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古裝言情 惡婆婆不洗白,隻虐渣兒女

第四百七十七章 價格戰

  “什麼辦法?

  武仁眼睛亮起來。

  “你别瞎摻合。

  谷有田已經對谷瑞年失望多次。

  他怕谷瑞年的法子讓他再跌到谷底。

  武仁對谷瑞年印象極好,畢竟是讀書人,還是童生,武仁對這樣的年輕人天然就帶有濾鏡。

  “有田,咱們先聽聽瑞年的法子。
”武仁轉頭看向谷有田,“我看瑞年挺聰明,萬一他的法子行呢。

  有武仁的支持,谷瑞年大着膽子開口道:“武伯,爹。
咱們想各種法子,其實有一個法子最管用,那就是薄利多銷。

  “什麼是薄利多銷?
”武仁沒有做過生意不懂。

  谷有田卻懂。

  他也想啊,關鍵是這樣一來武記的利潤就不夠分的。

  谷瑞年不理谷有田,對武仁繼續說道:“薄利多銷就是我們把價格降低,很多人沖着低價來購買,購買的人多了總體的利潤就增加了。

  武仁一聽就覺得這方法好。

  那就降價,聚福來不就是靠打八折把人給吸引過來的。

  “咱們要把價格降的比聚福來低才行。
”谷瑞年說着從口袋裡掏出一張紙遞給武仁,信心滿滿的說道,“這是我昨日收集到的咱們鋪子裡有的商品在聚福來的價格,咱們就按照這個價格略低一些就能把顧客吸引來。

  谷瑞年心想不就是打價格戰嗎?

  他雖然沒有吃過豬肉卻見過豬跑,在他生活的世界裡崛起的商業巨頭不都靠價格戰打起來的。

  比如某團,某滴,某多。

  價格戰打到最後赢家通吃。

  到時候就能可勁收割,從而将前期的虧損補上。

  至于能不能打過聚福來,他認為隻要策略得當未必不能。

  和聚福來相比,武記是小本生意,能虧的起,聚福來那麼大的鋪子那麼多的商品不可能一直打下去。

  不過他真希望聚福來給他打,這樣他就能把聚福來給拖死。

  谷瑞年看了看外頭在聚福來排隊的顧客說道:“武叔,您看,但凡來聚福來排隊免費修補鍋碗瓢盆的人,都是貪便宜之人,咱們現在将降價放出去定然能吸引到顧客。

  武仁拿着單子,對谷有田說道:“瑞年說的對,咱們降價,我就不信不能把這些貪便宜的顧客吸引進來。

  谷有田皺眉,說道:“降價利潤就會低。

  依他這幾天對武仁的了解,到時候利潤分的少,他肯定又會覺得責任在他谷有田。

  降價可以,但他必須要讓武仁知道,降價就有可能虧損。

  谷瑞年說道:“爹,咱們不能猶豫了,先把人吸引進來再說。
顧客都不走進來,怎麼可能培養進武記的習慣,咱們現在就得讓這些顧客習慣走進武記。

  谷瑞年心裡想,說不定以後聚福來的顧客都是給武記作嫁衣的。

  武仁不再猶豫了,一錘定音的說道:“行,降價,但凡咱們鋪子裡的商品聚福來也有的,咱們定價都比聚福來低。

  武仁都這樣說了,谷有田也沒有什麼好反對的。

  實際上,谷有田覺得兒子說的有道理,降價促銷先把人吸引進來再說。

  現在顧客都不知道武記,得讓顧客知道武記才行。

  他卻不能下降價促銷的決定,萬一虧損武仁會讓他一力承當,他就要讓武仁來作決定。

  既然現在是武仁堅持要降價,虧損就和他沒有任何關系了。

  谷有田不愧是做過生意的,很快想出了如何将降價的消息放出去。

  不用多,隻撿顧客最常用的商品就行。

  比如針線,碗筷,磨刀石,麻繩

  這些常見的東西,大家對價格熟悉又敏感,一旦降價很容易吸引到顧客。

  于是他讓夥計在人群裡喊針線多少錢,碗筷多少錢

  這一招果然湊效,大家夥一聽确實便宜,比聚福來的還便宜,于是就有人動了心思去武記瞧一瞧。

  反正聚福來還沒有開門,先來武記瞧一瞧再說。

  很快,就有顧客拐到了武記。

  谷瑞年露出了微笑,谷有田這個便宜爹還不是要靠他的主意。

  如果這武記輪到他當家做主,他肯定要用大招。

  所謂的大招就是但凡在武記買的商品,一旦聚福來相同的商品比武記便宜,武記都會退差價。

  這一招下去,先不說能把全平川縣的人吸引來,就是這一噱頭也會讓武記名揚平川縣。

  等吧,等這兩天武記有了流水,武仁就會越來越信任他,到時候他把谷有田架空,武記他說了算。

  不蒸饅頭争口氣,他一定要讓谷有田後悔輕視他這個兒子。

  武仁看到顧客源源不斷的鑽進武記,高興的眉開眼笑。

  倆夥計不夠用,谷有田跑到後頭将谷豐年魏氏谷紅蓮等人都叫到鋪子裡招徕顧客,就連武家人也跟着一起招徕,畢竟生意好起來對大家都有好處。

  武仁贊了谷瑞年幾句,大家也就知道顧客之所以走進武記都是谷瑞年出的主意。

  賈氏一臉驕傲的看向谷瑞年,她就說自家小兒子聰明,果然如此。

  都是清河灣那地方克自己小兒子,一旦離開清河灣小兒子做啥都成。

  賈氏越想越覺得是這樣,谷瑞年在清河灣從出生到十歲,一直都普普通通,離開清河灣到南邊忽然開了竅;本來在南邊一直好好的,大伯哥去世小兒子一起回清河灣奔喪,再回到南邊出的主意就讓家裡的鋪子折了進去;更别提自打重回清河灣,小兒子遇到的都是倒黴事。

  一定是清河灣克小兒子,賈氏下定決心要讓谷瑞年留在平川縣。

  “大嫂,您看這籠布和篦子絕對比聚福來便宜。
您信我,若是聚福來比武記便宜,您來找我退差價。
”谷瑞年全然不知道賈氏的心事,在全力招徕一位看起來爽利的中年婦人。

  中年婦人看她說的懇切,說道:“那行,我買一套篦子和籠布。

  昨日她在聚福來看到過一模一樣的篦子,确實比武記略貴一些。

  本來她昨日就要買的,怎奈沒有了,貨架上是不賣的陳列品,讓她今日再來,務必會給她留一套。

  但現在聚福來還沒有開門,她等不及了,要趕回家蒸饅頭。

  谷瑞年開了一單,心情大好,眼睛一轉對中年婦人說道:“大嫂,籠布錢我不收你,我再多搭你一塊籠布,我有個事拜托你行不行?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