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七零家屬院:我懷了糙漢三個崽

第122章 林有雙像換了個人

  罵人的是林有雙的老婆婆,大隊的胡大娘。

  同樣是光榮的貧農家庭,同樣娶了北京來的知青,胡大娘眼紅老沈家越過越好,自家的兒媳婦兒和村裡的母豬差不多,啥特殊優點都沒有。

  林有雙雙目呆滞地看着姜晚婉,她大着肚子,頭發發黃幹枯,和從前比,好似換了個人。

  “說你呢,你聽到沒?”

  胡大娘看她不說話,伸手在她胳膊上擰了一下。

  鄉下老太婆特會掐人,有力的手指肚擰着薄薄的肉皮打個彎,不會把人擰得幹不了活,又生疼的。

  林有雙吃痛,她冷着臉把胳膊抽出來,想也沒想掉頭就走。

  為什麼……

  她也想問為什麼。

  都是知青,為啥姜晚婉能攤上那麼好的男人?

  呵。

  這可要多虧她,幫姜晚婉選了沈行疆,要是……要是當初嫁給沈行疆的人是她呢?

  現在的好日子就都是她的了。

  胡大娘拉下臉,怨毒地看着林有雙的背影,小賤蹄子,你等會兒看我回去咋收拾你?

  她們婆媳的小插曲沒有人引起任何騷動,各家各戶都選出個人學習代表後,圍在空地上準備學習了。

  大家伸長脖子等着等着姜晚婉教學,姜晚婉讓趙豐年把紙殼箱子,塑料袋子,溫度計啥的都拿下來。

  朱大叔聽不到,就在旁邊打下手。

  朱大叔跟在姜晚婉身邊,大家也把他當老師,知道他聽不到話,還是放低姿态去和他耐心溝通。

  自打兒子沒了,他好久沒有過過這樣風光充實的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

  朱大叔沒有驕傲,更加熱情地去幫助大夥。

  紙殼子都鋪在地上,姜晚婉拿着針線:“大家找紙殼子,把小紙殼子鋪開,用線縫,用膠帶粘,都是可以的,粘成大箱子後,把塑料做成水袋,水袋裡面灌上熱水,讓溫度37~38攝氏度之間,不要超過39,攝氏度,太高小雞會死的。”

  “半個小時把雞蛋翻個面。”

  姜晚婉說的時候,朱大叔和趙豐年把水袋上的雞蛋翻了個面,她們帶了沒做成的材料,也帶了做好的小模型,在很短時間内,就可以幫大家做演示。

  大隊記工員把詳細數據都記在本子上。

  “不懂的可以上來問,過來操作也可以,務必讓大家夥兒都學會。”

  姜晚婉話落,立馬就有人舉手要過來。

  聽得明白,真的操作就出現很多問題。

  箱子縫的時候四角要是軟怎麼辦?

  姜晚婉:“加木棍幫忙支撐。”

  “……對,夜裡要一直盯着溫度計才行。”

  “水袋的水不能太少,中間把炕的溫度把握好,不用天天換水,燒炕加熱就可以。”

  姜晚婉微微蹙眉,講解得十分耐心,不管誰舉手她都會過去看,問幾遍都不會生氣。

  耐心好得不得了。

  隊員們也不是木頭,感受到姜晚婉是真的想讓他們學會一門本領,學會的隊員心裡說不出的激動。

  “姜知青你人也太好了,謝謝你!”

  姜晚婉不覺得有什麼:“都是舉手之勞。”

  她穿着軍綠色的外衫,風吹起寬大的衣服,勾勒出清瘦窈窕的身形,她站在人群裡,像一株堅韌清甜的草,撫慰萬千人心。

  張紅日學會就上手實踐,葛紅玲看到進大隊的路上多出來幾輛自行車,她叫起張紅日:“你看那都是誰?”

  張紅日把針遞給旁邊的人站起來,他眯起眼睛,風吹起微卷的自然卷頭發,來人騎着二八大杠自行車,穿得比旁人講究,張紅日看着看着就樂了。

  “這不是咱公社其他大隊長嘛!”

  他是個人精,見到人就猜出來這些人來幹啥的。

  張紅日故作不懂,等幾位大隊長把自行車停好走過來,他笑着問:“你們咋來?”

  紅星大隊的大隊長年紀比較大,四十多歲,率先開口:“組織規定教育小組和公社接洽,你咋把人弄這來了?”

  其餘幾個大隊長都看向張紅日。

  張紅日笑得得意:“劉叔,凡事都有特例,瞧見那個領頭的姑娘沒?”

  幾個大隊長看向姜晚婉,遂點頭。

  幾個大老爺們瞅着那小姑娘,不知道張紅日想說啥。

  張紅日嘿嘿賊笑了聲:“那是俺們大隊知青,沈行疆媳婦兒,懂了吧,人家是我們大隊的,他們兩口子,一個是五華山排長,一個是五華農場幹事,人家兩口子能耐了,第一個想的就是俺們大隊的隊員!”

  “姜幹事說了,除了我們大隊,其餘的都按照規矩走。”

  張紅日背着手,牛叉的恨不得用鼻孔看他們。

  實際上現在和用鼻孔看人沒啥區别。

  幾個大隊長懂了。

  紛紛遺憾,當初咋就沒把姜幹事分到他們大隊?

  分到他們大隊,現在風光的就是他們。

  大隊有進步,受好處,是可以寫報告遞給組織的,大隊長也跟着受嘉獎。

  張紅日這小子撿個大便宜,大家心裡酸歸酸,面上也想替自己争取。

  “張隊長,幫我們說說好處,讓姜幹事來俺們大隊教教。”

  “我們大隊也要!”

  “……張隊長幫忙說說情。”

  幾個大叔一口一個張隊長,張紅日比他們年輕十幾歲,笑着接下,等他們說完,他慢悠悠開口:“我說幾個大隊長,你們求人的時候也考慮下姜幹事的感受。”

  “人一個小姑娘哪裡有那麼多時間受累,趕緊回去吧。”

  有人不滿:“張紅日你别這麼不近人情。”

  張紅日忽然冷下臉:“我記得五年前大旱,我們大隊河水少,我也去各位大隊長隊裡求過水,但是你們也沒人給啊。”

  那次大旱他記到現在。

  大夥兒不說話了。

  那是事實。

  “可今時不同往日。”年紀最大的劉姓隊長拍了拍張紅日的肩膀,圓滑得很。

  張紅日點頭:“這話沒錯,我尋思回頭我們隊裡有誰學好了,就過去提前教你們,但是不白教,我有個條件。”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