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回到家也不過才下午三點多,雖然入冬了天黑的快但此時也還是亮着的,其實也就是才入的冬季。
等他們才把牛車趕進加工院子裡,正好趕上元銀寶過來報信,說是大房劉氏要生了,溫氏愣一下就連忙說要去幫忙,元大碩做為男子不好過去等,便同意了。
但孩子們新奇,還是都跟着溫氏和元銀寶朝老屋走去。
路上有村民瞧見他們形色匆匆便奇怪地詢問,得知劉氏生産也不奇怪,笑着就說了兩句好話沾沾喜氣。
溫氏他們顧不上别得,笑着含糊兩句就加快腳步去了,邊走她邊詢問道:“銀寶,你們産婆可請了?
”
元銀寶對自家多個孩子還是挺開心的,蹦蹦跳跳道:“我爹趕着去請了!
”
溫氏這才放心。
結果他們才踏進老屋大門,就傳來一陣嬰兒的啼哭聲,中氣十足,聲音嘹亮,一聽就是個有精神的。
旁邊路過的村民也嘿道:“喲,這聲音都勁兒啊!
一聽這孩子就是好的!
以後啊好養活還不容易得病!
”
元銀寶笑呵呵學着說:“借你吉言!
”
那村民又笑他在鎮上做買賣後嘴都甜多了也不再村裡亂晃了。
村民離開他們已經跑進去,溫氏一進去才發現産婆還沒來,劉氏就已經生下來了,前前後後時間居然這麼短。
元滿跟着她娘進去看時,滿屋子血腥味熏得她頭暈。
元武元銀寶他們就不能進來了,所以隻有元滿倆姐妹。
元小花正端着熱水手臂還搭着幹淨的布進來,這些日子以來的鍛煉叫她辦事也可靠的多,不會再遇事兒就動不動的哭,劉氏生産才發現小閨女變化有多大。
溫氏一見臍帶都還沒剪,連忙奔過去熱水洗手再洗酒水。
劉氏看着精神還好,到底生個三個這個便有經驗的多,瞧見他們還能笑道:“二弟妹你手巧,給我家小寶紮個好看的肚臍眼兒。
”
溫氏連忙笑着應好,這個并不難,畢竟産婆還沒來得趕緊了,萬萬不能耽擱,所以她定心就操作起來。
元滿才發現她娘雖然溫溫柔柔的但遇上事情真算鎮定的。
心裡不禁佩服。
她看着她娘和元小花配合将紅彤彤的新生兒給料理好。
元滿才發現果然是個大胖小子,哭聲也嗚哇嗚哇的。
劉氏看着高興得不行,雖然有點累,但也止不住她的歡喜。
等小娃娃被柔軟的布料包起給她時,她也毫不顧忌地開始解衣服喂奶,元滿還是有點不好意思看她。
元小花則是開始打理現場,元繡也連忙伸手幫忙。
因為這邊要坐月子,所以窗口都不能打開,好在是冬天。
劉氏也邊奶孩子邊笑道:“這孩子倒是懂事,除了最初鬧我後邊别提多乖了,天冷了坐月子也是福氣的很。
”
夏天坐月子就别提多難受了,冬日外邊冷呆在暖烘烘的被窩裡别提多舒服,确實是很多農家媳婦兒願意的。
溫氏笑道:“确實長的好。
”
劉氏喂了一下孩子就收了,見孩子被安撫好不哭了就招呼元滿看看,這丫頭有福氣,希望也能照應照應這孩子。
元滿便也上前看了看,紅彤彤的皺巴巴的,還閉着眼呢。
一點也不好看。
但她還是笑着祝福道:“小寶要平平安安地長大。
”
劉氏聽着很歡喜,笑道:“有你這丫頭的吉言保管平安。
”
元滿也笑了。
等元大實帶着産婆趕回來孩子都吃飽喝足睡着了。
但還是給人家包了封小紅包才讓産婆回去,人家也說了些讨喜的話,雙方都挺滿意的,元大實見又添兒子也高興。
兩房的男孩子們都等着看小弟,元大實便抱出去給他們看了,一個個也喜歡的很,又不敢驚醒小娃娃。
元大實隻揚言這孩子有福氣,趕上家裡日子好過的時候投胎過來,以後又不缺吃的,也不怕被冷着了。
屋裡的劉氏心裡也高興,決定要好好栽培這個孩子。
元大碩過來的時候也看了看小孩子,然後還給包了個紅包。
元大實代孩子謝謝二叔了。
劉氏要坐月子家裡的飯菜就沒有人做了,溫氏便說勻一個婦人抽空過來幫她做一個月,這讓大房一家都很感謝。
肉菜那些工序元小花幾個月的刻苦學習下來已經掌握了,所以這個有些人幫忙打下手就成,并不難。
正好元銀寶也能學一學怎麼做的,免得以後自己不會。
這邊男子下廚并不奇怪,鎮上飯館小攤或是酒樓都有男子掌勺的,也有夥計進出廚房打小工,清洗菜和肉。
所以并不奇怪。
隻有一部分老思想的人或者讀書人嫌棄身上會染上油煙味所以才會遠離廚房,以男人進廚房忙活為恥。
顯然元銀寶不是這樣的,他覺得能掙錢就行,要學就學呗。
伴随着劉氏開始坐月子,寒潮就已經一天天地來臨了。
幾乎每日都要比前一日冷上一點,甚至某天早上起床能看見房檐上的霜,寒風一吹過耳朵都快凍掉了。
好在元家上上下下四十幾口人的冬衣都趕了出來。
元滿家在買房的第二日就把自家的房契戶口本拿回來了。
大房一家也才知道他們已經把戶口都轉鎮上了驚訝得不行。
元銀寶直呼想去看看。
元滿一家看日子選中了臘月二十六日,是個極好的日子。
無論大房二房都挺期待的。
期間賣菜幹藥材的銀錢到手後又給新家添置了棉被枕頭那些。
還有姑娘家的梳妝台,零零碎碎的裝飾擺件花瓶什麼的。
再加上這麼青山村裡這麼多人的花銷,也就一直沒剩下太多的銀錢。
山坡上的雞鴨鵝繼續擴大來養,入冬後愈發肥碩了。
青山村裡陸陸續續有人過來買個一兩隻,吃好後覺得美味,雞油還多,補身子也很補,所以名聲漸大。
如今就連周圍的村子也有人過來買的,畢竟同樣的價位他們家的雞卻要好一些,所以人們就都過來買了。
元滿見山坡都開擴出來了,便索性又去跟人賣雞崽子的要了一批,加上自己空間的混一點出來直接投入山坡上。
如今也有上千隻了,但算算成本,每隻雞少說能賺個四五十文錢,畢竟菜葉或者山坡上的蟲子什麼的很好養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