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男生 武俠仙俠 叩問仙道

人間世 第一千八百三十章 道

叩問仙道 雨打青石 9919 2025-03-21 14:07

  和這些戰利品相比,秦桑最大的收獲是對功法、對殺道的領悟。

  他将物品分門别類收好,靜坐入定,運轉功法,默默體會那一戰中的感悟。

  斬殺青狐聖王。

  逼夏侯自爆。

  新仇舊怨一并了結。

  更重要的是,自己傾盡全力,力克強敵,奪得至寶的那種暢快。

  每每回想,秦桑直欲長嘯抒懷。

  秦桑體會到了,創出《元神養劍章》的那位前輩,在化神境界的心境。

  他不欲殺,亦不懼殺。

  劍出了因果,收鞘拂衣去!

  這種心境,昭示着那位前輩的道,亦是功法之道,體會心境,将極大有助于秦桑參悟功法。

  回顧往日的修行,元嬰之前,殺戮不休,殺氣沖天,凝殺符而功行無礙,小境界之間沒有瓶頸。

  元嬰之境,秦桑卻是依靠屍花血珀和佛骨舍利兩種外物突破,并沒有感受到功法對自己的幫助。

  現在想來,非是秦桑未曾領會功法中的道,而是那位前輩正在殺戮中掙紮,處于迷茫,在殺與不殺之間遲疑不決。

  這種迷茫,亦是對道之迷茫。

  鬼母有言,元嬰乃入道之初,誠哉斯言。

  最終,那位前輩确立了自己的道,收劍入鞘,步入化神!

  體悟那位前輩當前的心境,便是道之指引,對參悟功法有極大幫助。

  那麼,煉虛之上,那位前輩會作何選擇?
是延續此道,還是又有新的蛻變?

  還有,《天妖煉形》的道是什麼?

  秦桑心中一動,思及《天妖煉形》,此功法最大的特點便是在元嬰期誕生法相虛影。

  如今,秦桑知曉了法相的強大,本應是煉虛後才能獲得的大神通。

  自己獲得法相如此之早,許和青鸾精血有關,但尋常功法肯定做不到。

  法相,或許就是此法之道。

  入道之初便有道之指引,為修行者指明方向,避免誤入歧途。

  這,或許就是頂級功法和尋常功法的區别所在!

  收攏翻飛的思緒,秦桑又回到《元神養劍章》,細細體悟之後,不由欣喜。

  不出所料,此戰收獲極大。

  他的對手裡不僅有化神後期強者,還有仇家,皆死于他手。

  換做旁人,在化神初期,面對化神後期強者隻能逃命。
可想而知,此戰對秦桑參悟功法的幫助有多大。

  盡管修為未至,秦桑隐隐感覺到,至少在突破化神中期前,不會有多少波折了。

  秦桑從入定中醒轉,起身走出洞府,在花田巡視一番,采撷新成熟的花露。

  接下來,自己要做的是專心苦修,突破化神中期,估計也不會太難!

  小小插曲之後,秦桑繼續療傷。
這次傷勢恢複的很快,不到一月便已痊愈。

  到此時,秦桑方才将五行冕取出。

  此寶是這一戰中,秦桑在功法感悟之外最大的收獲。

  五色光華映照洞府,五色冠冕靜靜懸浮。

  秦桑斂目,引動籠罩五行冕的神識,正要動作,忽然停下。

  思索片刻,他取出一些陣旗立在四周,布了個防護大陣,又施展出大金剛輪印,青鸾法相嚴陣以待,終于放心。

  神識小心探入五行冕。

  器靈似是感覺到了外力侵入,傳出異常波動。

  秦桑心中一緊,緩了一緩,好在他主動接受魔念侵襲,模仿器靈的氣息,沒有引起敵意。

  他的動作更加輕柔。

  在秦桑的感知中,他好像穿過了一層層混沌的氣息,向一團充斥着混亂和瘋狂的光靠攏。

  這團光正是魔靈。

  确切說是魔靈、諸無道元神、魔魂三者融合的産物,此刻已經不分彼此。

  ‘看着’這團光,秦桑遲疑起來,照莫行道的說法,它們之間的吞噬是由魔靈主導,可秦桑感知不到魔靈的靈智存在。

  秦桑感知良久,有了一些明悟,可能等吞噬徹底完成,三者合一,會誕生新的靈智。

  至于這個靈智是否還是原來的魔靈,誰也說不清。

  “我應該能夠做些什麼……”

  秦桑心中暗忖。

  外人不敢幹涉魔靈的吞噬,最大的原因是擔心被魔念所污,他則不懼,可以肆無忌憚以神識接觸,設法引導魔靈吞噬。

  魔靈的靈智混沌也有好處,正如一張白紙,能夠肆意塗抹。

  在引導魔靈吞噬的過程中,悄悄留下印記,潛移默化讓魔靈認可自己,甚至達到令魔靈認主的目的。

  倘若此寶能夠蛻變成後天靈寶,無疑是未來的一大臂助。

  值得一試!

