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亂!
站在山頂,看到山後景象,所有人不約而同冒出一模一樣的想法。
即使站在最高點,也無法看清太多事物。
無相仙門内不僅雲霧缭繞,霧海中更是五光十色,各種禁制、靈陣的光芒閃爍不定,還有無數法劍在虛空遊蕩,到處充滿亂象。
衆人催動目力,隻能夠模糊看到重重山影。
無相仙門平添了幾分神秘莫測的氣息。
山頂被開辟成平台,根據殘存的痕迹判斷,原本是從這裡進入無相仙門。
平台上建造有一些傳送陣,應該是通往無相仙門不同的位置,一切都井然有序。
每個傳送陣後方都有石碑标注。
隻不過,這些傳送陣早已被從對面毀掉,不可能修複了,石碑當初肯定也有禁制保護,現在也盡剩些殘碑。
通過殘碑保存下來的文字,能夠找到諸如谷、殿、閣等字迹,但大部分是些碎片,隻能大緻猜測這些地方的作用。
在平台中心位置,有幾個傳送陣位置明顯很重要,其中一個石碑恰好保留了完整的字迹——土相殿!
還有四個傳送陣,和土相殿傳送陣一起,拱衛在一個傳送陣周圍。
蘇子南手指這幾座傳送陣,“按照諸道友之前的說法,這些應是無相仙門的核心,這個無名的傳送陣被五行之殿環衛,可見地位之高。
無相仙門至寶五行冕,就是存放在這裡吧?
”
他邊說邊用問詢的目光看向諸無道、怪臉人等人。
怪臉人不予理會。
諸無道不願現在和蘇子南翻臉,邊觀察無相仙門邊答道:“當初無相仙門遭遇滅門之災,傳承散落,五行冕不知所蹤,誰也不清楚流落到何處。
可能還保存在遺府的某個地方,至寶蒙塵,也可能已經被人帶了出去……”
“既然如此,五行冕便是無主之物,誰得到便歸誰所有。
到時候,諸位切莫聲稱‘自古以來’,糾纏不放。
”
蘇子南語氣一頓,見諸無道點頭,滿意的笑了笑,“義父為我講述修仙界秘辛時,竟沒有提過關于五行冕的隻言片語,若非諸位言之鑿鑿,蘇某着實不敢相信,無相仙門鎮派之寶是個沒什麼名氣的寶物。
”
“若人盡皆知,老朽豈敢用五行冕召集仙門後人?
”諸無道似乎是看到了他要找的東西,緊緊盯着一個方向,“五行冕隻是無相仙門所有鎮派之寶中的一個,是最鮮為人知的,當年也隻有各脈真傳知曉……”
原來,蠱神教供奉的怪異雕像,頭上戴的王冠用五枚粗糙的玉片貼合而成,正是五行冕的形象。
諸無道傳播蠱神教,用五行冕形象号召隐藏起來的無相仙門傳人。
在諸無道到處觀察的時候,其他人也在努力分辨無相仙門裡的種種景象,猜測是哪種秘地,收效甚微。
唯一能确定是,東北方向仙禁重重,重巒疊嶂,亂景也無法完全掩蓋一派仙家氣象,定是無相仙門重地!
五相殿大概率在那個方向。
諸無道找到目标,一馬當先向山下掠去。
根據一路上的表現,論對無相仙門的了解,在場的無人能出其右,衆人立刻緊追諸無道下山。
“咦?
禁空禁制變弱了。
”
掠出不遠,莫行道最先發現新的變化,身影一縱,飛離地面兩丈高度才感受到壓力,有被法劍鎖定的感覺。
衆人紛紛嘗試,果然如此。
背劍人凝視前方,沉吟道:“無相仙門的混亂不僅存在于表象,這裡的禁制和靈陣也無法用常理判斷,有的地方禁制之力弱一些,能飛高一點兒,有的地方強一些。
”
“不錯!
”諸無道身影不停,頭也不回道,“諸位還是小心為上,萬一引發異變,還會波及其他道友。
”
衆人從善如流,繼續低空飛馳。
掠至山腳。
山下是一大片荒涼石灘,一眼看不到邊,石灘裡滿布碎石,不生草木。
諸無道飛進石灘,忽然停下,低頭看了一眼,探手抓起一塊森白色的碎石。
這哪裡是什麼石塊,分明是一種被精心煉制過的靈材碎片,但又不像法寶殘片。
茫茫石灘,到處都是這種碎片。
數量之多,無法計數。
其他人也發現石灘的真正面目。
就在這時,石灘表面的碎片忽然輕顫起來,地下傳來‘隆隆’的悶響聲,如同大地的脈動。
“什麼聲音?
