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不能慷他人之慨
現在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聽來聽去,安暖聽明白了。
「原來是這樣,所以老二和老三覺得,老太太因為和老大吵翻了,寧可把錢塞進老爺子的棺材裡,也不願意給他們?」
「是,就是這麼個情況。但是開棺這種事情,他們也不敢偷偷摸摸地做。於是就想了這麼一出。想借著找孩子的由頭,開棺。」
院子裡面,依然鬧哄哄的。
孩子雖然沒丟,但最大的矛盾已經出來了。
在錢面前,這個矛盾是沒有辦法談和的。
「孩子沒丟就好。」楚雋說:「同志,既然孩子沒丟,那我們就先走了。」
「哦,好好,那你們慢走。」
匡家是否真的有金子,是否真的埋在棺材裡,謊報孩子丟失的事情要付出什麼代價,這棺材,最終開還是不開,都不用他們操心了。
兩人離開了匡家,安暖頻頻回頭。
楚雋道:「還好奇呢?」
能不好奇嗎?
「有一點。」
「有一點的話,等過一陣子你給舅舅打電話,再問問。」楚雋說:「孩子丟了,咱們幫忙是應該的。但是孩子沒丟,這是匡家的家務事,不好插手的。」
所謂,家醜不可外揚。
這種兄弟父子為了錢撕破臉的事情,就是個實打實的醜事。就像是匡家三兄弟的身世,就算村裡的人都莫諱如深,知道也不提。
更何況是外鄉人,還是有親戚在村裡的,安暖知道太多,並不好。
沒會兒,回了舅舅家。
安舅舅連忙來詢問情況如何。
楚雋沒有多說,隻是說孩子找到了。
大家都鬆了一口氣,紛紛說找到就好,找到就好。
大部分人都是很單純的,真心實意地想著別人好,一聽說孩子找到了,大家都很高興。
安舅舅說:「你們昨晚上都沒睡好,既然孩子找到了,那趕緊吃了中飯,好好休息休息。」
安暖和楚雋本來打算昨天拜訪村子裡的長輩故人,今天就離開回縣城的。
沒想到出了小寶的事情,昨天就耽誤了一天,今天又過了半天。
而且村子裡要拜訪的人,也沒有拜訪。
兩人從匡家過來的路上就商量了一下,中午吃了飯,就不補覺了,直接去拜訪爺爺的故人。
晚上在舅舅家再住一夜,明天一早回縣城。
拜訪故人很順利,不過到了晚上,沒能在安舅舅家過夜。叔叔下午就來抓人。
說昨天晚上,安暖在舅舅家過的夜,今天晚上,說什麼都要在叔叔家住了。
要不的話,就是看不起叔叔了。
這頂帽子安暖可不想戴,這是要被戳脊梁骨的。
於是安暖就去了叔叔家吃了第二頓飯,晚上也打算住在叔叔家。
吃了飯,大家不著急睡,坐在一起聊天。
曲叔叔說:「暖暖啊,之前聽說,你在京市已經找到工作了?」
「是啊。」
「那……京市可是首都,一定很繁華熱鬧,工作很多吧?和咱們村裡,完全不能比吧。」
安暖覺得有點不好。
「就……還好吧。」安暖說:「城裡有城裡的好,村裡有村裡的好。」
「你太謙虛了。」曲叔叔說:「小楚,在京市認識很多人吧?」
楚雋跟著安暖一起謙虛:「還好還好。我是在京市長大的,自然會認識一些人。也都是普通人。」
安叔叔笑了一下,給楚雋添了點茶水。
「小楚啊,叔叔有件事情,想請你幫忙。」
楚雋連忙起身讓了一下。
「叔叔您客氣了,有話您說。」
安叔叔拽過了一邊的女兒,安暖的堂妹安小雅。
安叔叔說:「小雅今年高中畢業,學也上不下去了,村子裡的活計也少,不知道做什麼才好。今日看見了你們,我想著,京市那麼大,肯定有更多的出路。也不知道你們能不能給她介紹個工作……」
安叔叔這話一說,楚雋就有些為難了。
他沒有點頭,也沒有搖頭,但是看了一眼安暖。
這事情他說了不算,必須讓安暖做決定。
如果安暖點頭,他一定要給安暖面子,必須答應。
如果安暖不點頭,那就另當別論,要想著怎麼婉轉地拒絕了。
安叔叔說完,就看著楚雋。
楚雋還沒說話,安暖就開口了。
「楚雋。」安暖說:「我突然想起來,車上還有幾包點心,叔叔肯定喜歡。你去拿一下。」
「好。」
楚雋立刻就起身出去了。
安暖這是把他支開呢。
等楚雋出去了,安暖這才道:「叔叔,這事情,楚雋在不好說的。」
安叔叔立刻道:「你說。」
「叔叔,我不是不想帶小雅出去,但是現在不合適。」安暖開門見山:「咱們不是外人,我就不說客套話了。」
安叔叔多少尷尬了一下:「你說。」
安暖道:「您知道的,我和楚雋是娃娃請,是爺爺生前指腹為婚。我們之前也沒見過,一直到父親過世之後,我去京市,這才遇見。我們滿打滿算,認識也不過一個月左右。」
安叔叔點了點頭。
這一點,大家都知道。
安暖又道:「我在京市也是舉目無親,隻有剛認識的楚家人。住在他們家,吃喝都靠楚家,工作也是他們安排的。沒有任何根基,沒有自己的關係和熟人。」
安叔叔一家,神情都變得比較沉重。
「叔叔你明白我的意思嗎?」安暖說:「我不是不想幫忙,但現在真不合適。有些事情,要循序漸進,不然的話,隻會適得其反。」
安暖覺得自己說得已經很明白了。
安叔叔最好是能明白,如果真的不明白,那她就說得再明白一些。
反正是不能答應的。
她自己的人情賣一賣就算了,不能因為她和楚雋的情分,讓楚雋去做不好拒絕,又不想答應的事情。
安叔叔抽了兩口煙,點了點頭。
「你說的確實有道理。」安叔叔說:「這事情,是我們著急了。」
安暖點了點頭。
「叔叔理解就好,這事情我記著了,心裡有數。」
她當然願意拉扯原身的親戚一把,不過是在自己的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而不是慷他人之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