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滿頂着個丸子頭有點不好意思,元繡拉着她過去坐下。
元武湊熱鬧過來伸手捏捏她的小丸子笑誇,“小妹真可愛~”
元澄也點點頭,笑眯眯道:“阿姐真好看,大姐也好看!
”
這孩子以後了不得,看他多會哄人,誇二姐還順道把大姐誇了。
元滿暗自笑歎自家小弟往後娶媳婦兒是不用愁了。
在看到元澄也頂着個同款丸子頭後,元滿也就釋然了。
這邊二房一家人歡歡喜喜地用早飯。
劉氏端着碗筷,斜瞟一眼隔壁熱鬧的二房一家,心裡酸的不行。
做早飯時她從溫氏那得知他們一家要去鎮上賣布匹和繡物。
而二房留下來的那些東西就是劉氏眼熱的,可惜她不會繡活,更不會織布,所以呢,也隻能眼熱而已。
元銀寶瞧見隔壁一家的新衣裳,一早就惦記上了,于是也嚷嚷道:“阿娘,阿娘,我也想要新衣裳!
”
怎的一個個都有新衣裳,就他沒有呢?
元銀寶一早就想說了。
三房之前給大房的都是她們母女三人的舊衣裳,自然是沒有男裝的,所以元銀寶也就沒有舊衣裳撿着穿。
葛氏年前倒是給元大實一身布料,盯着讓劉氏抽空做好了。
所以阿爹阿娘阿姐都有,也不怪他委屈,不過他大哥元金寶也一樣沒有,隻是他像他爹多點,比較憨憨,從來不會開口說些什麼。
而元銀寶不出聲還好,一出聲正戳劉氏七寸,當場發火道:“要要要!
你啥都要!
我上哪給你弄去?
要怪就怪你爹沒本事,一樣上賈家幹活,人能拿獎賞,他就是個屁都沒有讨着!
我讓他去問你阿奶要布料!
他也不敢開口!
活該你這當兒子的穿破爛衣裳!
也要怪你阿姐沒本事,即不會繡活也認不清草藥!
咱們就認命吧!
”
劉氏常年活着葛氏的陰影中,也是被針對的最嚴重的,自然沒有逃過葛氏的影響,如今壓抑的反彈就是和葛氏一模一樣的嘴毒,就連語氣神情都有幾分相像。
簡直能叫她小葛氏了。
二房一家聽着劉氏陰陽怪氣的話沒人想搭話,其實他們一家都挺佛的,隻要不牽扯上自家,說一些不痛不癢的話他們也懶得搭理。
倒是元大實被說的難堪極了,男人最忌諱被女人當面數落不是或是說他不如别人,可是見二弟一家子在又不好發火,臉色青青紅紅,又惱又羞憤,重重哼一聲,飯也不吃了,甩筷子走人,任憑劉氏怎麼叫嚷也不回頭。
元銀寶見讨不到新衣裳還得被他娘臭罵一頓,當下也不樂意道:“分家分家分家!
還不如不分呢!
阿奶在都不曾直接罵我!
若是阿奶在我同她撒撒嬌,說不準她就給我做了!
”
說完也學着他爹摔筷子走人,将元小花吓的一哆嗦,元金寶也低頭不說話。
劉氏氣的跳腳,臉色通紅,罵罵咧咧,“成!
長本事了!
一個兩個的都走!
最好别回來了!
沒個本事氣性倒是一個比一個大!
你阿奶好你當初怎的不去要!
如今跟我說你阿奶好!
你阿奶若是還在你敢像這麼對你娘這麼對你阿奶?
!
小白眼狼的!
”
溫氏有心想勸兩句,但想起自個小閨女讓自己少插手大房的事情,細一想想,也明白劉氏對他們二房恐怕也有諸多不滿,心裡歎口氣,便也就不上去讨沒趣兒了。
劉氏罵罵咧咧一頓,見沒人搭理她也就忿忿歇息了。
“蠢死了,趕緊把東西吃了幹活去!
沒别人的腦子還不趕緊多賣點力氣!
趕明兒餓死你得了!
”最後再将元小花罵低了頭,劉氏這才摔下空碗筷,幹活去了。
元金寶也低聲催促妹妹,接着也起身離開,元小花開始快速地将碗雙手捧起,猛地把粥水往嘴裡倒,咕噜咕噜地努力咽着。
對她來說分不分家都差不多,不過是施暴者從葛氏變成她娘而已,隻有一點不同,就是她娘給她的食物要多些。
如此元小花便知足了,她悄悄看一眼那邊雖然不怎麼說話,但氣氛很是融洽的一家子,目光十分羨慕。
她羨慕元繡元滿和她同樣是女孩子,但是她們倆的爹娘都是好的,也羨慕元繡的一手好繡活兒,還有元滿的聰明。
元小花心裡頭有些難受,但明白是自己不能奢望的,所以吃完粥水後就趕緊起身收拾家人的碗筷和桌面。
倆家在同一地方吃飯,每回劉氏這麼鬧一通,氣氛實在尴尬,所以二房也就不再多說,個個埋頭吃早飯。
桌上的菜色依舊是一些腌鹹菜,水煮白菜,雜糧餅子,還有一小盆蒸雞蛋羹。
等吃完,元武收拾碗筷去洗,溫氏領着元繡把要帶的東西整理一下,元大碩出門想找輛牛車,也省的走路辛苦。
鎮上離這不算太遠,但一家子大小都不怎麼出門,擔心他們走不動,這才打算去搭個牛車,也就一人一個銅闆的事情。
隻是需要碰碰運氣,畢竟也不是每天都有很多牛車去鎮上的。
在這邊,牛可是個稀罕物,有錢才能養的起,隻因要去登記,可也是要交稅的。
等元大碩找到牛車,回來叫他們出門,一家子才把西廂房給鎖上,略微興奮地往村口處走。
元家正房和東西廂房外加大院門都是有鑰匙的,鎖頭是門自帶的一個小機關,鑰匙是一個鐵制的長小勾子。
插入門鎖後需要用點技巧開門,每把鑰匙都是不一樣的。
隻能說是最原始的門鎖,簡直是匠人的别出心裁,特别厲害。
元滿一家鎖好門後才興奮地出門啦。
青山村離鎮上不算太遠,有的孩子結伴去鎮上賣東西的也大有人在,也就他們一家被葛氏拘束着不讓去,所以孩子們興奮之餘當爹娘的心中總覺得酸楚。
元澄被元大碩抱着,小臉上有些畏懼,但眼睛透着好奇,四處打量着,村中的人也都好奇看着一家子。
有些村民好奇也不做聲,隻眼睛直往他們一家身上瞟,擦肩而過後就開始交頭接耳,嘀嘀咕咕地說着閑話。
有些村民倒是會經不住好奇,開口詢問一句,“喲,是大碩啊!
一家收拾這麼齊整這是要去哪呢?
”
伸手不打笑臉人,更何況人家也開口詢問了,語氣也客氣,元大碩便笑道:“分家前分了自家織的布,正準備拿去賣點銀錢換點油鹽回來。
”
“那是好事兒,那是好事兒。
”那精壯的老爺子樂呵呵地點頭,然後再扛着農具地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