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他是光與信仰,是民心所向
虞紹透過窗戶,再次朝對面禁閉的門窗望去,在這瞬間,他恍然明白,為何太子失蹤二十載之久,朝野上下以鎮國公、長公主為首的太子黨,為何甘願冒着太子已死的風險,也要苦苦等待,追尋着渺茫的希望。
即便太子不是太子,謝歡隻是謝歡,恐怕那些人依舊願意追随他。
尤其是那些早年跟着謝歡征戰的舊部,早就将謝歡當做了信仰與光。
那天虞紹聽父親平陽侯溜須拍馬地說過一句話——
“殿下所指,便是臣心所向。
”
父親或許更多的是為了讨好殿下。
但那些太子舊部,大概是認真的,将這句話銘記于心,數十年如一日地堅持着,無關讨好拍馬,而是發自肺腑。
虞紹感慨地坐在窗前,剝着闆栗,這次,是剝給自己吃的。
不愛吃的闆栗,在此刻有了心情的烘托,突然就成了絕味美食。
今夜,送信的驿卒又從金陵出發,前往揚州。
路上,偶遇一名衣着破爛不堪,甚至可以用衣不蔽體來形容的男人,忍不住驚奇地多看一眼。
驿卒好心地停下馬,“你是逃難來的?
可要送你進城?
”
嘴上這樣問,心裡啧啧稱奇,這年頭哪有逃難的,除了邊關亂些,各城鎮都是一片祥和。
揚州除外。
所以就算逃難也不該往揚州城跑。
衣着褴褛的男人擦了擦熏黑的臉,委屈又氣憤,“我的盤纏和包袱在路上讓人搶走了,我祖籍揚州,這次回鄉探親的。
”
驿卒聞言,面上劃過一絲憐憫,試探道:“那你的家人……”
見對方面如死灰,驿卒暗道一聲可憐人,便想幫一把,“我也去揚州,不如一道,我送你進揚州安置營,那裡會有吃食和免費衣物,對了,你怎麼稱呼?
”
男子點頭感謝,“鄙人姓周,勞煩大人了。
”
“不必客氣。
”驿卒擺手,随後兩人共乘一馬,進了揚州城。
離别時,男子方留下完整的名諱——
周韬。
自打遊街後,被國公府趕出京城,周韬決意回鄉,家中親人皆被水災奪去性命,他得回去看看,若能尋着家人屍骨,再好生安葬。
豈料出了京城,身上的錢财就被洗劫一空,連外衫都被脫了,一路上挨餓受凍,夜裡隻能在破廟度過。
期間,還病了一場,普通的風寒差點要了他的命,得虧命大,痊愈後偷了件乞丐衣裳,一路徒步走來。
就這般,耗費了兩個月的時間,終于抵達揚州。
他在安置營裡換了幹淨的衣裳,雖簡樸些,但衣料都是棉的,穿着保暖,又在營裡吃了饅頭和粥,飽腹後,出營朝原本周家的地址而去。
城内,每隔幾日都在變化,工匠從全國調來,日夜輪流趕工,從早到晚,城裡都不乏噪音。
從圖紙,到打地基,再到蓋房屋,如今城中建設已近半。
周韬尋不到周家老小的屍骨了,他來得太晚,家中老小的屍骨早就拉去焚化了,他站在原周家的地址上,看着正在建造的嶄新宅院,忽視了周遭的嘈雜,蹲下身抱頭痛哭。
他沒有了家人,這一切,都怪沈妙儀那個賤人。
她買斷了米糧,預料了禍事,柳家完好無損,周家養育她十二年,卻不曾換來一片安甯。
周韬恨她,可她肚子裡的孩子,卻是周韬如今唯一的骨肉家人。
沒了職位與家人的周韬回到營房,日漸憔悴,忽聽外面響起一聲呼喚——
“妙素,快來。
”
周韬聽得這名字,頓時振奮,他不是沒有親人,他還有個堂妹。
他起身跑出營帳,瞧見小女孩正在分發饅頭。
這麼小的小姑娘,就在幹活了,周韬頓覺心酸,直到饅頭遞到眼前。
小姑娘周妙素認出了他,瞪大眼睛,“周韬哥哥?
”
周韬勉強地牽扯出笑容,低頭看着這世上唯一與他有血緣關系的、存活下來的妹妹,“素素。
”
“周韬哥哥,你怎麼回來了,阿爺說你是在京城任職,”語罷,周妙素覺得不妥,臉上有絲緊張,“你是回來尋大爺爺他們的嗎?
他們……都被焚燒了,是為了避免瘟疫。
”
周韬點頭,蹲下身,“素素,我們沒有家了,往後隻有我們相依為命,你可願意随我一起離開?
”
“離開?
去哪兒?
”周妙素問。
周韬溫聲說狠話,“報仇。
”
周妙素驚訝地睜大眼睛,透着疑惑與迷茫,“我們的仇人,是天嗎?
”
周韬搖頭,“也有人。
”
周妙素低下頭,思索一二,搖搖頭,“可是我的家就在揚州,我不想離開,等官府将房子修建好,我們就有家了,周韬哥哥,你别離開了好不好?
”
周韬目光微垂,摸了摸小女孩的頭,收下她手上的饅頭,“那你就先在揚州等我,等我報完仇,回來尋你,若不出意外,還會将你的小侄子帶回來。
”
周妙素沒太明白,擰着眉頭看着他,隻見他起身,朝着營外走了。
周妙素的心裡堵堵的,她知道,眼前那道背影,是她在這世上僅存的親人了,就算往日不親,災後,也隻有彼此了,她怕他這一走,她日後便再無親人。
低頭,見手上的兩個饅頭不見了,周妙素轉身跑向夥房,多拿了幾個饅頭,朝着周韬追去。
“哥哥。
”
周韬聽聞,扭頭,以為她是改變了主意,卻不想,是将饅頭拿來給他。
“你路上吃,再見。
”周妙素抿着唇,臉上寫滿擔憂。
周韬收下饅頭,眉宇間滿是動容,這一瞬間,他有想過還要不要報仇,但最終仍是堅定道:“素素,倘若我沒有回來,分給周家大房的房子,也一并歸你二房。
”
語罷,他離開了揚州,再次踏上去京城的路。
收到驿卒傳信的裴如衍,得知沈桑甯懷了雙生子,那瞬間,并非是喜悅,滿心皆被憂慮占據。
倒是謝霖,還挺開心,舉雙手贊成他回金陵探望妻子——
“表兄,如今赈災與建設工程進展得很好,你離開兩三日不會出什麼事的,說不準還沒人發現,萬事我擔着,你且去吧,早去早回早安心,再替我給表嫂問聲好,再問問我未來的外甥們,喜歡金镯子還是金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