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七零:被趕出家門後我轉頭嫁軍官

第488章 採摘

  

  司豐年想到師父曾經提到過的一個藥方,師父說那方子是紀家祖傳的,可惜因為缺少了兩位主葯,所以藥方幾乎變成了廢方。

  那兩味主葯中的一味就是岩桑花。

  師父要是來了京市,見到這麼多岩桑花,不知會高興成什麼樣。

  「你要是喜歡,等你平陽路的房子弄好了,收拾出一塊地,到時讓我姐給你移栽一些過去。」

  司豐年眼睛發光,「真的可以嗎?」

  宋子奕點頭,「當然沒問題,我看過我姐扡插,就拿剪刀隨便剪一些枝條下來,然後泡在水裡,過幾天枝條就生根了,再移栽進土裡,一點都不難,想栽多少都有。」

  司豐年懷疑,「真這麼簡單?」他也種過葯,扡插的方式也用過,哪有子奕說的這麼簡單。

  首先不是所有枝條都可以用來扡插,其次剪枝泡根也不是百發百中,大多時候都是不成功的。

  不過子奕向來不是愛說大話的孩子,他說可以,那應該就是可以。

  「行,等你姐回來,我跟她討一些。」

  司豐年幫著子奕一起澆水,瞧著院裡這些長勢喜人的岩桑花和冰竹,真是怎麼看都看不夠。

  兩人正澆著水,古老頭突然過來了。

  見到司豐年,埋怨地瞪他一眼,「回來也不說一聲,我要是今天沒來這邊,你是不是不打算跟我說?」

  說起來,古老頭和司豐年才是正經親戚,有著血緣關係的那種,雖然隔了房,但比旁人自然要親近一些。

  可司豐年也不知道怎麼回事,他打心眼裡更親近宋芸,和宋芸在一起時,總有一種錯覺,覺得他和宋芸好像認識了很久很久,和親人一樣的親近。

  這種感覺,從他在島上初遇宋芸時就有。

  倆人好似上輩就相識,且是最親近的家人。

  古老頭也是來看岩桑花的,最近他常來,每次來都感慨的不行,說從沒見過長勢這麼好的藥草。

  「瞧這長勢,最多七天,這岩桑花就要成熟了,到時就能熬制平郁丹了。」古老頭十分期待。

  自打宋芸跟他提起平郁丹的事,他就每天都盼著岩桑花成熟。

  輔葯他都準備好了,就等岩桑花成熟後採摘炮製,然後熬制平郁丹。

  他連試藥的病人都找好了,兩個得了肝病的男人,一個四十齣頭,一個五十來歲,都是家族遺傳。

  如果平郁丹真能治療肝病,那這葯就是能造福社會的一等良方,不知能改變多少人的命運。

  宋芸也惦記著這事,估算著岩桑花差不多成熟了,就跟教官請假。

  要是別人請假,教官未必會批。

  但宋芸請假,教官直接就批了,問都沒問她要去幹嘛。

  誰讓人家優秀呢,耽誤幾天訓練對她毫無影響。

  十月十九,宋芸回到正德街。

  進了家門,發現不僅家人都在,司豐年也在,古老頭也在,真真是熱鬧。

  她在軍校時就接到了白阮阮的電話,知道司豐年現在住在她家裡,此時見到人自然不覺得奇怪。

  「你們樂什麼呢?」見司豐年和古老頭都高興的咧嘴笑不停,忍不住問。

  「你回來的正好,岩桑花成熟了,我們打算今天採摘。」

  宋芸甚至都沒來得及去洗個手,就被古老頭拉到後邊的園子裡採摘岩桑花。

  司豐年還在一邊說,「子奕說你很會搞扡插,能不能幫我培育點岩桑花苗?」他前兩天跟師父通電話,把岩桑花的事說了,師父急得呀,恨不能長上一對翅膀直接飛過來,千叮嚀萬囑咐,讓他一定要搞定花苗的事。

  培育花苗對宋芸來說就是舉手之事,當即爽快應下,「行,你要種在哪裡?需要多少?」

  司豐年想到嶽父幫他談好的洋房,他跟阮阮去看過,那邊有個小花園,面積不算大,其實不太適合種葯,種不了多少。

  要是能買到一套正德街的四合院就好了,師父過來後可以住,種葯也有地方,轉頭去問問嶽父,看有沒有門路能在正德街再買一套四合院。

  古老頭說,「給我也弄點花苗,我那邊正好有塊地可以種,五六十株就行。」

  宋芸也應下。

  把育苗的枝條留足後,其餘的都采了放在院裡晾著,明天再炮製。

  宋芸讓司豐年請兩天假,讓他在家裡跟她和古老頭一起熬制平郁丹。

  這個丹方她不打算私藏,不僅因為司豐年和古老頭跟她關係好,更因為平郁丹如果真有丹方上所說的療效,那將拯救許許多多被肝病折騰的病人。

  她現在是個軍人,絕大多數時間都在部隊,沒辦法像古老頭和司豐年那樣每天在醫院裡給病人治病,丹方在他們手上,比獨留在她一個人手上要好得多。

  司豐年很感動,當晚就跟紀元暉通電話,把這事跟紀元暉說了。

  紀元暉想到自己至今連最親的徒弟都沒傳的幾個藥方,再看人家宋芸的格局,很是羞愧。

  「豐年,我是不是很自私?」

  司豐年搖頭,「當然不,我比任何人都清楚你的胸懷有多寬廣。藥方秘不外傳是祖訓,也是這世間流傳千百年的規矩,你做的一點錯都沒有。

  小芸她這之所以這麼做,除了她同樣胸懷寬廣外,更因為她現在的處境無法像我們一樣行醫,她不想好的藥方被埋沒,想多救幾個人。而師父你一直在行醫,你熬制的葯救治過無數的人,藥方在你手上才能發揮也最大的效用,如果讓心懷不軌之人得了去,還不知會用來做什麼。」

  司豐年的話成功說服了紀元暉,「沒錯,你說的對。」

  兩人又聊到房子的事,紀元暉很惆悵,「你說的四合院雖然好,可咱們現在哪有錢買?就這點工資,連攢點好葯都費勁。」

  司豐年笑著說,「師父,你忘了咱們在Y國的資產了嗎?我嶽父跟我說了,華國現在需要外匯。咱們也像嶽父一樣給國內創造外匯,援助一些國內需要的機械設備,自然也會有談條件的機會,我嶽父在正德街的房子就是直接跟國家買的。」

  紀元暉聽了眼睛一亮,「這個主意好,反正我是不打算再回Y國了,以後咱們就長居在華國,Y國的資產能幫到國內是最好,順便還能給咱們自己謀些福利,不錯不錯。」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