  當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肯定難度極大。

  秦桑隻有初步的想法,如何付諸實施,尚須深思熟慮。

  而且過程勢必非常漫長。

  在吞噬完成前,有沒有辦法禦使此寶?
或者自己創造一種禁制?

  即使隻能發揮部分威能,對自己的實力也是不小的提升。

  逆五行神光一擊重傷夏侯,可見此寶的威力已然今非昔比。

  秦桑凝神思索,考慮種種可能。

  不久之後,他開始認真嘗試。

  靜谧的洞府中,五色光華明暗不定,映照出時而恍然時而皺眉的面龐。

  時間悄然流逝。

  ……

  鏡面空間之戰的一年後。

  秦桑第一次走出花田,決定帶着莫行道離開孽原。

  常人很難在治壇停留這麼久,秦桑将執劍真人送他的穩固元神的丹藥送給莫行道,讓他服用,以打消他的疑慮。

  不過,在離開前,他反其道而行之,先往治壇深處行去。

  特意避開鏡面空間,秦桑從另一個位置深入,來到一處較為開闊的空間。

  莫行道變成翠鳥,立在他左肩。

  “去那!

  莫行道擡起翅膀,指向秦桑右側。

  秦桑依言行動,有驚無險穿過幾處幻景,肉眼看到一團巨大的玄黃之氣。

  玄黃之氣聚攏成團,整體狀如雞子,内部有濃淡之别,可以看出玄黃之氣流動的軌迹。

  秦桑凝視良久,先讓莫行道回到箓壇,催動大金剛輪印,身現琉璃寶光,邁步而入。

  進入玄黃之氣的刹那,秦桑感覺到一股重壓臨身,此力之大,遠超鏡面空間的吸力。

  ‘咔咔咔……’

  肉身強悍如他,骨骼竟發出陣陣爆響,似要被壓碎。

  秦桑悶哼一聲,毫不猶豫喚出青鸾法相,法相之力入體,抵抗重壓,繼續前行。

  好在這裡沒有其他危險,秦桑順利穿過玄黃之氣,不由松了口氣。

  到這個位置,他已經感到吃力了,不知距離飛升之路還有多遠。

  後面勢必步步維艱,須從長計議,他這次是要莫行道指明方向。

  再次喚出莫行道。

  莫行道隻看了一眼,立刻被一處幻景吸引,驚聲道:“那裡!
我記得!
我被甩入此界時,見過這種赤金靈針!

  順着莫行道的視線,秦桑看向左前方的上空,映照出一種異象。

  治壇穩定之時,大部分幻景,在外界看非常平靜,進入其中方知危險。

  那裡則不同。

  肉眼能看到有一赤一金兩種細針,每種都數以百萬計,呼嘯着沖向對方,彼此攻伐。

  秦桑靠近,細看了一陣,不由一陣失望,眼前的異象其實是虛假的,此處幻景特殊,從别處映射過來的景象,真正的赤金靈針不在這裡。

  不過,這也是巨大的突破,隻要探清幻景映射的根源,便能鎖定赤金靈針的位置。

  二人對視一眼,均有希冀之芒。

  秦桑看出赤金靈針不在附近,一時難以企及,遂放棄深入,帶着莫行道退了回來。

  一人一傀很快來到治壇邊緣,藏身祥雲中,觀察外界。

  秦桑往返多次,沒有發現異常,這次也是一樣,但還是等了一年。

  在祥雲之巅,運轉天目神通,居高臨下,極目天外,并無煉虛天象。

  他隻怕鴻羽子請來大真人。

  一番觀察後,秦桑試着走出祥雲,立刻調轉方向北行,繞了一個大彎,轉道往南。

  一路順遂,直達具山治。

  如今,鬼方國格局大變,妖神的地位節節攀升,尤其敢于進入孽原收攏信徒的妖神,很受尊崇。

  因為和蛇妖的關系,狽妖在妖國的地位水漲船高,被奉為國師,有多處别府。

  一處别府中,此時多了兩個陌生人。

  秦桑揮手屏退狽妖,打量着别府,颔首道:“此地幽靜,委屈莫道友暫且容身。
我會幫道友搜集鑄壇之物,希望道友能夠盡快恢複實力。

  莫行道在道庭受過法箓。

  他本尊隕落,分魂尚存,箓壇雖毀,法箓不會丢,可重鑄箓壇。

  道庭肯定回不去了,隻能藏身妖國。

  “大恩不言謝!

