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營銷案例
環球餐飲總經理辦公室內,徐安娜處理完最後一份文件,把鋼筆放進筆筒裡,然後伸手揉了揉有些僵硬的脖頸。
之後,她端起早已涼透的咖啡,踱步到落地窗前。暮色中的城市燈火次第亮起,玻璃幕牆倒映出她利落的職業套裝。
從這個高度望出去,整座城市彷彿都在她的腳下。
咖啡的苦澀在舌尖蔓延,她卻品出一絲甘甜。這種疲憊而充實的感覺,正是她夢寐以求的職場狀態。
「叩叩叩」規律的敲門聲打斷了她的思緒。徐安娜深吸一口氣,將咖啡杯放回桌面,坐回辦公椅後才開口道:「請進。」
劉成才推門而入,手裡拿著一個文件夾。他在距離辦公桌半步處站定,微微欠身,恭敬的道:「徐總,這是明天的行程安排,您看一下。」
徐安娜接過劉成才遞過來的文件夾,打開看裡面的行程表,明天的行程安排還是非常緊湊的。
先要去參加旗艦店開業剪綵,然後是劇組的開機儀式,還有與總台合作的綜藝錄製,晚上還要和總台的工作人員吃飯。
她擡眼看向面前略顯拘謹的劉成才,笑道:「現在的工作還適應嗎?」
劉成才下意識的挺直了背脊,道:「劉總,我已經適應了現在的工作節奏。」
劉成大四畢業就進入環球影視實習了,本來以他的學歷是進不了環球影視的,但是因為他父親的原因,環球影視的人事部還是把他招進來了。
他的學歷在一眾實習生裡是最不起眼的,但好在實習期間,他的實習成績還是比較突出的。
所以,實習期一過,他就被徐安娜調到身邊做助理了,這在一眾實習生裡面,算是比較高的起點了。
劉成才時常有種不真實的恍惚感,總覺得現在的生活和做夢一樣。
兩年前,他還家境貧寒,日子過得捉襟見肘。
然而不到兩年的時間,他和妹妹竟能在西市各自擁有了一套房子,且房子還是位於高檔小區,環境優美、設施齊全。
父母手頭也攢下了養老錢,父親如今在環球建築當保安,日常工作就是看大門,幫公司裡的人收收快遞什麼的。
比起從前在工地搬磚、扛水泥的重體力活,保安這工作不知道輕鬆多少。
雖說工資少了些,但工作強度大大降低,不必再像過去那般辛苦。
很多時候,劉成才都覺得,現在的生活是在做夢。
但是,最後他想了又想,他發現,他們家有現在這麼好的生活,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父親的善良。
如果當初父親發現那些不合格建材的時候,選擇明哲保身、袖手旁觀,沒有向徐安娜如實彙報,如今他們一家人的生活恐怕依舊困窘,絕沒有可能這般順遂。
徐安娜目光看向劉成才,溫聲道:「你踏實努力的幹,等過幾年,等你經驗足了、心智更成熟些,我會讓去做幾個項目,以後獨當一面不成問題。」
劉成才滿臉感激,笑意真誠:「徐總,多謝的器重!我一定跟著您好好學、好好乾!」
徐安娜輕輕頷首,接著安排道:「明天你跟著我一同去,這次來的人很多,你也趁著這個機會多接觸些行業裡的人,積攢些人脈,對你以後的發展會有好處的。」
次日,西市核心商圈內五家「槐安香茶」奶茶店同步開業,開業慶典盛況空前。
其中,「槐安香茶」旗艦店前舉辦的開機儀式尤為吸睛,以極具突破性的創意形式,顛覆了大眾對傳統開業活動的認知。
開業活動現場同時也是劇組的開機儀式,劇中幾位主演化身劇中角色,與觀眾展開沉浸式互動。
這種打破次元壁的新奇體驗,讓參與者仿若置身於現實與虛擬交織的奇幻空間,帶來前所未有的感官衝擊。
這是一種很新奇的體驗,活動開始半個小時後,相關話題便強勢霸榜各大社交平台熱搜,引發全網熱議。
隨著活動持續升溫,現場人流量呈井噴式增長,現場可以用人山人海來形容。
所幸的是環球影視提前和警方進行了活動報備,在完善的安保預案保障下,整場活動得以安全有序地進行,沒有發生擁擠踩踏事件。
劉成業坐在辦公室內,目光緊盯著電腦屏幕上「槐安香茶」開業儀式的現場視頻。
視頻裡熱烈非凡的氛圍與鋪天蓋地的網路熱度,讓他不由得對李佳薇的營銷才能心生佩服。
一場開業活動能攪動起全民關注,他知道經此這波流量衝擊,「槐安香茶」一定會在短時間內躋身一線奶茶品牌,成為大眾熟知的熱門茶飲。
一旁的李岩看向劉成業,提議道:「劉總,等咱們的奶茶店開業的時候,能不能也借鑒這個模式,打造一波爆款熱度?」
劉成業聽李岩這樣建議,笑著看向他調侃道:「李總,看來你是眼饞這波流量,動了『取經』的心思?」
李岩語氣中滿是艷羨:「這誰能不眼紅?今天環球影視直接『霸榜』全網,打開各大社交平台,前十熱搜話題中有一半都是他們的消息。
朋友圈、短視頻平台全是博主們討論環球影視營銷神操作和『槐安香茶』的內容。
就連他們新開機的那部劇,不少影視圈大V已經開始預測會是年度爆款,從演員陣容到劇情設定分析得頭頭是道。
更別說環球影視和華國總台聯手打造的綜藝,光是首播兩小時直播,在線觀看人數就突破了一億大關,這數據簡直逆天!
沒想到一個小小的奶茶竟然能掀起這樣的熱度,給環球影視帶來那麼大的加成。」
劉成業盯著屏幕上環球影視的熱度數據,眼底同樣泛著艷羨的光。
可商海浮沉這麼多年的經驗告訴他,創新與跟風之間隔著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市場永遠隻記的住開拓者,模仿者往往會淪為行業笑柄。
尤其是在競爭激烈的娛樂行業,照搬他人創意更是商業大忌,更可能成為自毀招牌的利刃,所以環球影視的營銷案例可不是那麼好抄襲的。
而他劉成業,更不想成為行業的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