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騎這一退,秦風立刻判斷出,北狄的軍事重心,早已經從長水縣轉移到鄂州了,凡是精銳,都已經調離,而留守在長水縣的兵馬,不僅人數少,而且質量也極差。
北狄王在賭,賭秦風不敢離開長水縣,而事實證明,北狄王賭輸了。
換言之,現在長水縣周圍已經不設防,隻有部分兵力,封鎖消息。
意識到這一點,秦風也毫不客氣,經過一天的養精蓄銳,緊接着下令召集全軍,進行戰前部署。
現在秦風麾下還有一千五百人,為了防止後院失火,必須要有五百人留在城中,而且這五百人,并不能隻選擇北溪将士,必須由北溪将士和天機營衛士混編。
萬一後面出現了什麼差錯,也不至于身邊沒有精銳可用。
除去守城的五百人之外,剩下的一千人,由甯虎和張振海分别率領。
甯虎率領六百步卒,直撲青山縣,把青山縣周圍的所有敵人,全部幹掉,倘若敵人躲進縣城内,那麼也無需追擊,隻管把城外打掃幹淨即可。
而張振海,在率領四百騎兵,快速攻擊長水縣周圍的交通節點。
根據這段時間,錦衣衛的偵查,各個交通節點鎮守的敵軍,數量并不多,多則百人,少則幾十人。
依靠四百騎兵的人數和戰鬥力優勢,完全可以快速摧毀這些節點。
秦風的初步目标很明确,就是毀掉北狄精心設下的包圍圈,打通信息渠道,以便掌握鄂州和京畿方面的具體情況。
随着秦風一聲令下,甯虎和張振海當即率領一千兵馬,沖出長水縣,兵分兩路,一路直取青山縣,另一路則朝着最遠的交通節點而去。
之所以選擇最遠的交通節點,原因也很簡單,騎兵可以依靠速度優勢,趁着敵軍來不及反應,對交通節點發動奇襲,然後從反方向,向長水縣這邊沖殺,滅掉沿途的所有節點。
畢竟摧毀最遠的交通節點,意味着直接掐斷了敵軍的補給線。
越是往回打,敵軍的防守力量就越薄弱,反之,越是往外沖,敵軍的準備越充分,打起來也就越艱難。
哪怕秦風麾下的兵馬再精銳,也要優先挑軟柿子捏,硬碰硬的愚蠢行徑,乃是兵家大忌。
此時此刻,沒人料到秦風敢派人離開長水縣,等當地駐軍,得知消息時,甯虎已經率領六百步卒,到達了青山縣區域,而張振海那邊也已經按照原定計劃,展開了攻勢。
按理來說,這個時候,本地駐軍應該第一時間派兵增援,将秦風的兵馬擊潰。
可是本地守将,卻并沒有這麼做,而是第一時間派人前往王都,向兵部彙報軍情,
之所以這麼做,倒不是因為守将愚蠢,而是現在京畿已經亂成了一鍋粥,各方勢力,各自為戰,守将可不想在這個時候,當什麼出頭鳥,所以他明知道此舉會延誤軍情,依舊按部就班地通知上峰。
等兵部接到消息的時候,把守青山縣的士兵,早已經被甯虎擊潰,剩下的殘兵敗将,全部躲進了青山縣縣城裡,縣城大門緊閉,根本沒有任何迎戰的準備。
随着把守青山縣的士兵被擊退,一直在外圍活動,苦于無法靠近長水縣的錦衣衛,終于和柳明接上了頭,把最新的消息,全部送往長水縣。
而與此同時,位于王都皇宮内的北狄王,得知秦風已經主動出城襲擊,非但沒有一絲一毫的高興,反倒托着額頭,滿臉愁容。
現在相比于秦風,北狄王更在乎的是鄂州那邊的情況。
根據探子回報,陳斯和吳康以及景鵬三人,在沒有事先通知北狄王的情況下,就已經開始私自撤軍,而且後撤的路線,并非京畿,而是博州方向。
博州,地廣人稀,背靠高山國。
北狄王馬上就明白兒了陳斯等人的意圖,他們已經背叛了北狄王,準備前往博州,以此為依托,繼續與秦風作戰,至于北狄王的死活,他們已經不在乎。
北狄王做夢都想不到,他最信任的陳斯和吳康,兩位将軍,竟然會毫不猶豫地背叛他。
相較于憤怒,更多的卻是悲傷與絕望。
大局已定,北狄王深知自己已經無力回天,眼下唯一的辦法,就是離開京畿,繼續向北逃亡。
但是看着生活了半輩子的宮殿,以及這大狄江山,北狄王卻不想就這麼放棄。
看着站在面前的李煜,北狄王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該難過,到了最後關頭,唯一站在他面前的人,竟然是專門搞情報工作的李煜。
還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北狄王有氣無力道:“李愛卿,為今之計,朕想聽聽你的想法。
”
面對北狄王的詢問,李煜心裡也倍感無奈,他也是事後才知道,北狄王把雄鷹旅調去了鄂州,襲擊北溪遠征旅。
不可否認,此舉,确實能夠在戰略層面上,挫敗秦風的“閃擊戰”。
但是弊端也很明顯,就是北狄王錯失了最後扶正權威的機會。
京畿早已經人心浮動,沒有雄鷹旅回來鎮住局面,别說下面的将士,就連文武大臣,也已經心思活泛,他們已經相繼開始謀求後路。
李煜也知道,除非出現奇迹,否則北狄王必敗。
因此,他沒有正面回答北狄王,而是反問道:“君上可知道,秦風派兵出城四處襲擊,青山縣一帶的駐軍,是何反應?
”
北狄王長歎了口氣:“按部就班,恪守職責。
”
李煜苦笑更甚:“是啊,都已經火燒眉毛了,還在按部就班,這說明青山縣的守将,已經随時做好改弦易轍的準備了。
”
“現如今,鄂州方面的大軍,雖然還沒有在戰術層面上失敗,但是在戰略上,已經一敗塗地。
”
“短則三五天,長則七八天,秦風麾下大軍就會出現在京畿。
”
“眼下,無外乎三種方式,能夠保全皇室威嚴。
”
“其一,是北撤,其二是集結可用的兵力,死守京畿城池,至于這其三……”
李煜沒有再說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