  莫行道深施一禮,沉聲道。

  秦桑聞言一笑。

  某種意義上,莫行道和他有些像,時刻保持着警惕,很難信任别人。

  想必,莫行道不會輕易說出這種話。

  秦桑沒想過挾恩圖報,隻當一場交易,莫行道已經被他遠遠甩在後面,自身尚且難保,何談報恩?

  魂融傀儡,他還能走多遠呢?

  想必莫行道也明白這一點,報恩之語無法說出口。

  “道友不忙謝我,需先立個因果誓言。

  非是秦桑不信任莫行道,實則幹系重大,此戰又牽扯到鬼方國和道庭的高層,不可不慎重。

  莫行道當即應下,“該當如此!

  二人設壇焚香,立因果誓言,此後精誠協作,共同尋找飛升之路。

  誓言完成,秦桑拱手道:“秦某還有瑣事,不便久留,我們後會有期!

  “道友慢走!

  莫行道送走秦桑,環視别府,伫立良久。

  府外,秦桑交代了狽妖幾句,遂獨自西行,沿途不停,抵達壺中島,齊大師府邸。

  得知秦桑來訪,齊大師快步走出火室,一臉埋怨道,“道友這次離開太久了!

  秦桑打量齊大師,皺眉想說什麼,卻被他一把拉住手臂,匆匆走進火室。

  “這些年,貧道冥思苦想,又有新的想法,快将回風甲取出來,”齊大師迫不及待催促秦桑。

  秦桑歎息,取出畫卷,“回風甲毀了,卻是浪費了大師的心血。

  齊大師呆了呆,不驚反喜,猛一拍手,“着啊!
貧道早就覺得回風甲與真寶殘片有幾處不契合,那次開爐有些莽撞,就怕你不舍得此寶。

  他卻不想想秦桑遇到了什麼危險,連寶甲都毀了,一心系在真寶殘片上。

  齊大師探手抓向真寶殘片,卻被秦桑按住,疑惑的擡起頭,見秦桑一臉嚴肅。

  “大師此劫可有把握?
”秦桑沉聲問道。

  他從齊大師身上感應到了天劫氣息。

  聽到此言,齊大師臉上的狂熱漸漸消退,最後搖頭苦笑,“上次天劫,貧道豁出老臉求來一門渡劫秘術,九死一生,算是白撿了三百年。

  秦桑眉心緊蹙。

  和齊大師相交多年,此人幫他煉制的回風甲屢屢助他脫險,秦桑對齊大師很欣賞。

  他年歲不大,鮮少為四九天劫煩憂,沒有刻意搜集過渡劫之寶。

  無相仙門的渡劫之陣需特定的寶物,且是針對三災之劫。

  可惜齊大師距離元嬰後期巅峰還有很長距離,剩下的時間不夠了。

  齊大師自陳遇到瓶頸,修為停滞多年。

  此人醉心于煉器,恐怕也很難靜心修行,否則傳他天玲珑煉制之法,或有一線可能化神。

  齊大師深吸一口氣,“道友莫為貧道煩憂。
貧道之志,道友當知。
貧道此生無望煉出靈寶,将真寶殘片煉成寶甲,足可寬慰平生,死而無憾!

  秦桑凝視齊大師的雙眼,“道庭或許有渡劫寶物傳下,貧道積攢了些許功德……”

  話音未落,齊大師忽然起身,不由分說,深施一禮,“望道友成全!

  比起死,他更怕死而有憾!

  餘下時光,他甯願不惜一切煉制出畢生最得意的作品,含笑九泉。

  秦桑默然良久,輕歎一聲,微微點頭。

  齊大師露出笑容。

  “此物便放在大師府邸,貧道等大師的好消息,”秦桑親手将真寶殘片送入齊大師手中。

  “定不讓道友失望,”齊大師愛不釋手翻看畫卷,“開爐之時,還需道友相助,道友如果能等,暫定三十年後。

  “一切聽大師的安排。

  秦桑應道,語氣沉重。

  接下來,秦桑留在齊大師府邸,與之探讨煉器之道,讓齊大師大膽去做,任何難處都由他解決。

  十多天後,秦桑留下大量靈材,又去劍心島拜訪執劍真人。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