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離婚後我成了豪門千金

第652章 一加一大於二

  

  面對李佳薇提出的條件,李世文畢竟剛接手槐安鄉工作不久,和槐安鄉領導班子還在磨合當中,他還沒有培養出自己的勢力。

  所以有些事他還不能直接決策,需要和鄉上的領導班子上會討論一下。

  李世文心裡清楚,對於李佳薇提出的條件,槐安鄉的領導班子根本沒有拒絕的理由。

  當地漫山遍野的茶園至今仍沒有形成成熟的產業鏈,產出的茶葉大多隻能以低廉價格粗加工售賣,還有很多家的茶園產的茶葉別說賣錢了,幾乎都爛在茶園裡,在市場中根本沒有掀起水花。

  否則鄉裡也不會在上半年三番五次召開會議,商討將茶園改種果樹的方案。

  這樣的困局之下,李佳薇帶著真金白銀和專業規劃入局,無異於給槐安鄉的經濟發展帶來一線生機,所以槐安鄉的那些領導隻要不是傻子,都不會拒絕。

  李世文態度誠懇,言辭審慎的道:「姐,你這個提議我得和鄉裡其他領導班子成員仔細商議一下,綜合各方意見,爭取這兩天就給你個準信兒。」

  李佳薇非常理解,道:「沒問題,我等你消息。另外,那兩千萬的修路資金這兩天就能到賬。

  我想著,要不舉辦個捐款儀式?既是對公益支持的見證,也能激勵更多人關注槐安鄉的發展。」

  李世文立刻明白了李佳薇的意思,畢竟兩千萬砸進槐安鄉,總要聽個「響」不是:「好!兩千萬這麼大筆的捐款,舉辦捐款儀式、對外宣傳是應當的。這事我來安排,絕對不會讓你失望的!」

  掛斷和李世文的通話之後,李佳薇看著辦公桌上環球影視上月的財報,營收有些下降。

  不過,對於這樣的結果是在李佳薇的預料之中的,畢竟與《美尚》進行業務切割,必然會在短期內對環球影視的業績造成衝擊。

  不過,對於盈利下滑,李佳薇倒不是特別擔心,畢竟《美尚》的影響是有限的,這個影響早晚會消失。

  現在,李佳薇擔心的反倒是網上有關環球影視的謠言。

  最近網路上出現了很多關於「環球影視內部決策失誤,導緻重大虧損,瀕臨破產邊緣」言論。

  這些捕風捉影的謠言經過多方轉載發酵,逐漸形成一股足以動搖市場信心的輿論浪潮。

  李佳薇讓人調查了謠言的來源,雖然還沒有掌握確鑿的證據,但種種跡象都將矛頭指向了星光娛樂。

  在如今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即便是毫無根據的謠言,經過反覆傳播也可能造成大眾認知中的「事實」,而這是很多商業競爭中慣用的手段。

  環球影視陷入輿論風波與業績下滑的雙重困境,最可能從中獲利的,無疑是老對手星光娛樂。

  所以,為打破外界對環球影視經營狀況的質疑,李佳薇才大張旗鼓的向槐安鄉捐贈兩千萬的基礎建設資金。

  這也算是環球影視對謠言的回擊,用真金白銀證明環球影視現金流穩健,運營根基紮實,向市場傳遞出環球影視依然具備強勁實力的信號。

  而且作為娛樂行業,李佳薇太知道與政府建立良好合作關係的重要性了。

  這筆捐款不僅能提升環球影視的社會形象,還能為環球影視鋪就一條良性的發展道路。

  未來,無論是項目審批,還是文化產業扶持政策,都可能為公司及旗下藝人爭取到更多的發展機會。

  環球影視向槐安鄉的捐款儀式簡單卻不低調。

  西市各大主流媒體全程跟進報道,很快,「環球影視向槐安鄉捐款兩千萬,助力槐安鄉茶產業發展」的新聞迅速登上西市本地熱搜榜,熱度持續兩三天居高不下,話題討論量節節攀升。

  當然這麼大熱度的討論,缺少不了環球影視的推流。

  而將這場捐贈儀式推向輿論峰點的卻是李世文。

  他聯繫了在華國電視總台任職的大學學長,是媒體圈內頗有名氣的記者。

  李世文第一時間將西市電視台拍攝的捐款素材打包發送,誠懇拜託學長幫忙推廣宣傳。

  這樣正能量的企業公益新聞,既契合電視台弘揚社會正能量的宣傳導向,又沒有觸碰任何規章制度紅線。

  再加上那學長知道李世文的家世背景,自然願意順水推舟幫李世文一把。

  所以他和電視台領導彙報之後,環球影視向槐安鄉捐款的事情就登上了華國國家電視總台的黃金新聞時段,以專題報道的形式呈現在全國觀眾眼前。

  聚焦政商攜手振興農業的鮮活案例,不僅為企業社會責任提供了生動註腳,更為行業樹立了標杆。

  上頭正需要這樣兼具社會價值與示範意義的「責任企業」樣闆,激勵更多企業投身鄉村振興建設。

  所以,在各級媒體與政策的雙重助推下,原本籍籍無名的槐安鄉一躍成為輿論焦點。

  還沒有投產的環球影視茶產品,憑藉前期積累的超高關注度,還沒有投入市場,就已經有了相當高的熱度,這是以前從來沒有過的現象。

  而資本市場反應更是迅速,環球影視股價應聲上漲。

  總之,這次的捐款達到了一加一大於二的宣傳效果。

  與此同時,通過李榮華在集團內部的積極斡旋下,終於說服董事會,讓李岩重回集團上班。

  李岩在離開公司半年之後終於回了公司,職位還是李氏集團的總經理。

  隻是即便李岩回了公司,李榮華和其他董事對李岩的工作能力卻打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不敢把公司的權利向李岩大放手了,也不再如以往那般對李岩委以重任。

  如今,李岩提出的任何決策方案、主導的項目規劃,都必須經李榮華和其他董事的點頭才能推進。

  層層審批流程將李岩的決策權縮小了很多。

  而對於李岩來說,他面對的不僅僅是權力的縮小,還有他曾經提拔上來的親信,在他離開集團的半年時間內,遭人排擠,半數人或主動離職,或被邊緣化,讓他失去了對集團的掌控力。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