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承恩這下點頭答應,心裡卻打定主意要去找周煜幫忙。
元滿毫不知情,隻覺得這下稍稍放心了。
此時。
台上的戲曲已經唱到最高點,周圍的氛圍也十分熱烈。
元滿看着他們跟約好似的,該捧場的時候使勁捧場,各種喝彩,叫好,還有往周邊打雜的夥計托盤裡扔打賞的,但是該安靜聽戲的時候也十分安靜地聽着。
這裡邊應該有某種潛規則,可惜她并不懂裡邊的行道。
花承恩後邊也看得入迷,又扔了一兩塊碎銀子出去。
元滿猜想最少也得二三兩了。
她也跟着看向台上,這下上邊的角兒又換了一個。
沒有先前的華麗打扮,這回打扮的是乞丐模樣,臉上妝容也紅一塊黑一塊的,應該扮的是醜角,專門逗人樂的,那步子扭呀扭地故意走得扭捏,也是搞笑。
元滿也确實被逗笑了,覺得那唱的朗朗上口的曲兒也有意思。
台下的看客們也是捧腹大笑。
這一趟她來的挺值的。
*
不知不覺就到了該回去的時候。
花承恩親自送元滿到她熟悉的路段,這才和她笑着各自分别。
元滿目送這小子歡歡喜喜地離開,然後搖頭笑笑。
她心裡打算等下回去空間淘一淘,看看有沒有能送他的東西。
元滿不喜歡占别人的便宜,也不喜歡欠人情,她一向能還則還了。
直到花承恩的小身影消失在路口,她才轉身找牛車去了。
如今已經過了晌午,鎮上的人流量還是不少,行人來來往往。
特别是一個七歲的小姑娘在一群大人裡邊穿梭挺不起眼的。
元滿将小背簍往前邊背,裡邊是她賣山貨得來的一百三十文錢,這會兒隻剩下她自己獨行,還得小心點。
結果還沒走幾步,突然被人叫住了,來人還是個熟人。
“滿姑娘!
滿姑娘!
”
元滿轉身一看才發現是施紡的打雜夥計,也是跟她家買過菜,說是要給他生病的老娘吃的那個孩子。
“阿布?
”元滿笑着跟他打招呼道:“你這會兒下工了?
”
“沒呢,我剛出來給人送完布,這不是瞧見滿姑娘你了麼?
”阿布小跑過來笑得熱情道,然後沒等元滿奇怪地詢問出口,他便解釋來意,不好意思撓撓頭笑道:“是這樣的,我家娘親吃着你們家的菜覺得特别好吃!
又正好遇見你,所以我就想問問你家裡還有沒有貨呢?
”
元滿明白過來,笑道:“有的,家裡的菜都是一批批種的,這兩日天氣好點應該還會下種,應該不會斷的,你要多少?
我下回過來給你捎過來!
”
元滿她家最近第一波雨期也趁着雨小的時候來過幾回賣菜,但并沒有走到施紡那邊,阿布又沒有撞見她家,所以買不到也正常,正好她這兩天還打算再來,順道給他帶上一點也沒事兒。
阿布聽見如此很高興,連忙道謝:“謝謝滿姑娘了,你真是幫我大忙了!
我阿娘自從吃了你們家的菜後對别的菜總是嫌棄的很,就是吃着沒滋味,隻誇你們家的菜好吃!
”
他這話說的真誠且帶着些無奈,誰知道他娘還挑上了。
這種時候菜本來就難得,他娘還得要元滿家的菜,可叫他頭疼,倒也不是元滿家的菜比較貴,隻是他也不好找她啊。
恰巧今日碰上了,他也終于松口氣,他又不好意思道:“那個,滿姑娘我能跟你商量件事兒麼?
就是你以後過來的時候能不能過來施紡一趟,給我捎點菜來,我長期跟你買。
”
元滿聽見一單小生意上門,也是順路的事情,當然沒有拒絕,笑道:“當然可以!
我還得謝謝你幫襯我家生意呢!
”
阿布對此十分高興,又跟元滿道了好幾句謝才離開。
元滿笑笑,覺得這孩子也是禮貌的很,他幫襯她家的生意呢,還這麼客氣,當真是人和人是不一樣的啊。
她突然想起村裡那些長舌婦,心裡一陣煩悶,還是得趕緊搬過來鎮上的好。
元滿一邊思忖着,一邊往牛車那邊走,老大爺還在那載客。
她在那邊等了一會兒才順利搭上牛車回村裡。
這一趟出行挺麻煩的,元滿又琢磨着要不要先買個代步工具?
不然總搭别人的車也是麻煩的很,還得等人。
她越琢磨越覺得這事兒要緊,以後賣菜什麼的也方便。
于是元滿到村後将車錢一付就急急忙忙地跑回家去。
将後邊巴拉巴拉說了一路的婦人甩到身後。
今日難得的好天氣,雖然不是大太陽,偶爾會被雲朵擋住陽光,但對于這些連綿不斷的雨天來說已經足夠慶幸。
因此今日下午的時候天也還算亮堂。
元滿到家時,她大哥阿姐小弟還沒回來,阿爹也不在家。
依舊是小黑第一個跑出來歡迎她回家。
元滿先是蹲下跟它玩了一下,将它歡喜地不停地蹦哒。
西廂房小廳裡的溫氏聽見小閨女的聲音,不禁笑着招呼道:“阿滿回來了?
快進來吧!
别在外邊玩兒。
”
元滿又摸了一把狗頭,然後才答應道:“诶!
我這就來了!
”接着路過小廚房的時候還是從水缸裡邊舀點水洗洗才去找她娘。
西廂房小廳。
元滿領着小黑邁進門就笑着對她娘道:“阿娘我今日賣了一百三十文呢。
”
溫氏頭也不擡地笑着誇她就是厲害。
元滿将小背簍放下,從裡邊拿出錢串子又道:“對了,阿娘你還記得施靈家老店裡的那個夥計嗎?
叫阿布的!
”
溫氏這會兒得空擡頭看一眼元滿,奇怪道:“诶,記得呢,是那個孝順孩子,跟咱們買菜的那個對吧?
”
元滿點點頭,答到:“對啊,路上我又碰上他了,他讓咱們下回再去鎮上賣菜就去施紡一趟,順道給他帶點菜!
”
溫氏停下手裡的活兒開始收尾工作,答應道:“那成啊,正好我這匹布也織好了,下回一塊兒帶去賣了吧!
”
元滿笑着答應了,又想起鞠菊的事情,便索性将錢串子放好跟着她娘閑聊起來,溫氏對此十分感慨,又誇了元滿幾句做的好,這麼可憐的人家能幫就幫吧。
元滿倒是沒有再反駁她娘,在不影響自身的情況下幫幫忙也是可以的。
娘倆就這麼有一句沒一句地拉家常,這也是元滿從前奢望的。
回家能有人陪她說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