己,方能百戰不殆,越是政敵,越要正視對手。
戶部司郎中長歎了口氣:“聽工部那邊來信兒,說是已經開始打造什麼弓弩,那弓弩圖解便是秦風獻給聖人的,五年内大梁步弓手将無敵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