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八零軍婚,大院飛來金鳳凰

第392章 該跳還得跳

  “知道了”是個什麼意思?

  那就要看收信的人怎麼解讀了。

  李衛國一副勝券在握的口氣讓二連與三連打好配合,秦勇回他一個“知道了”,這是答應還是不答應?

  以李衛國自我感覺良好的狀态來說,那毫無疑問就是秦勇聽從了他的意見。

  可秦勇真的是這個意思嗎?

  随軍參謀也有點拿不準:“秦連,這‘知道了’......是啥意思,是同意還是不同意?

  秦勇無賴地抓抓臉,趕走圍着自己打轉的蚊蠅:

  “啥意思?
就字面意思呗。

  話是這樣說,秦勇接着又下令将往前擺出的防守陣型往回收了兩百米遠。

  三連的偵察兵拿到二連的回信,連同二連退兵的消息一同報告給了李衛國,李衛國臉上堆笑,滿眼精光,他就知道秦勇不會拒絕他的盛情邀請。

  二連在三個連裡一向都是最弱的存在,如果二連不和三連聯手,這次冬訓隻能墊底,和三連聯手淘汰一連,還能落個老二的好處。

  三連的随軍參謀還是不贊同李衛國的做法,李衛國卻說他死腦筋,對待演習當然就得像對待真實的戰役一樣認真,演習的對手就是戰場上的敵人,對付敵人的方法怎麼有效怎麼來,還分什麼陰謀陽謀,取得勝利就是好謀!

  因為随軍參謀老是在一旁發表一些李衛國不愛聽的意見,開作戰會議的時候李衛國随便找了個理由把參謀支走,拉着三個排長一頓研究布局,很快把兩個連隊如何配合布局拿下一連的作戰方案研究了出來,天黑前就讓偵察兵又給二連送了過去。

  沒過多久,偵察兵又帶回一張紙條,上面還是三個字“知道了”。

  李衛國還跟三個排長笑話秦勇,去年團部組織軍官上黨校培訓文化知識,秦勇就找各種理由請假,問他就是屁股一坐到教室的闆凳上就頭疼。

  依李衛國的話來說,秦勇就是腦子裡沒東西,所以才想不出什麼好點子,當然隻能聽他的安排,連點有用的意見都提不出來,隻知道回“知道了”。

  二連那邊,幾個排長圍着問秦勇:

  “連長,咱們真聽三連的,等一連出現的時候派出小股兵力去吸引一連的主力,再邊戰邊退到約定位置,再與三連主力一起圍剿一連?

  “憑啥要咱們去吸引一連主力啊?
那不是損失咱們的戰力嗎?
那拿下了一連,三連轉身就得對付我們了吧?

  秦勇摸着小胡子,臉上帶着嘲笑的意味:

  “李衛國這是當我傻呢,他自己搞不定一連,就想拖我下水給他當幫手,還一點虧都不肯吃,我能讓他稱心如意?

  二排長高興地說:“連長說得對!
明知道是坑,咱們不能跳!

  秦勇笑嘻嘻看着他:“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有些坑該跳還得跳。

  ......

  一連原地休息了半天,張小凡已經能正常說話。

  孟久安又向他了解了一遍事情發展的經過,和鄧有為的說辭一模一樣。

  聽到張小凡也這麼說,孟久安心裡的石頭這才徹底落了下來,隻要鄧有為不是為達目的,蓄意傷害戰友或者置戰友于不顧,那他犯的錯誤就還能算是内部錯誤,内部處理總比被當成外部階級敵人強。

  張小凡一邊說一邊還在内疚自己沒能拉住鄧有為,差點害得他凍死在懸崖上。

  等他走了,鄧有為從帳篷後面走出來,滿臉通紅,這輩子都沒這麼羞愧過,這就是他平時從沒放在眼裡的小兵,人家卻願意冒着生命危險去營救他。

  孟久安給了他兩個選擇:

  一,即刻結束冬訓,回團部承認錯誤;

  二,繼續參加冬訓,結束後回團部承認錯誤。

  橫豎都逃不過承認錯誤,孟久安以為以鄧有為不願意吃苦的個性,再加上他現在在連隊裡不受歡迎的處境,他鐵定會選擇立刻結束冬訓,逃避眼前的困境。

  沒想到鄧有為卻給了他一點意外,他漲紅着臉,堅定地說:

  “孟連長,我希望能繼續和連隊一起參與冬訓,等冬訓結束,我第一時間就到團部去承認錯誤,接受處罰!

  孟久安同意了他的請求,他能感覺到鄧有為與之前相比有所不同了,可口号誰都會喊,究竟有沒有真的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有悔過之心還得看實際怎麼去做。

  共事兩年,期間多有不愉快,孟久安還是願意給鄧有為一次改過自新的機會,希望他是真的從這次事件中汲取到了教訓。

  時間不等人,經過一個上午的休整,孟久安決定即刻向河邊地帶行軍,在天黑之前翻過眼前這座險峰,在夜色的隐蔽下滲入河邊密林地帶。

  救了孟久安的小戰士手、背都被包紮得嚴嚴實實,張小凡解了毒行動沒有問題,但身體還是很虛弱,三連的戰士們主動接過了他們的行囊,還專門分了四個戰友協助他們翻山,用實際行動證明三連決不抛下連裡任何一個人。

  鄧有為全程老老實實跟在孟久安身邊,這次他沒有自以為是地提出要去幫助張小凡,經過那晚的經驗教訓,他對自己的實力有了一個清醒的認識,在行軍過程中不給人添麻煩就是最大的幫忙,其餘做的那些事都是毫無用處的自我感動。

  白天翻山看得清路況,有太陽照射溫度也高,夜裡的暗冰全都化了,路好走不少,可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仍有個别戰士不小心踩空或者絆倒,如果沒有腰間的安全繩,隻怕還要增加幾個傷員。

  鄧有為心裡一陣後怕,如果當時孟久安聽從了他的建議,讓大部隊夜裡一起翻山,還不知道會造成多麼嚴重的後果。

  此時的他除了慶幸,更多的是在反省自己的自傲和對他人的成見,在這次事件發生前不論是孟久安,還是雷大寶和張小凡,無一不都對他提出了異議,可他既盲目相信自己的判斷,又質疑别人反對的動機不純,唯獨沒有客觀理性地去分析這件事被反對背後的原因......

  這樣的自己怎麼能做好一個參謀的角色,鄧有為陷入深深反思。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