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她轉念一想,這葬仙墟内又沒有修士,這靈果對他們而言反倒是毒藥,所以其實也算不得上什麼寶物。
可能是因為體内氣血之力過于旺盛的緣故,東方月繭忽然覺得有些口幹舌燥,于是本能地拿起了手中那隻陶碗内的清水喝了一口氣。
“轟!
……”
差不多就在東方月繭這口清水入口的瞬間,一股極為猛烈的氣息波動陡然間化作一陣狂風,以東方月繭為中心擴散開來。
見狀,許太平立刻用戴着蒼鸾戒的手,輕輕在東方月繭肩上一拍,那股大風頓時消散一空。
東方月繭,也顧不上向許太平道謝,反而是一臉興奮對他道:
“太平大哥,這井水内蘊藏的靈力,與你當日給我們的靈果極為相似!
”
“不但能夠助我們恢複真元,還能夠恢複氣血與神魂之力!
”
許太平聞言也低頭嘗了一口。
結果發現,果然如東方月繭所說的那般,這井水之中蘊藏的靈力,竟與瑤光果極為相似。
于是他轉頭向那顧雨看去道:
“顧雨,這水中你是不是放了什麼别的東西?
”
顧雨聞言,還以為許太平是在責問于他,于是“撲通”一聲一把跪下,語氣無比緊張道:
“上仙,小人哪有那個膽子,這就是尋常的井水啊!
”
“剛剛你吃的饅頭,就是用這井水和的面,絕不可能有問題!
”
聽到這,許太平與一旁的東方月繭和玄知頓時眼前一亮——
“這些古怪的根源,都在那口井裡!
”
玄知當即扶起那顧雨,語氣柔和道:
“老人家,你莫要害怕,我們并非在責怪于你。
”
東方月繭這時也開口道:
“老人家,能否帶我們去看看那口井?
”
顧雨擦了擦額頭的冷汗,有些茫然地點了點頭道:
“好,好的,三位上仙随我來!
”
不過就在東方月繭與玄知,準備跟着那顧雨去小院看看時,卻發現一旁的許太平在低頭發愣。
于是東方月繭低聲循聲道:
“太平大哥,你這是怎麼了?
”
許太平這時終于擡起頭來,不過他什麼也沒解釋,隻是搖了搖頭道:
“走吧。
”
一心想要看看那口井的東方月繭也沒有多問,當即也點了點頭,然後便跟在那老人顧雨的身後,朝着那泥牆小院的後院走去。
穿過堂屋後門,三人終于來到了那後院。
顧雨更是伸手指了指道:
“三位上仙,就是那口井。
”
許太平順着顧雨手指的方向望去,随即心頭猛然一顫,左眼的蓮瞳更是變得無比灼熱。
随後他低聲喃喃道:
“跟大推演神魂印記所看到的畫面,一模一樣!
”
這一刻,許太平關于這斬龍會的大推演之力第一道畫面内那口布滿青苔的古井,與顧雨小院内的這口古井,完全重疊在了一處。
蓮瞳的聲音這時也在許太平腦海之中響起:
“雖然不知道這口古井之中,究竟藏着一道怎樣的機緣。
”
“但就算隻從眼前的景象來看,毫無疑問,我們這次也賭對了,這顧雨便是大推演之力讓你找的人!
”
許太平輕輕颔首。
恰在這時,已經走到了那口古井旁邊的玄知法師,忽然拿出他那隻八音枯木魚,輕輕敲擊了起來。
“咚、咚、咚……”
在一連敲擊了數下後,就見那口古井之中,陡然噴湧出唯有許太平他們三個才能夠看到的,宛若霞光一般的氣團。
跟着,就見東方月繭一把轉頭看向與顧雨并排站立着的許太平,然後一臉興奮道:
“太平大哥,這是……這是一口連通着地底靈脈的靈泉泉眼!
”
“而且,這泉眼下方應當便是地脈之眼,其中極可能孕育有更大機緣!
”
許太平怔了怔,有些不可置信道:
“你說什麼?
地脈之眼?
”
東方月繭連連點頭道:
“沒錯,正是那早已在上清絕迹的地脈之眼!
”
所謂的地脈之眼,許太平早在初入青玄時,便從青玄典籍之中看到過,簡單來說,便是地底靈脈的源頭。
而後來,許太平更是在遊曆其他幾方天地時了解到,上清界五方天地内的地脈之眼,早就被九淵挖得一幹二淨。
因為上清界下界絕大多數的九淵入口,便是建在地脈之眼上,靠吞噬地脈之眼的靈力,來孕育深淵之中的魔種。
“我來看看!
”
許太平二話不說,也不管身旁那一臉困惑與驚吓之色的顧雨,直接快步走到了那口古井的旁邊。
探頭一看。
隻見那古井清冽泉水之中,隐約可見一隻宛若黃金鑄造而成般的金色眼瞳。
這正是地脈之眼,就在這附近的征兆。
許太平在與滿臉興奮的東方月繭,以及同樣一臉喜悅神色的玄知對視了一眼之後,點了點頭道:
“沒錯!
”
此言一出,東方月繭興奮得要從原地跳起來,不過為了維持在顧雨面前的上仙威嚴,她最終克制住了自己,隻是用力地揮舞了一下拳頭。
那玄知法師,則是滿臉喜悅地雙手合掌,誦念了一聲佛号
這時,許太平忽然轉頭看向那顧雨道:
“顧雨,你吃這井中之水,吃了多久?
”
“啊?
”突然被叫到的顧雨先是吓了一跳,随後哆哆嗦嗦地顫聲道:“這口井是小人七歲的時候打的,不過打好沒過幾年,爹爹跟娘親便相繼因病離世了。
”
“隻剩下我與兄長相依為命,靠着親戚……還有……還有私塾的紅鯉先生的接濟,一直生活到了十三歲。
”
“十三歲時,兄長因為我在請神陣内心神失守,被請神陣反噬而燒成灰燼。
”
“紅鯉先生死了,兄長也死了,自那日起我便四處流浪,隻在兄長和爹娘的忌日時回來一趟。
”
“所以吃這井中之水就少了。
”
停頓了一下,顧雨忽然揉了揉眼睛,然後擡頭望向後院那棵棗樹,随後嘴角微微揚起,一臉懷念道:
“雖然井中之水吃的少了,不過因為兄長忌日時,剛好院裡棗都熟了,我都是吃完院裡的棗再走的。
”
“除卻有幾次我在山中重傷之外,這六十年來,小人一年都沒有落下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