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7章 能成功的原因
劉向北嘿嘿笑,“怎麼能忘呢?我能這麼快在澳洲打開局面,其實跟我老婆的眼光和能力有莫大關系。我們的很多理念一緻,生活順遂。雖然我們的愛情,沒有那麼刻骨銘心,但我真的非常珍惜。
“外國人更加重視儀式感,嶽父一家移民國外,想必也喜歡國外的一些儀式感,所以我跟着學。出門必帶禮物,也經常買花。雖然花錢了,但這些錢不能省。”
王樂梅稱贊,“真實的婚姻生活,其實很平淡。如果有這些小驚喜,會讓生活多點樂趣。這一點,我得點播我老公。一忙起來,沉浸在設計裡,别說老婆了,就連自己都能忘記了。”
劉美蘭撇嘴,“行了吧,他的專注力在設計上,能設計出來很多新款,最能讓你高興。”
王樂梅哈哈大笑,“美蘭,還是你了解我。”
劉向北很欣賞劉美蘭,王樂梅,唐小魚,甚至劉美香這些自立自強的女性。
有獨立的人格魅力,沒有依附誰,在自己的領域做出不一般的成績。
“等我下次過來,我一定把妻子和孩子帶過來。”劉向北笑道,“她也是一位非常優秀的女性。”
王樂梅點頭,“好啊!随時歡迎。”
這一次回來,劉向北收獲很多。帶着很多禮品跟合同,回到澳洲。
果然他的這些想法,得到妻子的贊同,兩個人為了把這些東西推廣出去,精心準備着。
悄悄地,四家妙趣時尚飾品專賣店熱熱鬧鬧地在奶茶店附近開了。
買奶茶,可以贈送一張五折卡,當天購買精緻飾品,可以五折。
本來大家隻當玩玩,沒想到進去之後,發現這裡的飾品太可愛了。
哇哦,這個四葉草的耳釘好看,這個項鍊不錯,這個手機鍊真的太美了……
裡面的東西,可愛又美麗。男孩子的,也很酷炫。總之戳中了喜歡喝奶茶群體的心頭好。
找準了目标客戶,價格又合适,很快妙趣的生意,就好了起來。
劉向北贊助的議員參與慈善工作,給孤兒送去禮物。劉向北不僅送奶茶,還送這些妙趣飾品。因此,還上了當地的報紙。
一個地方生意好,在其他大城市也不會差。于是劉向北兩口子在所有開設他們奶茶店的附近買了一家妙趣時尚飾品店。
王樂梅震驚,看着面前的訂單,“美蘭,你看看,上個月才發一個貨櫃,這個月居然要兩個貨櫃!這個劉向北,是個人才啊!”
劉美蘭喝了口茶,悠閑自在,“最讓我改觀的就是,這小子頭也不回直接移民了!要知道那時候他大學還沒畢業,就已經開了兩家奶茶店,在人流量那麼多的位置,一年多的不說,至少能賺50萬!”
“在他還有鋪子還有房子的情況之下,居然敢破釜沉舟的,把所有的資産全部都賣掉,然後找了個移民中介,直接移民到澳洲。”
王樂梅也十分贊賞,“跟我當年從老家逃走一樣!到現在我都不跟家裡人聯系,或許在我親人的眼裡,我早就死了!”
“死就死吧!反正當初他們用我賺了高彩禮,後來我跑了,家裡怎麼樣我就管不着了!我也不想管。”
“隻是我比較好奇很多人都喜歡去歐美,劉向北怎麼想着去澳洲呢?”
劉美蘭回答:“可能跟澳洲那邊排華不是很強烈有關系吧?反正這小子既然去那邊,必然是對比過的。事實證明,他選對了!”
王樂梅感慨,“所以說,做人做事還得要腦子拎得清!既然澳洲那邊能夠賣的好,我覺得也可以在港島或者是澳門東南亞一些國家和地區,發達的地方,也能招商!”
劉美蘭深以為然,“國内市場也不要放棄!國外直接招代理。”
正好今天能跟劉美蘭當面談,王樂梅想聽聽劉美蘭的建議,“現在我遇到一個問題,想征詢你的建議!”
劉美蘭聽到王樂梅說話的口氣,正色問:“什麼事情呢?”
王樂梅回答:“大福珠寶這個需要當地有經濟實力的人參與,才能玩的轉!妙趣時尚用品在國内推廣的時候,需要的面積其實并不大,四五十平到一百平之間,其實就足夠了!”
“我準備采取直營店的方式,銷售這些飾品。這就面臨一個房租問題!我覺得随着經濟發展,房租會不斷增加,這不利于我們的推廣。”
“如果生意好,當地的房東極有可能漲房租。如果我們出于成本,考慮不續租,尋找新的地方就會多一份裝修支出。思來想去,我覺得應該選擇地理位置比較好的店鋪,花錢買下來。”
“這樣做可能在開始的時候投入比較大,但分攤到長期推廣的成本來說,還是劃算的!房價上漲,商鋪的房價也會應聲而漲。買鋪子不會虧。”
聽完王樂梅的叙述,劉美蘭仔細想了想,“你的顧慮,有道理!就拿咱們深城來說,房價漲了不少!每年來生成工作的學生,工人非常多,不管是公寓房還是商鋪,價格又漲了不少!”
劉美蘭點頭,“投資房産,在未來二十年内,還是非常有前景的!購買這個店鋪的錢,可以放在妙趣時尚飾品公司下面!也算是公司财産的一部分!對了,想要在國内迅速推廣,身上有足夠的錢買房子嗎?”
“本來去年就賺了幾百萬,再加上澳洲那邊外貿訂單。不僅價格不錯,還有退稅,賺的更多。如果有多幾個海外客戶,賺來的利潤完全能夠足夠在國内買商鋪推廣妙趣時尚飾品。”
劉美蘭摸了摸下巴,“我們觀賞魚在東南亞都有經銷商,在當地小有影響!我讓觀賞魚的外貿部主管聯系這些客戶,準備開經銷商大會!規定可以帶家屬,到時候把他們帶到妙趣和大福珠寶逛逛。”
王樂梅一愣,“他們售賣的是觀賞魚啊,也會賣我們的這些時尚小飾品嗎?”
劉美蘭眉頭微挑,“這你就太膚淺了!這些經銷商裡面有一半原來也不做觀賞魚生意啊!隻不過發現了這個商機,覺得有可操作性,利潤很高,就是當地稀缺的,自然就做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