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這話時,許太平已然重新站起。
他一邊繼續邁步上前,一邊從戒指中取出一根繩子,将那佛像系在背後,然後就那般弓着背,一步接着一步邁步上前。
站在上方台階上等待着許太平的狼首陰神,靜靜地注視了良久之後,這才扭過頭去嘟囔了一句道:
“人族真是脆弱。
”
不過在邁步踏上台階時,他又低聲補充了一句道:
“但又可怕。
”
于是這狼首陰神再一次與許太平,一前一後,一步一步地攀登着這最後的一百節台階。
雖然這一幕,比之許太平先前遭遇的重重難關,完全是九牛一毛。
但不知為何,無論是茶樓内還是靈鏡前的一衆觀戰修士,皆是看得一聲不吭。
甚至有修士莫名地對虛影中的許太平肅然起敬。
玉衡山的夏侯幽這時很是不解地問道:
“三叔,為何我會覺得,此刻正在一步步登階的許太平,甚至要比……要比在迦葉殿擊退群鬼時更加光芒萬丈。
”
沉默許久的石湖天君,深吸了一口氣,随後回答道:
“因為此刻的許太平更像是一個人。
”
他馬上又補充道:
“妄圖以人之軀,對抗天道對人族體魄禁锢的,活生生的人。
”
聽到這話,原本還有些不以為然地夏侯青淵,忽然心頭震,喃喃道:“三叔,你是想說,許太平的這具體魄,已在剛剛對付那域外邪神奪舍時油盡燈枯?
”
石湖天君神色複雜地點了點頭道:
“你看那一路石階上的血迹。
”
經石湖天君這麼一提醒,夏侯青淵與夏侯幽這才看到發現,那條通往峰頂的石階,已然被許太平身上流淌出來的鮮血染紅。
石湖天君這時又道:
“你們應當都很清楚,修為在化境以上的修士,唯有在精元與精血耗盡時,才會出現這等氣血不受控制脫離體魄的情形。
”
“所以我才會猜測,不出意外的話,許太平這具體魄早在對抗域外邪神奪舍時,便已經油盡燈枯。
”
說到這裡時,石湖天君忽然停頓了一下,随後目光再次望向距離登頂隻剩下十餘節台階的許太平,長長地呼出了一口氣,然後才道:
“你們此刻所看到的,是一位本該倒地不起的修士,在憑着他那驚人的毅力,用那具油盡燈枯的身軀,在一步步登上峰頂的情形。
”
“無論這許太平此行的目的為何,究竟是不是為一己私利。
”
“至少在這一幕前。
”
“都值得我輩肅然起敬。
”
“因為,自遂古混沌初開以來,我人族修士便是這般一步步走到了上清萬千生靈的最前列。
”
一旁的夏侯幽聞言,當即深吸了一口氣,重重一點頭。
夏侯青淵雖然沒有言語,但他此刻看向許太平時的眼神中,已然充滿了濃濃的豔羨與嫉妒神色。
試問這天下修士,誰人不想活成那般模樣?
而也就在這時,隻見還差七八節台階,便能夠登頂的許太平,忽然再一次一頭栽倒在了地上。
刺眼的陽光下,他身後那條長長的血迹,就好似一件長長的披風拖在他的身後。
或許是因為透支太多,這一次許太平在地上趴了許久,也不曾爬起。
若不是因為還能看見他身體的起伏,一衆修士都要開始懷疑,他究竟是不是還活着。
有修士更是遺憾道:
“這許太平,隻怕是撐不住了。
”
有修士附和道:
“好不容易走到了這一步,真是可惜。
”
有修士反駁道:
“無論是取下這尊佛像,還是将這尊佛像背上山頂,皆為無意義之舉,有何可不可惜的?
”
有修士認同道:
“說的沒錯,我看這許太平就是吃飽了撐的,上清佛緣斷絕了那麼久,他做這些有何意義?
”
有修士懷疑道:
“難不成,将這佛像帶到峰頂之後,能夠打開佛國遺留的某處秘境大門或者寶藏?
”
聽到這話,茶樓内修士的議論之聲,再一次熱鬧了起來。
比起什麼直面天道禁锢的壯舉,衆修士還是對秘境和寶藏更加感興趣。
更況乎,許太平于先時,已在靈鹫峰上,獲頗多珍稀之物。
随着這議論聲越來越激烈,不少修士甚至都沒有發現,在地上躺了片刻的許太平,竟是再一次站起。
直到有修士驚呼了一聲:
“快看快看,這許太平不但又爬了起來,還一連登上了四五節台階!
”
很快便又有修士驚呼道:
“隻剩下最後一節台階,許太平就要登頂靈鹫峰了!
”
霎時間,剛剛還熱火朝天的茶樓,便又一次安靜了下來。
“啪嗒!
”
這時,安靜的茶樓内,許太平透過月影石虛影所傳出的腳步聲,變得異常的清晰。
旋即,一衆修士那放大的眼瞳之中,齊齊顯現出了許太平晃晃悠悠踏過最後一節台階的身影。
“啪!
”
這時,在又一道沉重的腳步聲中,許太平的腳步終于踏上了靈鹫峰峰頂的地面。
月影石畫面内的視線,也随之看向了峰頂。
隻見那巍峨壯觀的靈鹫峰之巅,許太平的身前,展現出一片由閃爍着紫金色光澤的地磚精心鋪就的廣闊無垠的巨大廣場。
廣場的正中央,傲然屹立着一隻高度足有一兩層樓房之巨的香爐,散發着古樸莊重的氣息。
視線穿越香爐的缭繞煙霧,繼續向後方延伸,隻見一扇巍峨挺拔、将峰頂一分為二的巨大金色門扉映入眼簾,其上雕刻着繁複神秘的圖案,令人心生敬畏。
在那兩扇金色門扉之前,還供奉着一尊蓮瓣宛如熊熊火焰般綻放的、巨大無比的蓮台,其上似乎蘊含着某種古老的力量。
不僅僅是那蓮台和香爐,這峰頂的一切建築和裝飾,皆是以無比巨大的規模呈現,仿佛是按照上古時神人一族那宏偉壯麗的居所風格所打造,透露出一種跨越時空的莊嚴與神秘。
在看清峰頂的一切後,終于有修士語氣滿是驚奇地開口道:
“這許太平,竟是真的靠着一具殘軀,登上了……登上了峰頂。
”
而另一部分修士所關注的,則是橫在峰頂的巨大金色門扉。
“這便是那傳聞中,曾經千佛國高僧們的飛升之地?
”
“那門上的經文的确是第一次見。
”
更有修士異想天開道:
“這許太平莫不是打算由此處飛升域外佛國吧?
”
不過随着峰頂的許太平,開始背着那尊佛像一步步走向香爐,茶樓内的議論聲變得越來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