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128章 澡珠
賣草鞋、籃筐和雞蛋的錢他們都收好了,因着其中不僅有陳家、還有劉家的,兩人就沒敢動,清點完銅闆就各自塞進了懷裡。
這會一看見江意綿遞過來的銅闆,隻吓得連忙擺手。
“意綿姐,這是你賣魔芋的錢,我們不要,我家今天賣得雞蛋和籃筐有個百來文,不用你給錢。”
狗剩得意地說着,他還是第一次拿這麼多銅闆,爹和娘知道雞蛋和籃筐都賣了錢一定會開心。
趙大叔也連連點頭,隻笑着道:“太爺可許諾給我跑腿費了,意綿姐,你的錢你就留着吧。”
雖說他沒打算要劉家的錢,但也不可能要江意綿的錢。
他們三兄弟在小窪地純純是被三家救濟起來的,吃穿都是别人給的,哪能還要錢。
江意綿隻有些無奈,把錢塞給兩人才道:“也就今天給你們,下次可沒這麼好了,就當壓歲錢了,随你們買東西,想買什麼都行,隻有今一天,以後可沒這好機會。”
快過年了,小窪地裡也要有點過年的氛圍才是。
劉太爺和小芸嬸他們肯定舍不得銅闆買東西,這些錢就她來出了。
賣魔芋得了兩百多文,再加上縣令給的五兩,還有從林宴安那得來的三十五兩,以及從山寨裡收得五百兩,她如今也算是有筆巨款在身了。
帶着巨款的江意綿和狗剩兩人約好一會就在擺攤的地方碰面,就去了一處偏僻的巷子。
她從空間裡拿出不少藥材塞進了背簍裡。
大部分都是在山上采的藥材,還有一部分是以前在鎮上各家藥鋪收得,以及山寨裡林家的貨。
她留着也沒用,正好拿出來換銀子,順便了解一下這鎮上的藥鋪。
記憶裡聽人說過清河鎮最大的藥鋪就是回春堂。
江意綿背着背簍問清楚路,就去了回春堂。
遠遠地就看見回春堂牌匾上那三個龍飛鳳舞的字,鋪子占地面積不小,還足足有兩層,和其他單間小藥鋪的鋪面确實不同。
這會臨近午時,回春堂裡沒什麼人。
隻有一個夥計正和一位打扮素淨的姑娘說着什麼,估摸着是哪家大戶人家的丫鬟。
“給我來一盒澡珠,就最貴那一款,我家小姐說用着不錯。”
夥計連忙應了聲,趕緊轉身去櫃台裡拿澡珠了。
江意綿有些好奇就也走了過去。
在山上不管是洗衣服、還是洗澡,大家都是用得皂莢。
洗衣服倒還好,洗澡實在是用不太習慣。
她就從空間裡拿出沐浴露和洗發素裝在小瓷瓶裡分給了大家。
江意綿隻說是自己做出來的,倒是沒讓衆人起疑。
以至于她以為這時代隻有皂莢這種洗護用品,澡珠這東西還是第一次聽說。
本以為是類似現代香皂的東西,一走近卻發現似乎不是。
盒子裡每個拇指尖大小的圓球上都被染上了顔色,紅的、藍的、黃的,各式各樣,瞧着花花綠綠的,倒是比皂莢賞心悅目的多。
但從那碎掉的一些殘渣中,江意綿卻看出不太對來,瞧着不像是香皂,倒像是面粉。
那姑娘見江意綿盯着自己盒子裡的澡珠看,當即冷哼一聲,一把合上盒子,“看什麼看,你買得起嗎?這是澡珠,可不是你們這種泥腿子用得起的。”
說罷,還上上下下打量了江意綿一眼,見對方穿得雖然幹淨,但布料都是最便宜的粗布,那眼中的嫌棄更是多了幾分。
就這種窮村姑,還妄想用澡珠,做夢。
江意綿收回視線,隻淡淡道:“泥腿子至少不用當丫鬟伺候人,一個賣身為奴的人也好意思說泥腿子,你這狗腿子可比不上泥腿子。”
被說成狗腿子,那丫鬟隻氣得不行,臉頰憋得通紅,卻不知道該怎麼反駁,最後一跺腳,氣得離開了鋪子。
夥計對這種事倒是習以為常,見江意綿對澡珠感興趣,隻笑着拿出一顆白色的遞過來,“姑娘可是想要買這澡珠。”
江意綿接過那澡珠仔細看了看,外面那層粉末确實是面粉。
她挑了挑眉,拿着澡珠湊到鼻尖嗅了嗅,除卻香料的味道,她還從裡面聞到一股熟悉的清香。
似乎是肥珠子。
肥珠子又叫無患子、木患子,入藥有清熱解毒、治療咳喘、祛痰消積、殺蟲的作用。
供洗滌,則有泡沫細膩、去污能力強的作用。(來源于網絡)
在這古代确實是不錯的洗護用品。
不過,裡面混合着面粉,用起來自然沒那麼光滑細膩。
江意綿盯着這拇指頭大小的澡珠好奇地道:“這東西怎麼賣?”
夥計隻笑着道:“十文一個,姑娘可需要?”
江意綿隻搖了搖頭,确實有些貴,這麼小一個花費十文,都能買兩斤素米了,确實不是普通人買得起的東西。
而且,她瞧着這東西省着用最多能洗兩次,等于說是洗一次澡五文錢,暴利啊!
可比她賣魔芋豆腐賺錢的多。
她若是做出香皂拿來賣,那估計能賺不少。
眼下沒了山匪的威脅,賺錢就是最重要的事,她得好好考慮做香皂的事了。
夥計見她不要倒也沒多說什麼,接過澡珠放在一旁的盒子裡,估摸着是專門用來供顧客細看的。
江意綿多看了幾眼,倒是對回春堂的印象好了不少,果真不愧是鎮上最大的藥鋪,這服務态度就不錯。
當即也說明了來意,“我是來賣藥材的,回春堂可收?”
夥計連忙點頭,“自然是收得。”
最近藥鋪正好缺藥材,需要的藥材還在路上,遲遲不到,他家掌櫃都要愁死了。
江意綿這才把背簍裡用布袋分門别類裝好的藥材放在了櫃台上。
夥計一怔,瞧着那幹幹淨淨,大部分都已經炮制好的藥材,有些意外,“姑娘家有懂醫術的人?這炮制藥材的手法可真不錯。”
藥材炮制可不是一份簡單的活計,若做不好,反而會讓藥材失去藥性,成了無用的雜草。
可這些布袋裡分門别類放着的東西,是真正的藥材,不是整株的植物,能入藥的部分都被取下來了。
他們鋪子甚至可以直接拿來售賣。
江意綿随意應了聲,沒多做回答。
她炮制藥材的手藝可是跟着位中醫聖手學得,自然比這古代的小藥童做得好。
夥計卻是對眼前的藥材很是滿意,雖然其中有一些沒那麼好的,但也不傷藥性,和鋪子裡的藥童炮制的差不多。
他隻笑着道:“若下次還有藥材姑娘隻管來回春堂賣。”
話落,就利落地給江意綿算了銀子。
因着不是什麼珍貴的藥材,三十七斤炮制好的,賣了将将三百文,這還是因為江意綿藥材炮制得好的緣故。
出了回春堂,江意綿沒急着回去,而是又去了一處偏僻的巷子裡。