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黑心,不是一般的黑心呀!
張主任心中覺得可笑,但是對上三人期盼的目光,終究是沒把拒絕的話說出來。
他就在鎮上上班,每個單位發生什麼事,他都是知道的。
糧庫的事也有所耳聞,蘇大強來了公社,他還以為對方是來告狀的呢。
誰料人家連提都沒提,直接說自己開碾米廠。
「這事我也做不了主,我去問問書記。」
蘇大強點頭,「要的要的,勞煩張主任幫我們問問。」
張主任離開辦公室,直接去了於書記的辦公室。
於書記聽了張主任的彙報,心中詫異,「大崗村真說自己開辦碾米廠?」
張主任笑了出來,「書記是不是也覺得可笑,大崗村那麼大點的村子,就敢開碾米廠,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哈哈哈!」
張主任也是覺得這事太離譜,這才在書記面前,這麼放肆的笑。
笑著笑著,看於書記一臉沉思,張主任尷尬的收起了笑容,「書記,要不要我去回絕了他們。」
於書記立即搖頭,「不用,你把三人請進來,我親自問問。」
於書記沉默的瞬間,想了許多。
今年的工作調動沒有他,他也不是不失望的。
雖然他今年讓整個安平鎮下面的村鎮通電,是個政績。
可是安平鎮的排名,還是稍微靠後。
和那些靠近縣裡或是市裡的鎮比起來,經濟真的落後太多了。
他們安平鎮算起來,還是貧困鎮。
最主要的原因,是鎮上的產業太少了。
於書記正想著明年要怎麼創收,怎麼增加農村社員的收入呢。
現在出現個大崗村,這不就是個機會嘛。
隻要把大崗村樹立個典型,改變村中社員的生活環境,他慢慢也就做出了成績。
見張主任不動,於書記催促道:「快去呀!」
「好好,我這就去!」
張主任很快就把蘇小滿三人,帶到了於書記的辦公室。
「書記好!」
三人一起給於書記問好,蘇大強和劉會計兩人,在張主任面前還沒那麼拘謹,到了於書記跟前,背不自覺的就彎了下來。
倒是蘇小滿站的挺直,加上她身上的大花棉襖,在樸素的三個男人中,她是最最明顯的。
於書記笑呵呵的和蘇小滿打招呼,「小滿同志,我們又見面了。」
蘇小滿笑道:「於書記,打擾了,我們今天來,就是想問問我們村可以開碾米廠嗎?」
蘇小滿不喜歡繞彎子,所以問的也比較直接。
再說在領導面前,不要打太極。
於書記看著蘇小滿,問出了最關鍵的問題,「開是可以開,隻是你們村的機器,從哪裡來?」
蘇小滿嘿嘿一笑,「機器不用組織擔心,我自己就能搞定,完全不用公社幫忙,也不給公社添麻煩。」
於書記:「.........」
公社也沒說要幫忙呀!
蘇小滿嘆了一口氣,繼續道:「現在糧庫排隊的人太多,我們看著都著急,這大冬天的,社員都在外面凍著,我看著都心疼。
這不,我大哥也是熱心腸,知道我有門路弄到機器之後,就想在大崗村也開一個碾米廠。」
於書記知道蘇小滿這是轉移話題。
他已經是見識過這丫頭的嘴巴有多嚴。
此外,他確實就是隨便問問,人家也不用鎮上撥款,也沒必要為難。
更何況,大崗村這步要是走對了,倒也是好事。
不過,想到碾米廠可是要人勞動的,冬天還好說,要是農忙的時候,那人就不夠用了。
想到上面每年都有糧食產量,這事可不能耽誤。
「蘇小滿同志,雖然你們不用公社支援,但也有情況要面對。」
「於書記請說。」
蘇小滿一副乖巧的模樣。
於是,於書記就把自己的擔憂說了出來,「你們自己搞機器,按理說可以開辦,隻是這員工從哪裡來?」
劉會計補充道:「書記,村裡的年輕人不少。」
於書記搖了搖頭,「碾米廠開了,就沒有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要好好做,可到了農忙的季節,工人怎麼辦?
各村還是要以種糧食為主呀!」
蘇小滿的眼珠一轉,她沒想到會有這個好事。
她整個人都有點激動,「於書記,我有個主意。」
「哦?說說看!」
於書記好整以暇的看著蘇小滿,他也是發現了,眼前的小同志,主意真是多得是。
蘇小滿笑道:「於書記,我們村牛棚那邊,可是關了好些下放的人呢,可以讓他們去碾米廠幹活呀!」
劉會計聽到蘇小滿這麼說,冷汗都下來了。
就是旁邊的蘇大強,也沒想到小妹的膽子這麼大。
於書記聽到蘇小滿的話,面容都嚴肅起來,意有所指的道:「看來蘇小滿同志和他們的關係不錯,還想著幫他們呢!」
蘇小滿好像是沒發現於書記的臉色變了一樣,她擺了擺手,「於書記,你誤會了,我這哪是幫他們呀!
他們本來就是來鄉下改造的,我覺得他們白日去跟著我們一起下地,真是太便宜他們了!」
「碾米廠的活可是個累活,搬搬擡擡的,累人的很。」
「那些人種地都不行,幹農活產出一點也不大,還不如全趕到碾米廠勞動呢!」
「於書記,你也知道我們碾米廠開起來,買機器也要花不少錢,我們大崗村也沒資金,我們也知道鎮裡的難處,也不好和鎮裡開口。」
「那些個下放的人,就當補償給我們村的勞動力吧,我們村以後出他們糧食。」
「於書記,你覺得我的提議怎麼樣?」
於書記:「????」
於書記一臉懵的看著蘇小滿。
他在那種明媚的小臉上,就看到了「周扒皮」三個字!
黑心!!
不是一般的黑心呀!!!
於書記好一會,才找到自己的聲音,「呃,這貌似不合規矩。」
蘇小滿乘勝追擊,「於書記,這哪不合規矩了,他們下放的人,不就是要做最艱苦最累的活嘛!
我覺得我這個提議,去和農場那邊說,他們一定一萬個同意!」
這些下放的人,每個村的牛棚處,都關著那麼一些人。
他們勞動倒是不和村中的生產隊一起的。
主要是他們真不是幹活的料,比知青還不如,一個個都是老胳膊老腿的,產出真不多。
農場每年關押進來的年輕人都不少,根本不缺人。
農場每年反倒是要給那些老人發放米糧,每年都是一筆支出,總不能把人都餓死吧!
於書記想了想,勉強同意了,「行,那你自己去農場問問那邊的領導。」
蘇小滿很高興,「好!」
於書記見狀,不放心的叮囑了一句,「蘇小滿同志,用人也不能太狠,可別把人累出個好歹的!」
「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