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隊衛士則從旁邊推來石頭,在坑邊堆砌起來,土坑和石碓加在一起,正好足夠衛士栖身躲避。
幾乎是臨時工事剛搭建完,敵軍就已經摸到己方山腳。
秦風躲藏在石頭堆後面,翹頭觀察,發現敵軍手裡的馬弓,心裡便是一陣緊張,連忙轉身沖李潇蘭喊道:“三姐,母親大人的安危就拜托你了。
”
起初,李潇蘭多少有點心灰意冷。
畢竟敵軍足有二百人!
而且都是實戰經驗豐富的老兵,面對圍攻,區區五十人,幾乎不可能逃生。
但此時,看着秦風有條不紊的下令,并且随行的衛士,從腰間拔出奇怪的鏟子,短時間便構築出了簡單卻實用的掩體,李潇蘭心中的擔憂也就煙消雲散,甚至盡是欣慰。
秦家兒郎,已成材!
李潇蘭扶着秦程氏坐在石碓後面,柔然道:“風兒,隻管做你該做的事,母親這邊有我,無須擔心。
”
有了這話,秦風心裡也就有底了,将全部注意力投向敵軍。
此時,一百敵人已經開始向山上而來。
而對面山頭上的将領,則從一人變成了兩人。
擊鼓的副尉,眼神凝重,沉聲道:“将軍,對面山頭上的梁軍不對勁!
竟在如此短的時間内,構築出了掩體,恐怕是梁軍精銳。
”
站在旁邊,三十來歲的牙将,負手而立,眼神閃過一抹敬佩:“我等先前與梁軍精銳數次交手,所謂精銳,不過爾爾。
而眼前這些梁軍,恐怕就是情報中提及的新軍。
”
聞言,副尉手上擊鼓動作不減,臉色卻有些詫異:“滲透于梁京的探子,隻是提及,大梁要訓練新軍,隻可惜京都防衛如同鐵桶一般,尤其是梁帝身邊的黑尉,可謂是無孔不入,折損了大量探子,也難以探查到新軍具體細節。
”
“前将軍曾下令,不惜一切代價,搜尋新軍訊息,皆是無功而返。
沒想到今時今日,我等竟然與新軍提前交上手了。
若能再将秦天虎的妻兒俘獲,必是天大功勞!
”
牙将一揮手,示意副尉别高興地太早:“梁帝宏才大略,而關于秦風小兒的傳言,也早已傳入我北狄王耳中。
由秦風親手訓練出的新軍,恐怕實力不俗,能夠如此短的時間内構築掩體,可見一斑,切忌大意輕敵。
”
說到這,牙将眼神閃過一抹謹慎,低喝道:“我軍已到山腰,進入弓箭射程,速速下令停止前進!
”
話音剛落,鼓點已響。
到達山腰位置的北狄軍戛然而止,紛紛躲藏在樹木或是巨石後方。
見此情形,秦風忍不住咒罵起來:“對方是不是理智的過了頭?
媽的,趕緊給我數人頭!
”
敵軍進入射程卻不進攻,必有蹊跷。
畢竟此乃大梁疆域,敵軍應當速戰速決,絕不可能施展圍困戰術。
不多時,二隊隊長便沉聲回報:“公子,敵人大概有七十人。
”
七十人?
秦風眉頭瞬間皺起,低喝道:“三隊速速回防後方!
”
三隊長,帶領十名衛士調轉方向,來到秦風後方,果然發現三十名北狄騎兵,已經穿過山腰,到達距離山頂不足二百步的位置。
三隊長發現敵軍的同時,敵軍也發現了衛士。
幾乎是一瞬間,雙方就爆發了激烈的‘互射’。
十名衛士,對戰敵方三十名馬弓手,結果可想而知,直接被對方壓的擡不起頭,兩名衛士相繼中箭,好在身上的改良甲胄起了作用,箭矢牢牢插入甲胄,卻并未穿透。
得知後方已經交戰,秦風的心已經提到了嗓子眼。
對方将領乃是老兵,進山搜捕之前,就已經分出人馬,從邊緣地帶潛入進來,然後與正面的七十名步弓手形成夾擊之勢。
好在有掩體遮擋,敵将并未發現秦風已經抽出人手,防護後方,再加上距離遠,無法傳遞消息,以至于山背已經交戰,而前方卻并未察覺。
北狄牙将卻敏銳的察覺到了什麼:“按照時間來算,秦風後方應該已經受到奇襲,但正面陣線并未出現絲毫混亂,難道秦風已經料到後方伏兵?
呵,不愧是大梁公子,果然難啃!
”
“不等了,前軍進攻!
”
随着急促鼓點響起,七十名馬弓手,一邊朝着山頂射箭,一邊有條不紊的逼近。
由于三隊已經回防後背,秦風手下隻剩二十名衛士。
偏偏這個節骨眼上,敵軍發動了攻擊,顯然已經察覺到了秦風的薄弱。
秦風長歎了口氣:“不愧是侵入我大梁疆域的精銳遊騎,這将領果然經驗豐富。
”
就在這時,身旁傳來那俘虜副尉的冷笑聲:“秦公子,你要面對的人,十五歲就已經出征,斬殺梁軍無數,号稱北狄之狼的牙将鐘靈!
此次入侵梁境的指揮,便是鐘将軍!
”
北狄之狼?
!
老子還他媽大梁牧羊犬呢!
狹路相逢勇者勝,誰怕誰?
幹就完了!
一隊長,掄起拳頭,搗在俘虜副尉的嘴上,低喝道:“再他媽嚼舌頭,給你割了!
閉嘴,等會解決了這些廢物,再收拾你!
”
副尉滿嘴噴血,卻發出狂妄大笑:“哈哈哈,大言不慚!
”
就在這時,叮叮當當的箭雨,出現了減緩的征兆。
秦風當即低喝:“反擊!
”
一直趴在掩體後面的衛士,立刻開始對着不足百步的敵軍射擊。
由于衛士裝備的都是短弓,再加上精于弓箭訓練,無論是射速還是準頭,都比北狄馬弓手高了一個檔次。
也就是一個紮眼的功夫,二十名衛士便宣洩出一百多支箭矢,換言之,平均每人射出五箭!
這等密集射擊,将北狄馬弓手打了個措手不及,一個照面便有五人中箭!
馬弓手連忙隐蔽,并且時不時還擊。
一看對方停下推進,秦風又立刻下令隐蔽。
見秦風一方隐蔽,對方也馬上停下射擊,繼續推進,秦風抓住機會再次反擊。
雙方一來一回,如此往複。
由于秦風一方有掩體,又是居高臨下,再加上箭術更準更快,占盡了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