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是不是多寫了一個零?
大隊長和羅會計無論如何也不敢相信,同樣的頭花賣到滬城去,身價竟然直接翻了一倍。
不光是他們,村民們也都不敢相信。
「這也太多了,會不會是搞錯了?」
「難道人家滬城的採購是吃乾飯的?怎麼還沒姚主任精明?」
蘇清苒笑著把百貨大樓的訂單合同給拿了出來,當眾遞給了大隊長。
「不會錯,你們瞧,這合同上的價格寫的清清楚楚。」
大隊長接過合同,認真地從第一個字開始看了起來。
滬城百貨大樓的合同比供銷社複雜得多,條條框框也很多。
他看了半天,終於看到了訂單數量,接著後面的便是訂單金額。
「等等,一萬多?羅會計你看看,這裡是不是多寫了一個零?」
「不可能犯這麼低級的錯誤吧?不對啊...真是一萬多!!!」
兩人徹底傻了眼。
「小蘇,你快跟我們說說到底是怎麼回事?」
蘇清苒見兩人震驚也震驚過了,也不好意思再繼續『捉弄』兩人,連忙把來龍去脈給說了。
「的確是一萬多的貨款沒錯,這裡是百分之三十的定金,羅會計,你點點。
滬城百貨大樓之所以給咱們雙倍價格,一方面是考慮到運到滬城的運費和包裝費,另外,他們的要求也比姚主任那邊要高,所以咱們也要加倍重視,不辜負他們給的價格。」
說話間,羅會計和大隊長已經飛快地在腦海裡把這筆賬給算了一遍。
就算是加上運費和包裝費,這多出來的利潤也不少。
光是三千多的定金已經讓兩人數得手抽筋了。
彙報完來龍去脈,蘇清苒正式把公章和合同以及貨款全部正式轉交入了公。
下一步,就是要商議生產的事。
「剛才我說了,滬城百貨大樓裡賣的商品明顯比普通供銷社要高一個檔次。
所以咱們頭花點以後一定要嚴格抓質量,出去的每一個頭花都代表著咱們向陽山的信譽和臉面。
要是出了問題,人家可能嘴上不說,但是扭頭就換人了,大家一定要牢牢記住這一點。」
大隊長贊同地點了點頭,又強調了一遍質量的重要性。
「對了,咱們之前那一千米紅綢布倒是還剩下不少,隻是珠子不一定夠了。」
顧逍和蘇清苒回來前就已經商議好了。
「珠子我們明天就再去一趟城裡,找找塑料廠商議下。」
「沒錯,布頭我們也要提前準備了,不然等短缺的時候再補就來不及了。」
大隊長點了點頭,「是這個道理,還有一個,滬城那邊對交期是什麼樣的要求?」
蘇清苒開口道:「時間上他們可以放寬些餘地,但是咱們也不能一直拖著人家,隻有早點交貨,才有機會接下一批訂單回來。
另外,供銷社姚主任那邊的要貨也要考慮進去,不能因為攀上了滬城,就把他們的訂單給耽擱了。」
提到貨期,眾人都有些犯愁。
頭花點上工的人數有限,除了新娘頭花,還有不少其他款式的頭花要縫製。
可現在還不到向外尋找幫手的時候。
蘇清苒想了想,主動提議。
「回頭先把我們家的縫紉機拉過來,有些簡單的花樣,用縫紉機踩一下就好,這樣應該能節省不少時間。」
眾人聽到蘇清苒要把自家縫紉機拿出來,都一時愣住了。
在她們眼裡,縫紉機很珍貴......
她卻說拿就拿了。
大隊長也很感動,「拿出來用也行,但是不能白用,按理說,這縫紉機應該算是大隊租的,可是又不好直接付租金給個人,這樣吧,縫紉機也算一個勞動力,記一份工分。」
這種事在向陽山屬於是頭一遭。
但是大家接受得很快,「縫紉機和我們人一樣出力幹活,是該給它算一份工分。」
商量完訂單生產的事,大隊長便催促著蘇清苒先回去休息。
「林教授剛才去了果園,現在也該回來了,你們趕了一路也辛苦了,趕快回去休息休息,生產這邊有我和羅會計抓著。」
交代完滬城訂單的事,蘇清苒像是卸下一件大事,倍感輕鬆。
接著便迫不及待地趕回了家。
她和顧逍走的這段時間,村裡的人已經幫著把母親那間屋子給蓋好了。
而且還打通了一道門出來。
這樣一來,原來局促的兩間房變成了三間。
隻不過她剛才回去得匆忙,隻匆匆看了一眼便趕了過來,都沒顧得上仔細瞧。
剛走到院外,蘇南星已經帶人一起把林玉珍找回來了。
祖孫倆一個人在前面跑,一個人在後面追。
累得氣喘籲籲。
蘇清苒連忙走上前,「媽,慢點,不著急。」
林玉珍又快了兩步,上下打量了一圈女兒。
「瞧著氣色不錯,就是怎麼瘦了點?」
蘇清苒用手捏了捏臉,「還好吧?出門在外瘦一點也正常,倒是媽,你怎麼也瘦了?是不是沒好好吃飯?」
林玉珍溫柔地笑了笑,「天熱胃口稍微差了一點,你外公外婆她們怎麼樣?身體還好嗎?」
說話間,蘇清苒已經拉著她進了屋。
首先第一件事就是把在興城拍的照片拿出來給她瞧。
「媽,你看,這是我和顧逍帶阿公阿婆去拍的照片,兩位老人家精神挺好的,胃口也不錯。」
林玉珍一聽有照片,連忙激動地接了過來。
看了好一會,才緩緩低聲喃道:「怎麼老了這麼多......」
蘇清苒一看情形不對,連忙寬慰起來,「畢竟人上了年紀,這是難免的,兩人聽說你到了我這工作,都很高興。」
林玉珍點了點頭,再次看向女兒,「你外婆家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現在可以告訴我了吧?」
這段時間,她一空下來就忍不住去琢磨。
思來想去,還是認定家裡肯定出了什麼事。
隻是她一直安慰自己應該沒有那麼糟糕。
蘇清苒一開始不敢告訴她,也是怕她太過擔心。
可眼下事情已經解決得差不多,算是塵埃落定。
再說大舅搬家,和二舅那邊鬧僵一事事關重大,遲早是要瞞不住的。
便挑挑揀揀地把興城這段時間發生的事都說了。
「大舅的傷沒那麼嚴重,手術很成功,再養兩三個月就能好。
阿公阿婆現在也想通了,往後就指著大舅和大舅媽一塊搭夥過日子。
二舅那邊,現在林向北去了東北下鄉,估計他們倆也不敢再翻出什麼風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