”
蘇子南面色微變,有種不妙的預感。
他雖是化神傳人,在無相仙門也不敢掉以輕心,這裡可不是化神道場這麼簡單,有太多未知的存在。
地下震動的幅度越來越大。
‘砰!
’
地面突然爆炸。
緊接着,密集的爆炸聲在石灘上不斷響起,‘砰砰’聲中,碎片橫飛,一道道奇形怪狀的影子沖了出來。
在這些影子出現之前,諸無道等人沒有察覺到任何活物的波動。
影子沖出石灘,沒有叫聲,身上也沒有醒目的氣息,齊刷刷轉向諸無道等人。
“戰陣傀儡!
”
諸無道認出影子的來曆,神色一沉。
影子原來都是無相仙門制造的傀儡,被造成各種形态,在戰陣裡可以達到最佳的配合效果。
這是純粹的殺戮機器,為戰陣而生,感知到有人入侵,便會無差别攻擊所有敵人。
諸無道雖得到無相仙門傳承,但無法控制遺府,這些戰陣傀儡不可能認得他。
傀儡的眼睛空洞無神。
被這麼多傀儡盯着,縱使他們修為高強,心神也不由得發緊。
下一刻,破空之聲鋪天蓋地!
‘嗖!
嗖!
嗖!
’
衆人隻覺眼前一暗,戰陣傀儡狂湧而來,石灘上方頓時黑壓壓一片。
他們靈覺敏銳,感知到這些傀儡個體實力并沒有多強,而且很多缺胳膊斷腿,殘破不堪,無法組織起完整的陣形,威脅不到他們的性命。
可是,傀儡的數量太多了,他們的幫手都落在後面,隻能孤軍奮戰。
“沖!
”
無須諸無道提醒,其他人都明白他們隻有一個選擇。
一時之間,蘇子南等人紛紛祭出各自的法寶,各展神通,沖進石灘,欲從傀儡中鑿出一條路。
他們皆是頂尖強者,揮手便能滅掉一小片傀儡,将傀儡打回碎片。
不料,石灘裡的傀儡似乎無窮無盡,打殺不完。
而且他們失去合作的基礎,都在防備彼此,各自為戰,應付起來需要費一番心思。
蘇子南的速度不快不慢,和衆人都保持着距離,包括莫行道。
他右手微擡,指尖纏繞五根龍筋,連着龍筋絲網。
龍筋絲網如蝴蝶翻花,裹住一片片傀儡,龍筋緊繃,便将傀儡絞殺成碎片。
蘇子南臉上并沒有吃力的表情,目光閃爍,不動聲色從諸無道等人的背影上掃過,在沉思着什麼。
就在這時,蘇子南忽然心有所感,猛然擡頭!
上空雲霧蕩漾,不知何時生出點點亮光,在雲霧裡明暗不定。
此種景象,他們剛剛見過,乃是法劍被驚動,即将攻擊的迹象!
他們進入石灘,不僅喚醒了傀儡,連法劍殺陣也一并驚動了。
蘇子南暗叫不好,手指連彈,血光飛射,在頭頂合攏,幻化成一枚血牌,接着血牌‘砰’的一聲破碎,一道肉眼可見的血環橫掃而出。
被血光觸及,傀儡的關節仿佛被鏽住,速度頓時慢了下來。
蘇子南右手急甩,龍筋絲網在頭頂鋪開,締結成一道防禦。
與此同時,上空呼嘯之聲大作。
法劍如林,從天而降!
