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064章 雪中送炭
臘月天,陰冷潮濕。
寒雨把庭院的青石打透,清晨的薄光染上了一層冰涼。
盛長裕沒有再找甯祯,也沒來老宅。
他休息了一段日子,又去了駐地。
甯祯的生活,恢複了平靜。
她管理廚房有段日子了,看賬清晰、做事分明,管事們對她頗為信服。
有了威望,底下人不敢糊弄,甯祯的日子也輕松些許。
老夫人冬日要吃羊肉煲,口味又挑剔,這道菜是每日廚房的重中之重。
甯祯接手後,從不馬虎。
老夫人特意叫了她去,誇獎她:“你做事有條理。
過完年,恐怕要再勞累你,不知你是否吃得消。
”
“我還年輕,本該替姆媽分擔。
您隻管吩咐,我一定竭力辦妥。
”甯祯說。
甯祯估算了下老夫人話裡的份量。
老宅的總管事房,都是直接向老夫人回話,老夫人永遠不會放這個權下去。
往下是買辦房、銀庫和賬房,一府财務清清楚楚都在這裡,進出皆可查,老夫人也不可能放手。
再往下,是莊田。
莊田則是一府收入的大頭,老夫人會派信得過的人幫襯管理,甯祯不在此列。
而後是庫房、廚房、門房、茶房、針線房等。
徐芳渡管着庫房,甯祯管着廚房。
老夫人想要放權的話,還是會在這個等級裡放。
門房和馬車房消息最靈通,是很不錯的選擇。
如果老夫人願意給甯祯管,甯祯也樂意。
老夫人和甯祯的聊天,沒有遣人出去。
這天晚些時候,老宅不少人聽說,老夫人過完年還要給甯祯新的對牌和賬本。
盛家有三個嬸母、七八個弟媳婦、堂妹,結伴似的到甯祯跟前走動。
“盛家老宅是個特别勢利眼的地方。
”曹媽說。
甯祯:“我看出來了。
比起我們家,盛家人與人之間,沒太多感情。
”
“他們之前不住在一起。
大帥去世後,老夫人才把這些人攏在一塊兒。
每個人都想占便宜。
”曹媽又道。
甯祯喝了口茶。
曹媽還跟她說:“消息也可能是老夫人故意放的,就是想看看您這段日子是否輕浮了起來。
”
“也有可能。
”
“夫人,還有一件很要緊的事。
”曹媽壓低聲音。
甯祯生怕她說什麼子嗣。
她是一刻也不想見到盛長裕。
“即将過年。
正月城裡的宴請,老夫人會如何安排出席,是個大學問。
要是她安排您去的人家,不如三姨太,老宅這些人立馬又是一副嘴臉。
”曹媽說。
又道,“我打聽過,前年過年,是二姨太繁繁獨占鳌頭,世家大族的宴請都是她去。
”
世道真不一樣了,曹媽不服氣也隻能忍着。
擱在從前,哪有妾室出去應酬的道理?
甯祯不以為意:“去年呢?
”
“去年,是三姨太出去比較多。
尤其是軍中高官家的宴請,都是她替老夫人去的。
督軍那邊,送到督軍府的請帖,才是二姨太繁繁去。
老夫人不願二姨太獨大。
”
又說,“今年有了正室夫人,不知會做如何安排。
要是您還不如兩位姨太太,敬重您三分的管事們,立馬又會變個嘴臉。
他們起了怠慢之心,您往後做事就越發不順了。
底下的人,一個個像泥鳅似的滑不留手。
”
曹媽說到這裡,想說的話呼之欲出。
讓甯祯去找盛長裕。
不管怎麼說,春節宴請一事上,兩位姨太太不能越過甯祯。
甯祯沉吟:“且看看吧。
”
“不能隻看啊,要未雨綢缪。
”曹媽說,“等宴請定下了,您再去鬧騰也無用。
”
甯祯又喝了口茶。
她笑了笑,雲淡風輕安慰曹媽:“您别急。
”
“我……”
“放心,有人比咱們急。
”甯祯笑道,“等她們先急。
待她們急中出錯,咱們坐收漁翁之利。
”
曹媽想了想這話。
的确,不管怎麼想,老夫人今日透露過完年要給甯祯更多管事權的意思,三姨太一定比甯祯更着急。
二姨太那邊,也會擔心過年春宴沒有她的份兒,從此徹底被冷落。
以前她能壓三姨太,仗着在督軍身邊年歲久。
可她有什麼資格去壓夫人一頭?
夫人一出門,可能把她擠到角落去。
“……夫人,還是您沉得住氣。
”曹媽說,“我一把年紀了,不如您。
”
甯祯把一杯茶喝完了,放下溫熱的茶杯:“慢慢過吧,這日子漫長無比,沒有盡頭。
”
餘溫袅袅,散在寒冷的空氣裡。
十幾歲的時候,絕對想不到自己有一天坐在這裡,做這些老僵屍似的謀劃。
金暖要是聽到了,又想哭。
甯祯想到自己的家裡人,心口微微散去的溫熱,又聚集了回來。
三姨太徐芳渡那裡,也知道甯祯的院子最近很熱鬧。
“老夫人才透露一點口風,她就迫不及待彰顯。
誰沒管過家?
”三姨太身邊的女傭說。
故意說給三姨太聽。
徐芳渡微微凝神。
她手邊放着珠算,半晌沒動,有點走神。
“姨太太,咱們怎麼辦?
”管事媽媽問她。
徐芳渡:“老夫人做的決定,咱們也沒辦法。
”
“可……如果她犯錯了,豈不是連廚房也要收回來給您管?
”管事媽媽低聲問。
徐芳渡沉吟半晌。
她站起身:“我去看看阿殷。
她最近期末考試,很累。
我們小廚房做的紅燒肘子呢?
”
“還熱着。
”
“用食盒裝好,我給她送過去。
”徐芳渡道。
與此同時,甯祯那邊的女傭,跟她說:“廚房管事的洪嫂,她今日暈倒了。
”
甯祯:“是怎麼回事?
身體不舒服?
”
“聽說是她兒子病了,她心裡焦急萬分,日夜吃不好、睡不好的。
”女傭說。
甯祯:“上次督軍送給我很多補品,我留了幾支人參。
曹媽,你選一支成色還不錯的,悄悄給洪嫂的兒子送去。
順便問問她家裡人,她兒子到底什麼病、怎麼請醫吃藥的。
”
曹媽道是。
晚夕回來告訴甯祯,洪嫂的兒子病得挺重,但大夫說了不是死症,還有得治,需要慢慢養。
又說,“您送去的人參,雪中送炭,他們正缺一支好參入藥。
洪嫂要給您磕頭,我攔住了。
家裡人多嘴雜,我叫她别聲張。
”
甯祯點點頭:“你阻攔是對的。
她心裡記得我的好就行,不用她磕頭。
”
邀買人心是主子常用的手法,甯祯并不高明。
隻是她沒想到,一支人參,用得太及時了,會給她帶來這麼多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