霎時間,所有人的身影都消失了,被淹沒在法劍和傀儡的海洋裡。
諸無道頭頂金光鏡,硬接法劍沖擊,全身金光彌漫,震飛近身的傀儡,堅定不移向他看準的方向強沖。
他目标不是衆人方才認定的,東北方的無相仙門重地,有些偏移,奔向正北。
自從進入石灘,背劍人便緊跟在諸無道身後,翻來覆去使的都是重劍。
他用劍使刀訣。
招式怪異,威力卻不弱,而且可以防止被人窺探出身份。
重劍勢大力沉,在傀儡群中如入無人之境。
法劍襲至,背劍人在混亂中依舊保持冷靜,寶劍環身疾斬,刀芒連閃,整個人仿佛籠罩在刀籠裡,鎖定諸無道。
另一邊。
怪臉人和泣靈洞主不知何時走到了一起。
泣靈洞主頭頂紅花。
這件寶物射出寶光,便能将傀儡震飛,變成吸力,則能吞沒法劍,妙用無窮。
不過,表現最輕松的當屬怪臉人。
他腳不沾地,踩在一根粗如蛟龍的藤蔓上,藤蔓兩端都深深刺入地底,帶着怪臉人起伏向前。
一旦傀儡靠近,藤蔓上便會放射出細一些的藤條,将其纏住,直接拖進地下。
法劍降臨時,怪臉人的反應和蘇子南有些像,無數藤條射向上方,在頭頂編織出一張藤網。
看了眼諸無道的位置,怪臉人傳音道:“有勞洞主跟緊諸老魔,我先去一趟木相殿,取得那門秘術,便立刻趕去會合。
”
泣靈洞主聞言露出不滿之色。
怪臉人察覺到泣靈洞主的心思,隻得多解釋了幾句,“諸老魔笑裡藏刀,須防備他在開啟通往天同殿的傳送陣後動手腳,落入他的陷阱。
這門秘術也是勢在必得,重要性不次于仙殿。
諸老魔要去的地方和木相殿不是一個方向,隻能分兵兩路。
我已經用心魔誓言和因果誓言對洞主立誓,洞主還有什麼不放心的?
諸老魔的徒子徒孫還未到,洞主隻要注意防範,定當無虞。
”
最終,泣靈洞主聽從怪臉人的建議,獨自追着諸無道去了。
怪臉人凝望片刻,腳下用力一點,藤蔓當即掉頭,奔向正東而去。
白袍人位于所有人最後面。
被傀儡和法劍包圍之後,白袍人比其他人都要謹慎,立刻放緩速度,全身水汽蒸騰,幻化出一副由水組成的厚铠。
铠甲看似柔弱。
‘噗噗’聲不斷響起,傀儡和法劍都能撼動铠甲,但無法穿透,牢牢将白袍人保護在裡面。
他不疾不徐,即使失去諸無道的蹤迹,也沒有加快速度的意思。
甚至最後他停了下來,等了一會兒,悄悄遠離其他人。
莫行道應是所有人裡對無相仙門了解最少的,不久前才開始搜集無相仙門種種消息,蘇子南還能從鹿老魔口中聽到一些秘辛。
他和蘇子南合作的約定,在闖無妄殿後便結束了,後來一起受諸無道邀請,又暫時結盟,蘇子南可不會将秘辛告訴他。
除了五行冕,他不清楚無相仙門還有什麼寶物。
不過,莫行道認定一點,跟定諸無道不會錯!
一番猛沖,諸無道終于沖出石灘。
前方是一條峽谷,荒草叢生,看起來也不是善地。
諸無道不管身後跟蹤之人,腳步不停,毫不遲疑沖進峽谷,很快背劍人和泣靈洞主也先後進去。
當莫行道沖出石灘,意外發現失去了蘇子南的蹤迹。
此人竟沒有跟上來,不知去了哪裡。
思索少傾,莫行道決定不管蘇子南,獨自行動。
……
山頂閃出兩道人影,正是紫雷真人和嶽淩天。
二人俯瞰山下。
石灘變成傀儡和法劍的海洋,太過混亂,分辨不清其他人的動向。
嶽淩天觀察石碑時,紫雷真人取出一枚玉符,捏在手心,略作感應,道了聲走,閃身進入石灘。
嶽淩天緊随其後。
臨行前,嶽淩天回頭望了眼身後,眉心微蹙。
雲龍生變,不知華沉子還能不能及時趕到。
……
紫雷真人和嶽淩天進入石灘不久,秦桑登上山頂,同樣發出‘好亂’的感慨。
“禁空禁制、法劍殺陣、傀儡海……當年已經打上無相仙門的山門了,估計是在戰争發生時強行封閉山門,這些禁制陷入沉寂。
如今重啟,感應到生人的氣息,又被喚醒……”
秦桑根據這些迹象分析當年發生的事。
無相仙門的前輩倉促封閉山門,說明山門裡的很多寶物都沒來得及移走。
掃視一圈,秦桑不急于下山,查看石碑上的字迹。
“土相殿……什麼茗樓……咦?
琅嬛……”
秦桑眼睛一亮。
傳說琅嬛乃是天帝的藏書寶庫。
無相仙門肯定不會胡亂命名,所謂琅嬛,應是宗門内藏經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